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时空 治愈世人
——2013 年俄罗斯“大书”奖《月桂》解读

2014-07-14 12:29⊙孙
名作欣赏 2014年30期
关键词:中世纪世人爱人

⊙孙 婷

[西安石油大学外语学院, 西安 710065]

超越时空 治愈世人
——2013 年俄罗斯“大书”奖《月桂》解读

⊙孙 婷

[西安石油大学外语学院, 西安 710065]

2013 年俄罗斯“大书奖”一等奖得主耶夫盖尼·瓦达拉斯金模仿使徒传创作了小说《月桂》,作家运用多种叙事手法将诸多元素巧妙地融合在富有哲学思考的文本中。

《月桂》 牺牲 救赎

2013 年 11 月 26 日,年度俄罗斯“大书”奖揭晓,自圣彼得堡普希金之家的耶夫盖尼·格尔曼莫维奇·瓦达拉斯金(以下均简称“耶夫盖尼”)荣获一等奖获。他的长篇小说《月桂》①曾入围 2013 年“国家畅销书奖”和“布克文学奖”,并荣获 2013 年“亚斯纳亚·波良纳”文学奖。自 2012 年出版以来,小说《月桂》已有十几种译本,畅销国外。斐然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作品中诸多元素的巧妙融合:世界末日的传说、中世纪的神秘、基督徒的虔诚、忠贞不朽的爱情、自我放逐般的救赎、无私无畏的自我牺牲、有关时间的哲学性沉思、关于不朽和生命意义的思考。耶夫盖尼在颁奖仪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部小说讲述了诉求上帝的历程,叙述了寻求靠近人的方法,细述了永恒爱情的存在,还阐述了时间的不存在。”

一、作家简介

能把关乎哲学、宗教和文学等元素成功融入情节清晰、结构紧凑的叙事框架内,这样的作者即具有一定文学功底,又具备一定学术积淀。作家耶夫盖尼·瓦达拉斯金即是俄语语言学博士,又是俄罗斯社科院普希金之家的研究员和俄罗斯社科院学术委员会成员。1964 年,耶夫盖尼出生于基辅,1981 年考入基辅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系,1986年考入苏联社科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的古俄罗斯文学系。1990 年副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开始在普希金之家工作。1992 年,在摩尼黑大学一边研究西方中世纪,一边讲授中世纪俄罗斯文学。回国后继续进行中世纪历史叙事方面的研究工作。1998 年组织了以“东西方修道院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耶夫盖尼的研究领域为古俄罗斯历史叙事、古俄罗斯注释和俄罗斯文学。自 2000 年以来,已在多家知名刊物上(《独立报》(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新报》(Новая газета)、《文学报》(Литературная газета)、《星》(Звезда)和《星火》(Огонек)杂志)发表了一百多篇关于古俄罗斯文学和当代俄罗斯文学的学术论文。2002 年出版 《特米特里·利哈乔夫和他的时代》(Дмитрий Лихачев и его эпоха),纪念自己的这位恩师。2009 年出版长篇小说 《索洛维耶夫和拉里奥诺夫》(Соловьев и Ларионов),这部作品曾入围 2009 年“安德烈·别雷”文学奖(Премия Андрея Белого)和 2010 年“大书”奖。自 2012 年负责普希金之家创办的《文本与传统》选集(Текст и традиция)的主编工作。可以说,耶夫盖尼是一位兼具科研工作者身份的“双栖型”作家,扎实的俄语语言文学功底和古俄罗斯文学的科研经验为创作《月桂》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成就了这部作品的独特魅力:严密紧凑的叙事结构,遥远却又亲切的人物,浓重的宗教色彩和深刻的哲学思考。

二、文本叙事特点

小说《月 桂》由“知 识 卷”“退 位卷 ”“道 路卷 ”和“安 宁卷 ”组 成 。这 四卷 分别 代 表了 主 人公的 四 个人 生 阶 段 :幼 年求知,遭遇妻死子亡的不幸;因自责而癫狂,在自我放逐中寻找拯救亡妻爱子灵魂的方法;历经磨难,前往耶路撒冷朝圣,以求拯救爱人的灵魂;在古卷青灯、洞窟苦戒中得以安宁。主人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名字,分别为:阿尔谢尼、乌斯京娜、阿姆夫罗西、拉夫勒。主人公的频繁更名突出人物的不凡经历,同时强调主人公破坏自己生命的完整性,牺牲自我拯救世人,救赎爱人的灵魂。

