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2)
漕河泾开发区新建酒店项目位于上海古美路以东、田林路以南。拟建项目包括五星级酒店(22+1)层,公寓式酒店(9+1)层,写字楼(16+1)层,均设2层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93 136 m2。
基本呈150 m×100 m长方形,周长约为490 m,占地面积约为15 000 m2。车库区域基坑挖深为9.45 m,主楼区域基坑挖深10.65 m。
1)场地东侧为待拆迁厂房和临房,环境较为简单,地下室外墙距用地红线最小距离13.4 m,距现有围墙约23.4 m。
2)场地北侧为田林路,地下室外墙距用地红线最小距离29.7 m,现有围墙在红线内约10.0 m处。
3)场地西侧为古美路,地下室外墙距用地红线距离为18.0 m,现有围墙在红线内约7.0 m。
4)场地南侧为正在施工工地,地下室外墙距用地红线距离为15.8 m,红线外为约5.0 m宽的临时道路。在建项目为1层地下室,基坑已经开挖到底,目前正在浇筑地下室底板垫层,并于本工程施工前完成地下结构施工。
5)地下管线分布情况统计表见表1。
综上所述,本工程周围环境相对比较简单。在基坑开挖时最主要的保护对象是古美路上煤气管和污水管。基坑影响范围内无重要保护建筑物,故本基坑安全等级和环境波、保护等级均定为二级。
表1 管线分布情况统计表
本工程基坑围护设计参数见表2。
表2 基坑围护设计参数
1)本工程场地属滨海平原地貌类型,位于古河道切割区,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涉及的地基土层为①层~④层。第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在水头差的作用下易产生流砂或管涌现象,基坑开挖前应采取降水措施;处于基坑底部的地基土是第④层淤泥质粘土,该层土性较差,有较明显的触变及流变性,在动力作用下强度降低易产生侧向位移,在基坑开挖时应尽量减少土体扰动。
2)根据勘察报告,场地北部(临近田林路)有一条东西向暗浜分布,暗浜宽度约为17.0 m,浜底最大深度为3.7 m。拟建场地第①1层填土厚度不均匀,一般为1.20 m~3.20 m,成分较为复杂,夹多量碎砖、混凝土碎块等建筑垃圾。在围护结构施工中需考虑其不利影响。
3)第⑤2层粉砂,层顶绝对标高-15.0 m~18.05 m,埋深不稳定,且第⑤2层粉砂透水性极佳,具有微承压性。围护设计时应验算承压水稳定性,必要时采取降承压水措施。
根据本基坑挖深一般采用钻孔灌注桩+两道支撑的形式。但本项目基坑周围环境较为宽松,对围护结构的变形要求相对较低,综合考虑基坑安全性、操作性、工期、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以及上海地区类似基坑设计经验等因素,经过多种方案反复比选,在确保基坑安全的前提下,确定了以下围护方案:
基坑周围10 m范围内卸土1.5 m后,采取钻孔灌注桩+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一道钢管斜抛撑的方案。
具体设计思路如下:
1)围护结构。
地下车库区域卸土后挖深7.95 m,采用φ900@1 050钻孔灌注桩,有效桩长19.0 m~20.0 m(长度计算至围檩底面,且桩尖进入第⑤2层粉砂);主楼区域卸土后挖深9.15 m,采用φ900@1 050钻孔灌注桩,有效桩长21.0 m,靠边深坑区域采用φ950@1 100钻孔灌注桩,有效桩长22.0 m;灌注桩外侧采用工法三轴3φ850@1 200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有效桩长14 m(计算至地面),水泥掺入量20%。
2)电梯井等局部落深区域,周围及坑内全部采用6 m长双轴2φ700@1 000搅拌桩加固封底。
3)为提高坑底土被动土压力、有效控制围护结构的变形,在基坑北侧靠田林路和南侧长边采用2φ700@1 000水泥土搅拌桩裙边加固,西侧古美路以及东侧阳角处坑内采用搅拌桩暗墩加固。加固范围为坑底以上5 m(水泥掺量8%)和坑底以下4 m(水泥掺量13%)。
4)支撑。
第一道支撑采用边桁架+对撑+角撑的混凝土支撑形式(见图1)。支撑轴线较坑外地面落低0.4 m,轴线标高-2.7 m,顶部设置贯通封闭的1.2 m×0.8 m压顶圈梁兼作支撑围檩,以增加围护结构的纵向整体性,主撑截面0.9 m×0.8 m,联系杆0.7 m×0.8 m。第二道围檩采用 C30钢筋混凝土,截面1.0 m×0.8 m,轴线标高-6.75 m,支撑采用φ609×16钢管斜撑,钢管与底板处设置混凝土支座。斜撑长度根据底板实际情况,角度按20°控制,采用盆式开挖(见图2)。
