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洁
摘 要:个人或社会的身份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通过与他人沟通交际的过程中不断建构的。应用交际适应理论(CAT)认为,一个人的身份影响自己的语言使用,以及副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在跨文化语境中,跨文化交际者通过聚合,离散或保持的策略来与其他人交际。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者的“跨文化”身份建构问题。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身份认同;建构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137-02
一、介绍
人们的身份认同包括个人身份认同和社会身份认同两个方面,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通过与别人的交际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建构的。个人身份涉及自己与别人不同方面的看法而社会身份涉及自己期待与所处社会的主流圈子所共有的看法(Gudykunst & Kim 1997)。如果所处社会的主流圈子的价值观是受国家和民族主义的价值观影响,那么个人在不同文化族群的人际交往中就会受此影响,个人在不同文化族群的人际交往中也许会更加大胆地强调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身份。(Abrams,OConnor & Giles 2002:228)。
个人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是通过在自己的文化族群的人际交往中不断形成和建构的(Abrams,OConnor & Giles 2002)。而在异国跨文化的情况下,个人独特的种族文化身份更会明显(Gudykunst & Kim 1997),如果他们故意想与别的族群保持区别,他们就会采取大胆的措施强调自己独特的族群身份。
某个民族或族群的文化身份认同是在与本族群的人员的交流互动和自己族群的文化身份意识中形成的,因此是一个不断构建的过程(Abrams,OConnor & Giles 2002)。在跨文化的语境情况下,独特的民族或族群的文化身份就会变得更加明显,特别是当少数人具有同样的民族或族群的文化身份,在跨文化或跨族群的交际接触的情况下,如果他们想要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身份,他们就会采取离散的交际策略(Abrams,OConnor & Giles 2002)。然而在跨文化或跨族群的交际接触中,也可能出现,不同文化和族群之间对外来族群的更加包容、接纳和愿意容纳。当这个情况发生时,这个民族或族群的文化身份认同就会失去它原来的意义和固定性,而新出现的身份认同是受一个或多个文化的影响(Abrams,OConnor & Giles 2002)。
二、文化认同
个人根据他们自己的感知和解释的不同方式看待跨文化接触和互动。陈和Starosta(1998:33)解释,“认知是一个过程,我们通过选择、分类和解释内部和外部刺激,形成一个有意义的经验和对世界的看法”。因此,从个人的角度对于相同的刺激会形成不同于另一个人的独特的解释。另一个重要的影响人们的沟通方式是价值观。人们的价值观不仅极大地决定自己的行为,而且也影响他们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方式。因此价值观影响身份的交流(Chen & Starosta 1998)。当人们在族群间接触时,当人们认识到肯定的社会身份,人们可能以积极评价的沟通和行为的方式来对待族群内的人,以负面评价的沟通和行为的方式来对待族群外的人(Gudykunst & Kim 1997)。
三、跨文化交际策略
跨文化交际理论(TheCAT)认为,跨文化交际者的身份将会影响自己的语言使用,以及副语言和非言语行为,目的是为了“实现所期望的社交距离水平(level of social distance)”(Abrams,OConnor & Giles 2002:229)。跨文化交际一般分为三个策略:聚合convergence,离散divergence或保持maintena-
nce的策略。聚合convergence策略是适应的过程,变得更类似于他人,离散divergence策略是用来强调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差异,而保持maintenance的策略,被定义为保持原水平,不顾对方的交际行为(Abrams,OConnor & Giles 2002)。聚合convergence策略可以用来确保相互理解,显得更加喜欢或显示与其他社会群体成员的认同(Gallois,Ogay & Giles 2005)。提高相似和认同度可以通过调整自己,以适应交流伙伴的言语行为(如暂停、长度),非言语行为(例如微笑、手势)之间的相互影响(Gallois,Giles,Jones,Cargile and Ota 1995),表达相似的意见可以通过相互喜欢微笑,彼此凝视,表示一致意见来实现的。使用非言语行为例如喜欢微笑,凝视和模仿的手势来增强相似和一致性。在言语行为方面,他们常常用表示一致和安慰的“是的,也是”等标记表示。
跨文化交际者,虽然不是非常强烈地表达自己的信念,在跨文化交际时,会采用聚合策略的行为如微笑、点头、凝视着别人。可以用来表现一个肯定的社会身份,非聚合策略的言论和行为,通常的表现形式是改变话题,中断话题或者避免眼睛接触。离散和保持的策略可以用于表达社交上不赞成他人以及强调自己族群的价值观和态度(Hecht,Jackson & Pitts 2005)。在某些情况下,跨文化交际者认为显示不同的社会身份更重要,而不是确保顺利交流互动(Abrams,OConnor & Giles 2002)。跨文化交际者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而不是确保顺利地交流和话题的一致性,表明他们希望保持自己不同的身份。在交际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者会显示离散策略的行为,例如不承认别人的说话时机(缺乏目光接触,没有微笑或点头),占用很长的时间以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有时打断别人谈话。
跨文化交际理论(The CAT)通过直接联系语言,语境和身份认同的相互作用对跨文化交际者的实例情况做出预测。交际行为是对说话者的交际伙伴的行为感知和评价的直接结果行为,以及对族群间的显著差异的感(Gallois,Giles,Jones,Cargile & Ota 1995)。最终,跨文化交际者将评估他们自己和他们的交际伙伴的行为,对他们自己的看法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解释和标签。Gudykunst和金姆(1997)观察到,人们更有可能把引起别人的行为原因归因为他们的文化背景,而不是个人的价值观。