文本中全知型第三人称叙事者讲述发生在两个时空内的故事—中世纪和现当代,营造出两种意识——中世纪意识和当代意识。主人公阿尔谢尼在物理空间的水平移动:鲁金村——普斯科夫——奥尔沙——基辅——奥斯维辛村——阿尔卑斯山——威尼斯——塞浦路斯——雅法——耶路撒冷——普斯科夫——鲁金村附近的洞窟,展现了中世纪古罗斯和欧洲的生活图景,文本中主人公物理空间内的水平运动折射出精神世界的垂直运动:罪孽之举(因自私和自负导致爱人死于难产)——拯救他人(以爱人的名义治病救人)——圣城朝拜(拯救爱人灵魂出地狱)——皈依基督(圣母升天大教堂内剃度)——洞窟苦修(身心达到最高和谐)。此外,文本中大量使用预叙和倒叙手法,讲述另一个主要人物阿姆布罗季所见到的幻象和梦境,将发生在现当代能揭示重大历史事件的凡人琐事穿插于阿尔谢尼的救赎故事中,从而将中世纪和现当代巧妙并置,营造出两种意识。对比这两种意识,发现科学技术既没有令人变得更好,也没有解决“人为何而生?人又为何而死?”的问题,带着对这个哲学问题的思考,作家创作出一部当代使徒传。

三、《月桂》——多元素的现代使徒传

小说的故事大部分发生在 15 世纪的古俄罗斯,部分章节中以主要人物转述梦境及幻象的方式描写了发生在现当代的故事。小说各章节由古斯拉夫字母标注,人物对话采用古斯拉夫语,此外教会用语和当代俚语大量频繁出现在文本中。文本叙事方式类似于中世纪使徒传,主要围绕主人公阿尔谢尼由草药师成长为圣徒的经历展开叙述。作家坦承:小说的创作技巧和方法取自中世纪,而不是后现代;这部小说即不是讲述中世纪的小说,也不是讲述同时代人的小说,而是讲述一个能做出牺牲的人物,不是那种伟大的、仅需几分钟心醉神迷就能完成的一次性牺牲,而是每日每时的、一辈子的牺牲。为了成功塑造这样一位“正面人物”,作家诉诸使徒传,因为这种文学形式有着真实描述好人的传统。阿尔谢尼这个人物由十几位圣徒的经历汇聚而成。阿尔谢尼因自私和自负害死爱人乌斯京娜,为了救赎爱人的灵魂出地狱,为了自我赎罪,拥有治病、通灵和预见未来能力的阿尔谢尼极力回避人们的赞誉,舍弃物质世界的种种诱惑,皈依基督教,每日祷告斋戒,以苦修隐士身份过着禁欲的生活。这个情节设计是以圣徒瓦尔拉阿姆·克列斯基(俗名瓦西里)的经历为蓝本。此外,阿尔谢尼主动隐退、放弃自我,以亡妻的名义救人行善,时刻纪念亡妻,给她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这些情节按照圣徒克塞尼娅·别杰尔布勒斯卡亚的经历设计而成。

《月桂》创作于玛雅传说的世界末日——2012 年,当时许多人忐忑不安地等待 12 月 22 日。面对愈演愈烈的谣传,作家描写了 1492 年的古俄罗斯人焦虑不安地等待圣徒解释末日问题,期待着有预言能力的阿尔谢尼预测出末日的具体时日。长老伊诺克季斥责众人:“当每一位基督徒都应该时刻准备好迎接终结之时,你们还等待什么日子呢?即使你们当中最年轻的人也活不过七十岁,或许八十岁。今天这里所见之人,一百年后都将不存在。和永恒比较起来这延期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席话警示人们:末日一直存在,因为存在个人之死,即“向死而生”、“死之先行”的缘故。对于每个人而言,从出生之日算起的几十年是他存在的期限,而每一日又可能是他的末日。这不禁令人思考:如何在向死的存在中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正是作家思考的问题之一。文本中提供了两条证明生命意义的人生之路:一条是以伟大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为代表,历经数年拼搏,亚历山大成就了显赫的功勋,建立了强大的帝国,但这帝国却在他死后不久便分崩离析了;另一条人生之路则是以阿尔谢尼为代表,放弃追求物质、权力和名誉的世俗之路,而选择一条心怀世界,牺牲自我,追求善和美的道路。这条道路成就的不是物质世界的财富和荣誉,而是精神世界的永生和不朽。

