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祥光,于 军,陈 超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辽宁 盘锦 124010)
自2000年以来,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相继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规定,凡是在美国上市的石油公司,必须按照规定的准则和要求进行储量评估。作为上市石油公司,根据SEC准则进行油气储量评估已成为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SEC证实储量评估常用的动态方法是递减曲线法[1-4],而热采稠油经常采用井间接替、块间接替的开发模式,产量剖面上经常出现相对稳产或多段递减,造成合理确定递减率难度大。针对这一难题,结合辽河油区开发实际,考虑把国内计算蒸汽吞吐热采稠油技术可采储量的方法—注采关系曲线法,引入到证实储量评估中,合理确定递减率。
20世纪80年代初,辽河稠油以蒸汽吞吐开发方式投入开发,通过老区不断的加密调整及产能规模的不断扩大,经历了1986~1995年的大规模上产阶段、1996~2001年稳产阶段和2002年至今的递减阶段。
截至2010年底,辽河油区热采稠油动用地质储量 68 136.71×104t,可采储量 18 568.73×104t,标定采收率27.3%。蒸汽吞吐热采稠油投产油井8 964口,开井 4 771 口,日产油 11 557t,年产油 404.35×104t,累积产油14 202.72×104t,综合含水率82.69%,年注汽 1 228.46×104t,累积注汽 27 336.05×104t,年油汽比0.33,累积油汽比0.52。
国内计算蒸汽吞吐稠油油藏技术可采储量的方法是注采关系曲线法和递减法,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关键是:考虑把国内计算技术可采储量的方法引入到证实储量评估中。
在蒸汽吞吐稠油油藏的稳定递减段,同时运用指数递减法和注采关系曲线法计算总可采量,如果总可采量相当的话,就可以反推出递减率[5-13],即:
指数递减曲线产量变化公式:
指数递减可采储量计算公式:
注采关系曲线:
注采关系曲线可采储量计算公式:
式中:Qt为 t时刻产量,104t;Di为初始递减率;t为生产时间,a;N(指数递减)为指数递减法计算的总可采量,104t;Qt为初始产量,104t;Si为累积注汽量,104t;Np为累积产量,104t;N(注采曲线)为注采关系法计算的总可采量,104t;OSR为油汽比;Qt为经济极限产量,104t;Cfo为固定成本,万元;Po为油价,元/t;Taxo为吨油税费,元;Cvo为吨油可变成本,元;Ro为商品率,%。
对于同一个区块,当产量剖面出现稳定递减时,可以直接采用递减法计算可采储量。而同时采用注采关系法计算可采储量,比较2种方法计算结果,验证注采关系法计算可采储量的可行性。
如蒸汽吞吐稠油锦45块,在2001~2008年呈现稳定递减,对同一递减段用2种方法分别计算,指数递减法计算结果为 2 257.69×104t(图 1),注采关系法计算结果为2 300.28×104t(图2),相对误差1.81%,完全符合石油行业误差低于10%的标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注采关系曲线法与递减曲线法都能准确计算热采稠油油藏的可采储量,两者之间误差较小。所以可以考虑将注采关系曲线法引入到证实储量评估中,辅助递减率的选取。
图1 锦45块递减曲线法预测图
图2 锦45块注采关系法预测图
以辽河油区蒸汽吞吐较为完整的主力区块洼59块为例,采用该方法确定递减率,从而合理计算证实储量。
洼59块地理上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境内,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东部陡坡带中央凸起南部倾没带。油藏埋深-1 360~-1 510m,储层岩性以砾岩、砾状砂岩和不等砾砂岩为主,孔隙度为24.6%,渗透率为 980×10-3μm2,属于层状边水岩性构造油藏。
该块于1997年采用100m井距,正方形井网,一套开发层系投入开发。投入开发后,随着新井的逐年投产,断块产油量逐年上升,2005年后水平井不断投产,2008年产量达到高峰 ,出现了相对稳产(图3)。
图3 洼59块产量变化曲线
由注采关系曲线法计算证实储量为318.92×104t(图 4),初始产量 Qi为 0.78×104t,根据洼 59 块2010年的实际销售油价 3 650元/t,固定成本6 912.25万元,吨油税费726.25元,吨油可变成本808.81元,由公式(6)计算经济极限产量为0.33×104t,再由公式(5)反求得递减率为14.1%。应用储量评估软件R3,采用递减法评估洼59块的可采储量为 312.74×104t,证实储量为 93.13×104t(图 5)。
图4 洼59块注采关系法预测图
图5 洼59块递减法评估图
截至2010年12月,洼59块动用含油面积2.20km2,石油地质储量1 041×104t。投产油井166口,开井 131 口,日产油 438t,年产油 16.92×104t,累积产油219.62×104t,储采比为5.5,从该块目前生产状况来看,证实储量计算结果较为合理。
1)以小洼油田洼59块为例,确定了该块的合理递减率,计算了其证实储量,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从而有效解决了热采稠油油藏上产稳产及多段递减阶段递减率合理选取难的问题。
2)本文提出的方法一般应在吞吐开发2周期以上、积累一定的动态资料后方可使用。
3)应用该方法的关键是应用注采关系曲线法合理计算总开采量和计算经济极限产量。
4)该方法作为注蒸汽开发稠油油藏递减率选取的一种方法,提高了评估结果的精度。
[1]孟海燕,王柏力,王霞.SEC准则油气储量评估递减曲线法研究及影响因素探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1,30(5):87-91.
[2]黄祥光.一种计算蒸汽吞吐稠油油藏证实储量的新方法[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1,24(6):36-38.
[3]黄祥光.累积油汽比法在蒸汽吞吐稠油油藏证实储量评估中的应用[J].岩性油气藏,2013,25(2):92-94.
[4]黄学斌,曾小阳,杨园园.储量动态评估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3,10(2):17-18.
[5]孙焕泉,周学民,杨勇.油田储量评估计算探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0,19(4):26-28.
[6]贾承造.美国SEC油气储量评估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
[7]王俊魁,孟宪君.预测油藏可采储量的实用方法[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9,27(1):51-54.
[8]刘斌.预测蒸汽吞吐阶段可采储量的简便方法[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24(1):63-64.
[9]石启新,方开璞.注蒸汽开发经济极限油汽比及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方法及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4):97-98.
[10]张哲.蒸汽吞吐合理开发界限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3,10(3):60-62.
[11]刘斌,郭福军.油田经济可采储量确定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1(1):83-87.
[12]黄祥光.一种新的蒸汽吞吐稠油油藏证实储量计算方法[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3,3(3):27-29.
[13]宫利忠,殷艳芳,刘亚军.储量评估中经济极限产量的计算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0,24(6):47-49.
[14]SY/T 5367-2010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