图1 第一道支撑平面布置
图2 第二道支撑平面布置
典型剖面图见图3。
图3 典型剖面图
5)立柱。
采用灌注桩内部插钢格构柱的方法,在坑底以下为15 m长的φ800灌注桩,坑底以上采用10 m长450×450格构柱(4根L140×14角钢及若干扁钢焊接),插入灌注桩2 m以上。
6)降水。
采用深井降水,水位需降至坑底以下1 m~2 m,局部落深深坑内应单独设置深井井点。
基础施工监测工作自2008年10月25日工程桩施工前进场测试初始值开始,到2010年2月7日,地下结构全部施工至±0.000,监测数据基本稳定为止,总历时近16个月。
本工程监测主要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08年10月25日~2009年5月9日):工程桩、围护结构、地基基础加固及第一道临时支撑施工。
2)第二阶段(2009年5月10日~2009年10月11日):土方开挖阶段,直至2010年10月11日基础底板全部浇筑结束。
3)第三阶段(2009年10月12日~2010年2月7日):地下结构施工、临时支撑拆除施工,直至2010年2月7日地下结构施工完成。
表3 周边地下综合管线垂直位移监测数据 mm
图4 周边地表沉降图
图5 围护桩顶位移图
图6 测斜图
通过表3,图4~图6来看:
1)基坑开挖后,围护结构向坑内侧向位移逐渐发展,周边土体随之发生一定的垂直位移,周边地下管线因而出现向下位移的现象,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周边地下管线的垂直位移量不断增加,且速率也不断增加,直至地下结构全部施工完成为止,管线测点最大垂直位移量为-23.40 mm。
2)在围护结构与工程桩施工过程中,基坑周边的地表剖面有小幅隆起,在基坑开挖施工期间,剖面线测点的隆沉起伏变化逐渐发展,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垂直位移速率也不断增加;至土方开挖到设计坑底标高后,随着基坑大底板浇筑完成,剖面线测点垂直位移速率逐渐趋于稳定状态。其变化规律与管线等周边环境的情况基本一致。
3)围护顶部在开挖过程中受坑底土体卸载后回弹影响,除个别测点外,其他测点均表现为向上隆起现象。原因可作如下解释:每次大面积开挖时,土体卸荷量相当大,坑底土因卸荷产生较大隆起,带动围护体一起抬升。
围护顶圈梁在垂直方向上位移最大值为+15.74 mm;在水平方向上均表现为向基坑方向位移,最大值为+11 mm。
4)基坑大底板浇捣后,围护顶部各变形测点逐渐趋于稳定,各测点在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变化较为平缓。
1)在整个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结构总体变形不大,表明地下围护结构始终处于安全可控的范畴,基坑运行正常。
2)开挖10 m左右的基坑,采用一道水平支撑+一道斜抛撑可以控制基坑变形,经济性较好,但在工期和施工方便性上并无较大优势,尤其对承台基础的基坑,斜抛撑的架设反而使施工更加复杂化。
3)立柱顶部应有足够的长度锚入支撑梁,尤其在栈桥下的立柱,必要时须用剪刀撑加固,否则重车荷载作用下,立柱容易失稳。
4)开挖至各层支撑及底板的标高时,应迅速采取浇筑垫层、各层支撑等措施,这对于有效控制围护结构变形大有益处。
5)施工监测是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减少经济损失,同时验证围护设计准确性的不可缺少的强有力手段。
[1]DBJ 08-61-97,基坑工程设计规程[S].
[2]JGJ 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3]贺敏旭.深厚淤泥中浅基坑支护结构选型综述[J].四川建材,2007,33(2):23-24.
[4]贾 坚.软土时空效应原理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1(4):43-46.
[5]常士骠.工程地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6]秦夏强.软土地基大型复杂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J].岩土工程学报,2006(sup):1628-1632.
[7]徐安军,李耀良.上海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的施工控制要点[J].岩土工程学报,2006(sup):1635-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