主人公阿尔谢尼由于个人过错剥夺了乌斯京娜的生命。从此,他放弃自我,以爱人的身份活在人间。为了坚定对上帝的信仰,他抛弃生活中能带来物质享受的事物:华服、美味和豪宅;为了忠贞于乌斯京娜,他拒绝了另一个女人的爱;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更是为了诉求上帝拯救爱人的灵魂,他牺牲性地破坏自己生命的完整性和同一性。他的人生被分割为截然不同的四个阶段:医术精湛的少年医生,举止怪异的圣愚乌斯京,虔诚勇敢的香客阿尔谢尼,坚定的修士阿姆夫罗西,施展神迹的苦修隐士拉夫勒。但无论他是谁或做什么,他自始至终采取自我退位和放弃自我的方式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爱人,以她名义生活,治病救人,施善于万物,承担世人之罪,在磨难中寻求生命的意义。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阿尔谢尼对乌斯京娜的情爱,不断推演扩大为对世人的仁爱;他为拯救乌斯京娜的灵魂而放弃自我的小爱逐渐融入治愈世人而牺牲自我的大爱中。最后,他的忠贞爱情伴着超凡的仁慈,克服了时间的消蚀作用,驻留在人们记忆中被后人永世传颂。从这个层面上讲,甘愿牺牲自我的阿尔谢尼自动隐退、消除自我,对世人施以仁爱和宽容,成为社会记忆的一部分,不仅克服了时间的消蚀作用,而且他的生命在珍藏的记忆中实现了永生。

除了生命意义的思考,小说包含着对成功的定义。主人公为了赎罪,孤身对抗瘟疫、治愈伤患者、救助落难者。他牺牲的自我越多,其自身的天赋能力就越强。这凸显出主人公的成功:奉献、牺牲自我,救助、成就他人。阿尔谢尼所选择的牺牲性生活方式与当今社会风尚截然相反。如今,人们拼命追求证明个体成功的物质、权利和声誉,无暇兼顾自身的心灵需要,更无暇俯视他人之需。作家曾坦言,自己创作《月桂》的主旨是以一种温和、正面的文本叙事抗议当代社会对成功的膜顶崇拜。他强调那些没有技能、一无所长的成功人士充斥着电视节目和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开始确立一些新的存在规则,将无能转化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伴随着人们极力追求个人物质生活,出现了一种不良现象:个人物质生活越好,便越发隔绝自我,无视他者之痛。 面对此现状,作家在文本中塑造了一位来自中世纪的、洋溢着人性之光的人物——阿尔谢尼。他以高超的医术治疗世人的身体的恙疾,以宽容、仁慈、勇敢和担当治愈世人内心的疾病。他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命运预示着:以内省和关注自我的方式实现自我救赎和自我完善,挖掘自身具有神圣性的品质,唤醒身边人内心深处蛰伏着的崇高美德。只有这样,个体的存在,即向死的生才有意义,世界才能有所改变。这个人物折射出作家的信念“只有改变个体,方可改变世界”。从这个角度看,小说《月桂》这部现代使徒传,犹如一剂超越时空,治愈世人的良方。

① 《月桂》的故事情节请参看 2012 年 11 月下旬《名作欣赏》,第 146—150 页。

作 者:孙 婷,硕士,西安石油大学外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中世纪世人爱人
中世纪欧洲艺术
“黑暗时代”一说是谬论。这里说说中世纪的科学进步为何仍举足轻重 精读
仁者爱人
互动平台
火山奇迹
何赛飞:世人都想收藏你的美丽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世人谓我念长安
世人谓我恋长安
下一世,你是我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