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国群[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乌鲁木齐 830046]
文学作品由作者孕育而出,绘画艺术由画家挥毫而就,电影艺术作为第七艺术,影片所蕴含的艺术是由画面、音乐、对白、表演等诸多元素所融合而成。但如果说一定要为电影加上一个归属性的标签,那么导演一定是这个标签的不二人选。“作者电影”的概念形成始于20世纪中叶的法国,安德烈·巴赞在1943年指出:“电影的价值来自作者,信赖导演比信赖主演可靠得多。”①电影自从诞生到如今,已经形成了独特语言体系。导演用具象的画面来表达抽象的哲学思考,借助镜头语言来表达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种情况下创作出的电影毫无疑问是属于作者(导演) 的电影。安德烈·巴赞在《作者论》中总结说:“选择个人化的元素作为相关的尺度,然后将之持续永恒地贯彻到一个又一个作品中。”②笔者认为这无疑是对作者电影较为形象的一个说法。
“拍电影,重要的不是制作,而是成为电影的制作者。”③这是在法国新浪潮中提出的作者电影的口号。作为法国新浪潮电影的领军人物——弗朗索瓦·特吕弗当然毫不犹豫地追随巴赞的理论。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始终坚持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创作的影片中的时间线索大多是诗意化的,这成为他独特的标签;同样在香港导演王家卫的大部分影片中,展现出他对于超广角镜头的偏爱以及碎片化叙事的热衷。这些都是导演独特的风格的标签化体现。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哪一个导演,只要在拍摄过程中能将自己独特的构思融入到影片的每一个细节,令影片独树一帜,那么,他就是电影的作者。
在笔者看来,“作者电影”大多采用低成本制作,因此在拍摄方式、场面调度、剪辑、音效方面都较为不同。在拍摄方面远离了摄影棚,并且在实景拍摄的过程中启用大量非职业演员。这是导演一种刻意而为之的方式,某种意义上是为了强调影片的纪实性与生活化。导演在拍摄过程中,愿意选择运用大量长镜头,这些大多是对于主人公精神层面的反映;同时,刻意晃动的非固定长镜头也会令观众产生在场的心理反应;在场面调度方面,“作者电影”并不追求场面的刺激性和故事情节的戏剧化冲突;而在剪辑方面,“作者电影”往往运用“跳接”与“跳剪”等手法,将“主观写实”与“客观写实”相结合,令观众游离在“主观视点”与“客观视点”中,从而产生特殊的观影心理;在电影音效方面,“作者电影”多用画外音、内心独白、自然音响等视听手段,力图真实地创造一个“电影世界”,通过将观众置于其中,使其能够跟随主人公的脚步体味另一段人生。④
通过对“作者电影”上述特点的分析,很容易能找到“作者电影”创作与如今的微电影创作的一些共通之处。首先,二者都是低成本制作。微电影之所以成为时下趋向大众的创作方式,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其制作门槛较低。用一部DV甚至一部手机,都能完成微电影的拍摄;其次,二者在拍摄过程中基本都启用非职业演员,大多采取实景拍摄。与“作者电影”不同的是,微电影创作启用非职业演员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实的经济原因所迫,而“作者电影”则是有意而为之。与此同时,“作者电影”虽然成本较低,然其镜头语言的丰富性与哲理性以及影片背后所承载的人文内涵,却是如今的微电影创作所缺失的。
微电影(Short Film/Micro Film) 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电影。⑤它具有短放映时间、短制作周期、低投资成本等特点。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第一部微电影是2010年由吴彦祖主演的凯迪拉克广告微电影——《一触即发》。该影片讲述了主角吴彦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袭击,费尽周折,克服困难,与女主角通力合作,最终将新科技转送到指定交易地点的故事。全片在一分钟的时长里,通过宏大场面铺排、高昂的制作经费,使之成为一部大制作的微电影广告,被誉为中国微电影的里程碑。
4G时代的到来,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与推动以及影视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微电影成为必然的时代产物。微电影成为影视艺术爱好者与工作者们实践电影梦想的首选方式。由于微电影自身的低门槛,使得每个人都能够不费力地实现自己内心对于导演作者地位的梦想。在微电影的创作中,创作者集导演、摄像、编剧、剪辑于一身,借由微电影媒介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对世界的认知。就此而言,笔者认为微电影也是作者电影在新时期发展的一种结果。
“作者电影”作为丰富而多样化的电影形态的一种,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影响了全世界诸多的电影工作者,其间出现的优秀电影作品,丰富了世界电影史的内容。而微电影作为新兴的电影创作模式,前所未有地使电影制作走向大众化。作为微电影的作者,必须承认,一部分微电影也承载了导演个人的审美思考与人文探索,就此而言,笔者认为,“作者电影”对于微电影创作者的启发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第一,“作者电影”对微电影创作镜头语言的启发。“作者电影”笼统地来说是大师级的电影艺术家另辟蹊径地表达自身观念的一种创作方式。在镜头语言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这与微电影的创作不同,微电影因为其门槛较低导致了片子的质量良莠不齐。因此对于微电影创作者来说,镜头语言、运镜方式、画面构图都是需要提高的。这些都可以从“作者电影”中吸取经验,在同样低成本制作的情况下,镜头语言的运用显得格外的重要。