四、跨文化身份
从一个被动的自我到基于学习的基础上实现的一个积极的自我构建和自我实现的个人发展的核心是内化新的文化元素,是从原先的文化身份到新的未知的生活模式中逐渐形成的跨文化身份(Kim2001:191)。当人们远离熟悉的环境,在一个不同的文化日常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某种文化适应是不可避免的。
Chen and Starosta(1998)描述跨文化适应中四个阶段组成,称为“U”形曲线模式”。当旅居者在“蜜月期”时,他们对在新文化中的新发现和经验感到兴奋,他们通常忽视差异,寻找新的和已知的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他们对其他国际学生采取聚合的交际行为策略。然而进一步面对新的文化,将会面临“危机阶段”,新的和原来的价值观、行为和信仰差异变得突出,导致在新的文化中的挫败感和被拒绝的感觉。旅居者的另一个迹象,是他们对其他人采取离散的交际行为,因为有不同的感觉、孤立和不能适应新文化的要求,也会导致旅居者对自己文化有优越感”(Chen & arosta 1998:173)。下一阶段,他们开始发现应对文化差异问题的解决方法。旅居者学会适应新的文化积极和消极方面,尊重和欣赏文化差异,最终学会在新文化中掌握日常生活。这种成就感会导致某种意义上的个人成长和灵活性,可能最终提高到最终的“二元文化身份时期”(Chen & Starosta 1998:173)。
跨文化身份,使一个人不只与一个文化相联系,允许一个人更好地理解他人的社会交际过程,而不是仅仅遵守童年文化的规范,可以影响一个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可以是一个没有种族偏见限制的,基于宽容和接纳的独特的文化身份形成原因(Kim2001)。正如Kim(2001:199)强调,“我们知道没有两个陌生人在同样的路径以同样的速度旅行,每个人必须找到自己的道路。”
五、总结
研究表明,文化身份认同的差异显著性,对族群外的圈外人的互动行为的感知和解释,以及交际互动的语境的作用都是对在跨文化接触中个人身份认同建构的影响因素。在跨文化交际理论的帮助下,我们能预测跨文化交际者的行为,总的说来,在跨文化语境下的跨文化身份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其他交际者的行为的看法,因此直接受到交际语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Abrams, Jessica, Joan OConnor, and Howard Giles. 2002.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Communication. In Handbook of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2nd edn, ed. by William B. Gudykunst and Bella Mody.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2]Chen, Guo-Ming, and Starosta, William J. 1998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3]Gallois,Cindy,Tania Ogay,and Howard Giles.2005. Comm-
unication Accommodation Theory.In Theorizing about Inter-
cultural Communication,ed.By William B.Gudykunst.Thou-
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4]Gallois, Cindy, Howard Giles, Elizabeth Jones, Aaron Castelan Cargile and Hiroshi Ota. 1995. Accommodating Intercultural Encounters: Elaborations and Extension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ed. by Richard L. Wiseman.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5]Melanie Hebrok: Intercultural Identity amongst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Australia Griffith Working Papers in Pragmatic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4, 1/2 (2011), 55-64
[6]Gudykunst William B, and YoungYunKim1997Commuicati-
ng with Stranges:an Aproach to Intercul tural Communicati-
on. 3rd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7]Hecht, Michael L., Ronald L. Jackson II, and Margaret J. Pitts. 2005. Culture: Intersections of Intergroup and Identity Theories.In Intergroup Communication Multiple Perspectiv-
es, ed. by Jake Harwood and Howard Giles. New York: Peter Lang.
[8]Kim,Young-Yun.2001.Becoming Intercultural: anIntegrativ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nd Cross Cultural Adaptation.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9]Marvasti, Amir B. 2004.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Sociology.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10]McCall, George J., and Jerry L. Simmons. 1966. Identities and Interaction. New York: Fre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