苑广富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一部分教师认为难,其主要原因是指导方法欠佳;学生习作难,其根本原因是学生习作兴趣不浓,习作习惯不好。为了改变教者难,习作者难的状态,我们借鉴学习了辽宁东方红小学的“循序训练教学”方法,转变指导观念,改变指导方法,从“小、真、实”入手,激发习作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则难者亦易矣。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采取怎样的办法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呢?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得到的经验是:作文要“小”、“真”、“实”。一、“小”“小”是大的基础。波澜壮阔的大海是由涓涓细流汇聚而成的。宇宙万物皆起源于“小”,故古人曰:“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小”也是很重要的;而“真”,则是要学生在作文的书写中突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注入自己的情感,才会写出真正意义上好的文章;“实”,则是在作文题材选择的时候要尽可能选择真实的案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够达到感染人的目的,下面就对作文的“小、真、实”进行具体的讲解。
小:就是在作文教学中从小处着眼,从身边事着眼。如一句话、一幅图、一件事、一个标点都应认真对待,从说的训练、写的训练着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习作兴趣。教学中要重视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日积月累形成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这样才有助于学生的习作习惯的培养。如老师在讲授一年级第一册“雪花”一词时,教师从学生已知道雪这一现象的基础上,问学生喜欢雪吗?有的同学说喜欢,有的说不喜欢。问其原因,喜欢的说雪白得好看、好玩,不喜欢的说冬天太冷、冻手。教师进一步提问雪花是什么样的,有的说是像花,有的说是一粒一粒的,这时,教师拿出已准备好的雪花图片让学生看,学生头一次看到雪花像真花,很惊讶。这时,学生的兴趣很高,紧接着教师讲雪的形成,雪字的写法,雪字表示的意思,再叫学生用雪花一词说一句话,再写一句话,说的时候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误、语病,写的时候及时纠正错字,最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观察雪花的作业,并要求把看到的讲给同学们听,学生积极性很高。再如:教师在讲授观察家乡环境教学时,教师按学生家庭住处划分若干小组去观察、访问。要求学生从家乡的道路、自家的菜园、自家的烧柴等日常生活入手,问一问变化,再问自己的父母种地用的农药化肥以及日常用的洗衣粉、肥皂、洗涤净等对自家周围有什么影响等,再向教师汇报。学生搜集的资料十分丰富,热情很高,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文,有的写得比较好,有的差些,有的是“记账式”,教师对差的和记账式同样给予了肯定,鼓励了学生习作热情。调动了学生习作的兴趣,久而久之养成了留心观察身边小的事物的习惯,习作下笔言而有“物”有“事”。
真:就是在作文教学中写真人真事,不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不胡编乱造或抄袭,写出自己亲身的体验,亲身经历的事,亲自搜集或看到的人和事,写自己真实的感受。如:开展“我当一天小农民”活动,大部分同学亲身体验到自己父母或亲人一天的农事劳作,学生细心观察,体会出“点种、踩格子、割稻子”等农事活动。探访村社趣事活动,同学走近自己身边的人,亲耳听老人讲故事感觉就不一样了。学生把亲身经历体验的事,亲耳听到的事,亲眼看到的事写出来,表达的感情真实,读起来有“味”感人。学生有了“成就”感,有了浓厚的探寻兴趣,也逐步学会了观察事物的方法,捕捉精彩故事瞬间。做到这些,绝非一日之功,要长久地坚持才会奏效。教师的指导重在过程,学生的活动重在过程,久而久之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到成功,到愉快。从而,作文课由难就变容易了,学生也由原来“怕”作文到愿意写作文。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现在的作文教学真正体现了愉快教学,学生乐于写,教师乐于导,每学期学生的习作都在25篇以上,也不觉得苦和累。在某种意义上说,文章是练出来的,多写、多练、多改,是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之一。
实:就是教师的作文指导课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随意拔高,学生的习作要实实在在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不抄袭,不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做到从生活中采集习作材料,在习作中展现生活景象。
实:还体现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要实实在在地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如重视词语、标点、用词造句等曾被忽略的基础知识教学,重视课文的阅读和分析本身就是范文的教学,当然还要重视作文讲评课的教学。只有打牢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生才会写出好的文章来。
实:还表现在学生“成就感”上,我们创办的“稚芽”报、“班级文集”,“每学期一篇精品作文”等活动也促进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成就”感,学生争先恐后地投稿,以自己作文被“登”报而自豪,而再努力,为展示自己“精品”作文而激动,而流泪,这正是学生的努力上进的真实流露。
要实现作文教学的良性循环,光靠课堂指导和开展活动是不够的,还要靠学生大量地阅读,大量地积累这才是不竭的源泉,才是促进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的保障。
十多年的探索、积累使我们学生的习作有了一个较好的开端和升华,我们已经启步,探索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