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颖超
“符合文体要求”越来越为阅卷者重视,高考作文必然是在一定限制下考查学生自由发挥能力的,这样才能更好地检测写作水平。因此,凸显文体特征势在必行。针对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例子堆叠问题,培养学生说理能力显得重要而迫切。
高考作文文体特征议论文写作“符合文体要求”是作文基础等级中的标准之一。但是文体“不限”或“自选”的要求给考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同时,也导致一些“四不像”文章的出现。受时下没有文体特点、没有章法限制的“心灵鸡汤”等文章的影响,学生又是写的文章既不像记叙文,也不像议论文,这就犯了“符合文体要求”的大忌,而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作文必然是在一定限制下考查学生自由发挥能力的,这样才能更好地检测写作水平,保证考试的客观公正性。因此,凸显文体特征势在必行。
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练好“考试体文章”,在学生成文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文本修改是写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反复修改,可以把写作主体的写作能力全面展现出来。可是教师批改会力不从心,面对一百多位学生反复修改需要大量时间,不能及时完成。久而久之,学生对作文的修改也会变得不在意,甚至完全忽略了文本修改这一环节。怎么办呢?可以有针对性的找学生例文,进行当堂升格练,老师下水,把握好方向,学生参与改写与点评。
写记叙文更需要真情实感,学生没有经过什么人生起落,不易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就先拿议论文为例,写议论文,要尽量做到事实论证和理论论证相结合,能够正反结合、逐层深入;用发展、联系、一分为二的眼光,对事物进行辩证分析;适当引用成语以求精炼,引用诗词以显才华,引用名言增强论证力度。当然,更要围绕论述中心毫不动摇。
例如,论“自信”,以学生写的一则关于左思文段为例:
坚持自信就能成功。
西晋时期的左思出身寒微,自幼反应迟钝,长得丑,又讷于言辞。学书法、弹琴,都没有学成。他父亲对朋友说:“这个孩子智力差,笨。”左思很不服气,发奋学习,以勤补拙。他着手准备写《三都赋》,吃饭、走路想的都是文章。连家里茅厕中也放着纸笔,一旦琢磨出好的句子,便随时记下。当时,在洛阳的才子陆机也在准备写《三都赋》,听闻此事,讥笑说:“这个丑八怪想写《三都赋》,他写的文章只配给我盖酒瓮。”左思毫不动摇,并请求担任掌管国家图书典籍的秘书郎,借机勤学苦读。他日积月累,终于花了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达官贵人竞相传抄,一时间洛阳纸贵。
每个人想要成功必须有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础。
点评:该生的文段有中心论点,但是只有名人的事例,没有议论性文字,属于纯记叙。论证时,基本就是以叙代议,没有“辩”,只有告知,油水分离。如果整篇作文都是这样的例子堆砌在一起,必然会造成文体不清。真正的事实论证,应从剖析的角度展开,评述事实,切入点是“议”。
老师如果单纯说教,可能就会有落实难到位现象。因此老师的下水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写作激情,还能确立方向。
展示改后的文段: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拥有自信可以使人精力充沛,笑傲一切困难(点题)。
西晋的左思,出身寒微,相貌丑陋,他的周围充斥着嘲笑和辱骂。然而左思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沉沦,他昂起头颅,他自信可以战胜一切,他要用行动证明他是最强的。正是在这样强大的自信下,拼搏进取,发奋学习,以勤补拙,当《三都赋》因“洛阳纸贵”而名垂青史的时候,左思的自信定格在了历史的瞬间。他这样的自信使得曾嘲笑他的才子陆机都感到了不自信(实例)。正如阿什所说,“如果你觉得行,那你就行,觉得不行,可能真的不行”(名言)。自信可以为人生添彩,失去自信的人,他的人生不会闪光,他的生命就像死水泛不起一点涟漪(修辞)(反论)。
改后的文段关键词领起,防立意跑偏;与名人并肩,即引用名言,担起厚重论点;尝试运用论证方法,使论辩条理清晰,也就是在内容的基础上佐以方法。
虽然巴金先生曾经说过:“写作最高的技巧就是无技巧。”但这里的无技巧是说,真正的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不会刻意地标榜什么写作技巧,或是修饰辞藻,而是已经不着痕迹地化用到了自己的文章中,这是反璞归真的至高境界。而对我们来说,人生阅历和阅读量都还不够丰富,写作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也确实需要刻意留心和学习,这方面把握到位,在写作中适当运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样似乎是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可他针对议论文写作初期的学生是有指导意义的,建立这样一个局部的写作训练系统,多次重复这种写作训练,会在多次写作之间构建成一种内在的联系,激发和唤醒学生作文的能力。
此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是重中之重,当然不能在老师展示了下水文后就草草结束,应在课上同时跟进另一事例,当堂练习,互相交流,合作批改,推荐一篇写好评语,让发言人在课上朗读、点评,好文可以借鉴,反面例文可以作为警醒。老师可以亮模板,但不可一味套作仿作,在相互交流中完成材料的变形,让文章变得充实缜密。
参考文献:
[1]陈艳姝.刍议网络时代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新思路.语文月刊,2013,(4).
[2]黄艳明.构建自己的写作训练系统,你也可以.新高考,2013,(10).
[3]王俊菊.写作过程模式比较研究.山东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