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推荐语

2014-07-14 04:38王敏文学博士博士后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名作欣赏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新浪潮撰文法国

(王敏,文学博士、博士后,新疆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作者电影”论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理论重心。它从理论上开启了电影创作的作者时代。法国新浪潮电影是一场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并在1960年形成高潮的法国电影运动,它反思了法国的电影工业,倡导一种就题材内容与形式技巧影像实践方面的革新。彼时,一群团结在法国《电影手册》主编安德烈·巴赞周围的青年电影评论家反思法国电影史,主张法国电影实践的创新行动,呼吁一种在导演的个性灵感与想象控制下更具个人风格的电影实践。他们以“作者电影”论为自己的理论工具,积极开展电影产品的生产,代表作有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四百下》、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戈达尔的《筋疲力尽》等。作者电影理论作为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宣言,最早可以追溯到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在《法国银幕》第144期所发表的论文《摄影机—自来水笔:新先锋派的诞生》,此后及至1954年1月,弗朗索瓦·特吕弗在《电影手册》第31期上撰文《法国电影的某种倾向》,首次提出“作者策略”的概念。该文发表后,他又与《电影手册》的其他青年影评家,让-吕克·戈达尔、夏布罗尔、里维特、罗麦尔等人继续撰文,宣传这种“作家的政策”,1957年4月,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手册》发表《论作者策略》一文,完整了法国“作者电影”理论的内涵。该理论具体规定了“电影作者”应具备如下三个条件,即:(1) 具有一定的电影实践技能;(2) 导演的电影作品应该明确带有导演自身的风格,并能在相当长时期贯彻始终;(3) 导演创作作品一如作者创作文学作品一样,需具备带有个性的内涵,导演必须通过他使用的素材来表现这种特定内涵。

以“作者电影”理论为指导的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实践意义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的美学追求上,即:(1) 掀起了一次制片技术和制片方法的反思运动,认为电影是表达自我的工具而非商业营利的手段,提倡“导演中心制”,反对“制片中心制”;(2) 确立了电影导演的个人风格地位;(3) 在反思传统的同时,始终关注着艺术和现实之间的建构关系;(4) 从电影史的角度看,在电影语言与电影形式的革新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如全新的纪实摄影风格、剪辑手法的简洁使用(跳接) 、自然音响、同声录音等。

历史地看,“作者电影”理论对导演个性的强调,迎合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电影个人化创作思潮和自我表达的需要,成为法国新浪潮电影和西方现代派电影兴起的理论依据之一。它对鼓励艺术创新、提高导演地位、减少制片厂对创作的干扰起过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它对保持电影独立创作的影响卓然可见,对今天的新媒体影视创作也不乏影响。

此后,“作者电影”理论流行了十年,20世纪60年代末,结构“作者电影”理论兴起,它的首倡者是英国影评家杰弗里·诺埃尔-史密斯,并由彼得·沃伦充实修正。结构作者论批评传统作者论所具有的主观随意性,认为其过分强调个人风格而忽视影片内在传统结构,进而主张引入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分析法为作者论提供科学依据。该理论作为对传统“作者电影”论的修正,影响了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英美电影理论的走向。

有鉴于结构主义作者电影论对作者电影论修正的启发,我们能否这样思考,传统“作者电影”的局限性在于:(1) 与文学创作作者论的局限性一致,单纯强调导演(作家) 个性;(2) 盲目赞扬已被奉为“作者电影”的导演的一切作品;(3) 主观断定作者身份,无视时代、社会和历史对作品的影响,从而引发了安德烈·巴赞称之为“美学上的个人崇拜”的创作弊端。

在我们这一学期的《经典影片分析》课程讲课内容中,我们以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为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作者电影”理论为理论分析影片的切入点,结合法国电影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的代表影片《四百下》,一起探讨“作者电影”的利弊以及它在今时今日对微电影、微视等新媒体艺术创作实践的借鉴作用。

在《经典影片分析》课堂讨论与课后思考的学习反馈中,我和我的学生们结合经典片例,就“作者电影”理论的应用与历史借鉴进行了如下四方面的理论开掘与文本应用阐释,作为应届本科三年级学生的课堂思考,同学们的有些观点较为粗糙,但论述主体不乏新意,鉴于此,我很乐意推荐他们的观点与读者分享。

大致来说,这一专题由五篇论文构成。

聂国群同学撰文《浅谈“作者电影”对微电影创作的启发》,将作者电影理论与微电影创作进行关联,该文从区分和界定作者电影与微电影的概念出发,分别归纳二者在艺术结构方面的相似特点,进而结合影片实例阐述,认为二者在艺术实践上能够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进而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并大胆提出“微作者电影”的概念。

姜凯丽同学与张宪同学分别撰文《东西方文学化电影的差异表达》《试论法国“作者电影”与中国“文人电影”的异同》,她们就中国“文人电影”与法国“作者电影”的异同进行了饶有新意的比较研究。姜凯丽同学的论文主要以二者在社会诉求、美学风格的差异为论题陈述的出发点,以《神女》《小城之春》《黄土地》与《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广岛之恋》等影片作为片例对论点进行了阐释;张宪同学则就二者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表征以及历史影响的异同表征,结合经典片例进行了阐发。

李欣同学撰文《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论“作者电影”理论对中国电影创作影响的利弊》,该文结合中国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电影作品,阐述了“作者电影”理论在激发中国电影导演创作独立性与艺术性的同时,往往会由于一味强调导演的主观意愿而虚悬受众的审美期待。

宁素华同学撰文《从贾樟柯电影〈小武〉看“作者电影”的利弊》,该文以“作者电影”理论为出发点,认为《小武》是典型的作者电影,并通过归纳该片在视听文本方面所呈现出的“作者电影”的诸多特点,探讨“作者电影”在实践过程中的利弊。

猜你喜欢
新浪潮撰文法国
新突破!105天出塘14支/斤金刚虾!恒兴欲在粤西对虾养殖赛道中掀起新浪潮
从“藏地新浪潮”电影看“后市场化”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应急物流:疫情之下迎来“大考”
莫奈《睡莲》[法国]
早秋运动新浪潮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聊斋志异之宫梦弼(节选)
绍兴古镇寻荼社
法国浪漫之旅(二)
又到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