正如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四百下》结尾那段被誉为史上最经典的长镜头所进行的镜头实践一样,微电影创作者们也要积极开掘适合自己风格的镜头语言表达。具体而言,这段结尾著名的长镜头其经典性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勇于创新,更体现在对影片情感的准确渲染。安东尼的奔跑是一种没有方向的奔跑,因为他不知道哪里才是自己应该去的地方,他逃避着“整个世界”的指责,最终他无路可逃,当他看向镜头的那一刻,观众能深深体会到安东尼的无助。这一切都是导演想要传达的情绪。这就是镜头语言的重要性,因此在微电影创作的过程中,从“作者电影”的角度而言,微电影的导演作者们不应仅仅为了导演而导演。需知,在“作者电影”看来,电影不仅是用来叙事的,更是用来表达情感与导演价值观的,“作者微电影”也不例外。
当然,微电影导演大多是电影艺术的初学者,他们不可能有大师们娴熟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但他们可以先从模仿做起,通过模仿大师们的拍摄方式以及揣摩经典作者电影的镜头表达方式,微电影作者们将不仅仅会逐渐掌握电影的基础技术,更会慢慢体会到每一帧画面所能够包含的深刻意义。
第二,“作者电影”对微电影创作观念的启发。“作者电影”作为导演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其发展是否式微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对尺度的把握是否有失偏颇,倘若导演一味地将个人主观感受传递给观众,完全不考虑受众心理,那么电影会成为导演的私人日记,表现的也不过是导演的个人欲望罢了,一部失去观众的电影就像一部失去读者的作品。需知,电影自诞生以来就包含着双重性——商业性与艺术性。“作者电影”的衰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导演过度追求展示自我而拍电影,并没有客观地进行受众分析。因此在进行微电影创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合乎时宜地考量观众的注意力与心理成为了吸引点击量的首要条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微电影创作的影片也应该要符合观众的审美需要。这不是对于观众的一种“阿谀奉承”,而是对于市场需求的一种恰当适应。但是加快影片节奏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降低对影片质量的要求。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平衡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的二重属性是微电影作者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举例而言,华语电影摄影师吕乐拍摄的微电影《一维》,这部作品不仅因其在优酷网与土豆网上创造了很高的点击量而赢得受众的认可,更因为影片所表达的导演对人性“善”的个性化理解赢得了大部分影评人的肯定。可以说,这部微电影在有效平衡商业性与艺术性方面具有代表性,既汲取了作者电影的优点又兼顾了微电影受众的市场考量。换言之,这部微电影作品是一部较为成功的“微作者电影”。
最后,笔者认为,微电影对“作者电影”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所有的“作者电影”的创作者,都渴望拥有一批理想的观众。“作者电影”的观影习惯无疑会培养出一批忠实的“作者电影”观众。长期的共同审美趣味使得他们习惯于体会“作者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院线引进受限以及市场压力等诸多原因,使得“作者电影”只能在小范围传播,这不利于“作者电影”大众化的实现。
就此而言,微电影的兴起,其播出平台与传播方式有利于“作者电影”大众化。也就是说,“微作者电影”的兴起,事实上将使得各大网络平台都能够成为“作者电影”的展示平台。因此,从微电影的播出平台来看,一部影片完全展示导演个人的主观认知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正因为微电影在播出渠道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性,在影片审查方面要比院线公映的审查制度受限少。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微电影的形式,创造出一条属于微型“作者电影”的“产业链”,通过网络平台给予“作者电影”更多的生长空间,这将有利于“作者电影”与观影人群的双向互动与双向建构——一方面微电影创作者能够满足自身创作需求的个性表达;另一方面,观影者借由微电影作品艺术的个体表达获得个人审美情趣的升华。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作者电影”与微电影创作能够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各自获得长足的发展,甚而能够整合发展为一种新的电影创作方式。这种双向影响既促使微电影能够实现作者化,也能促使“作者电影”实现网络微型化,我们不妨将这种电影产品称作“微作者电影”。因此,本文认为,作者电影对微电影创作影响的结果就在于促使“微作者电影”的出现。
①② 语出安德烈·巴赞,转见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第217页。
③④ 参见“作者电影”词条,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31388.htm。
⑤ 参见“微电影”词条,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 ew/43422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