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梁思成世界的钥匙

2014-07-16 16:00:13王一珂
出版广角 2014年10期
关键词:梁思成心灵学术

王一珂

梁思成的名字家喻户晓,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位建筑学家,都知道他曾为保护古城北京大声疾呼,但梁思成的建筑思想,尤其是政治理念,知之者可谓寥寥。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材料逐渐公开,我们有了探索的可能。《梁思成心灵之旅》就是这样一部具有探索意义的图书。它由梁思成遗孀林洙整理,分为正编、副编两个部分。全书以1960年为界,正编为此前部分,副编为此后部分。个人认为,正编的意义在于,它向读者大致勾勒了梁思成的建筑历程,对梁思成的建筑思想作了普及性介绍。副编的意义在于,它首次公开了梁思成最后岁月中与林洙的百余封通信,清晰、真实地再现了梁思成晚年的生活状况。尤其可贵的是,它鲜明地展现了梁思成晚年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困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殊年代的社会现实。

新中国成立不久,梁思成的建筑思想即受到批判,之后的岁月里,这类系统性的批判接二连三,使他陷入极大的困惑。客观环境的巨大压力,阻碍了梁思成在建筑领域的探索,打乱了他本来明晰的学术思路。他开始不断批判自己,否定自我,事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当然,从梁思成与林洙的书信中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条件稍微宽松,只要存在一点点可能,作为一个学者,梁思成就会想到自己未竟的事业,想到自己的学术。相信,当读者看到梁思成向妻子汇报《营造法式》注释工作的时候,一定会为之动容。遗憾的是,这类文字,在梁思成晚年通信中少之又少。这批文献中保留更多的,是梁思成对政治、时局的看法和认识。不难发现,以1949年为界,梁思成有了明显的转变。作为欧美留学归来的理工科知识分子,梁思成对政治本无兴趣。偶尔接触到政治人物,基本也是与教学或学术研究相关。但在1949年后,情况发生了改变。

经过对比,梁思成对新中国产生了真挚的情感。他选择留下,随之,怀着“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他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体系并在195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如果说,1960年之前梁思成还在矛盾中试图保留自我的话,1960年之后的他,基本上就不再进行任何抗争了。他的学术思想在遭到批判的同时,他的政治地位也在一步步提高。他开始不停地参加会议,进行政治活动,无暇也无力再进行过多的学术探索。这个分界,可以通过《梁思成心灵之旅》的正、副编(尤其是副编)看出。

“文革”前,出国参加国际建筑会议,梁思成关注的是建筑领域的政治斗争;与往日的学生在国外相遇,他会痛斥其“美帝”思维;观看全国运动会,他高兴的是“突出政治的体育表演,也只有在我们自己的国家才可能看到”;平日里谈及琐事,信末不忘叮咛在乡下参加“四清”的妻子“依靠领导,吃透政策”;羅隆基去世,他表现出冷漠和嘲讽;吴晗受难,他立场鲜明地站在倒吴一边。客观上讲,“文革”之前的梁思成,虽然学术上受到批判,但仍享受诸多优厚待遇,他依然保持着幽默、达观的心态,依然采取紧跟的姿态,与党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然而,“文革”开始后,自认为“左派”的他,还是未能逃过这场暴风骤雨的冲击。这次打击,比以往任何政治运动力度都大。梁思成的身体逐渐垮下来,精神受到重创。1968年梁思成被保护性安排住院,在《梁思成心灵之旅》收入的这批书信的最后部分,反映了他这一时期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尤其令人感慨的是,在极“左”思潮的压力下,林洙的两个孩子与梁思成之间逐渐产生距离,梁思成自己的孩子也远隔天涯。梁思成在信中这样向林洙坦言:“假使在‘走以前不能和两个孩子搞好关系,我会觉得永远对不起你们母子三人,我将抱憾而死。”酸楚凄凉之感浸透纸背。此时的他已由运动初期的紧跟、支持转为彻底的迷茫和失落。之后,梁思成曾短暂出院。1972年,他在痛苦、困惑中离世。

可以说,《梁思成心灵之旅》用梁思成自己的文字,而不是他人的叙述,为读者概括了梁思成满怀赤子之心报效祖国的一生。它用资料梳理和档案曝光相结合的手段,以普及读物的形式,为梁思成建筑思想、政治思想的研究提供了一份材料,贡献了一点力量。

猜你喜欢
梁思成心灵学术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做人与处世(2022年2期)2022-05-26 22:34:53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海峡姐妹(2020年4期)2020-05-30 13:00:18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中国博物馆(2019年2期)2019-12-07 05:40:44
林徽因与梁思成:感情与才情相得益彰
海峡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 00:52:42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商周刊(2019年2期)2019-02-20 01:14:22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22
唤醒心灵
读者(2017年8期)2017-03-29 08:45:29
跟着梁思成游正定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梁思成:没有个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