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当代画家的重彩研究

2014-07-14 03:50:52武冬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名作欣赏 2014年33期
关键词:重彩画工笔陕西

⊙武冬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当代画家的重彩研究

⊙武冬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陕西工笔重彩画有着辉煌的历史,当代画家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依然表现出继承传统并不断开拓创新的写实绘画精神,研制出当代的天然矿物质石颜料,传承并推广了中国古代悠久的矿物色使用。其中刘文西、张小琴等画家,探索多种特殊技法,强化时代特征,把陕西重彩画从一个传统相对封闭的艺术系统向一个多元开放的艺术状态转化拓展,开辟了我国重彩画的新天地,形成了陕西当代工笔重彩画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陕西当代画家重彩研究

中国的绘画起源于中国的工笔重彩,传统工笔画始于中国早期的壁画,兴盛于宋代院体画时期,千余年的历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现实语汇。陕西当代工笔重彩画家继承中国传统绘画并不断探索创新,总结了丰富的实际经验,将中国绘画与西方艺术相融合,引进了西方古典写实主义绘画,经历了“八五美术思潮”,摆脱了内容与形式上因袭古人的模式,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语言,出现了一大批反映时代的现实主义题材和写实手法的作品。著名学术带头人有王子武、康师尧、郑乃、何海霞、刘文西等。

一、古代重彩画的守护者

中国重彩画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的彩陶和岩画艺术,这些作品是用天然的矿物色和动植物色经过严谨的绘制过程,古代画家的笔迹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岁月流逝却依旧色彩鲜艳醇厚、图像清晰,让后代画家叹服。汉代以后,中国的工笔重彩艺术逐渐成熟,考古发现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一号墓出土的彩绘帛画,是迄今我国发现的第一幅工笔重彩画作品,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画师的绘画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汉之后的三百多年,中国的工笔重彩画在经历了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后已完全走向成熟,突出了顾恺之、展子虔、吴道子、阎立本、张萱、周、李思训、李昭道等大家,他们的许多重彩作品成为迄今无法逾越的高峰和现代画家学习的榜样。在这期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兴起,寺庙洞窟为我国重彩画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展示舞台,石窟壁画守护者为我们留下了诸如敦煌莫高窟、榆林窑、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山西永乐宫、青龙寺、北京法海寺等珍贵的宗教彩绘壁画文化遗产。陕西重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拥有辉煌的历史,它早在魏晋时期就已初步成熟,至唐代时期达到了繁荣,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墓室壁画珍藏馆收藏了陕西地区出土的墓室壁画,陕西众多画家绘制壁画珍品近两千平方米,其气势之恢宏,刻画之精微,色彩之绚烂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二、陕西重彩画的开拓者

陕西重彩画的发展道路在近百年以来是不平坦的,在当时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完全落后的情况下,中国美术的发展史是举步维艰的。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工笔重彩画画家寥若晨星,除张大千外几乎无人扛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术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工笔重彩画也有了大变化和大发展,著名的代表画家有潘兹、任率英、王叔晖、于非、丁绍光、顾生岳等,这些画家很好地继承了工笔重彩画的优良传统,但由于当时社会思想的局限性,作品在绘画语言的探索上还远远不够,形式表现过于单一和僵化,在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处于逡巡不前的状态,大批的陕西重彩画家开始积极探索中国工笔重彩画发展的未来,他们不断从西方绘画艺术中吸取营养,又不放弃从传统绘画中挖掘探索,在众多画家中,大体上可以分为传统型和探索型两类。传统型画家主要指表现手法比较传统保守的重彩类型,主要以勾线、染色、填色、罩色等传统手法为主,特别重视线描的基础造型作用,同时对设色的程序也比较讲究,这些画家在继承古代优秀绘画技法的基础上实现对重彩画古典美的重现。在陕西当今中国画坛,这一绘画群体有着相当的数量和规模,以郑乃、康师尧、何海霞、刘文西、陈光健、赵望云、石鲁为代表的画家。在他们的指导下,一大批工笔重彩画青年新锐成长壮大,中国的重彩画发展迎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陕西当代工笔重彩画的发展正在迎来一个非常好的历史时期,今天审视陕西工笔重彩画并赋予它新的内涵,画家承继优秀的传统文化,振兴历史悠久的民族绘画,将传统矿物色使用发扬光大,在历次大型展览中涌现出的陕西优秀画家的重彩作品备受世人和画家同行的重视,当代画家队伍越来越大,学生队伍也越来多,许多中青年重彩画家留学日本,带回日本岩彩的技术以及材料的制作方法,推进我国重彩画的全面发展。

陕西画家在重彩颜料的开拓和研制上下了很大功夫,极大地丰富了重彩颜料的品种和色相,他们重视画面质地肌理的变化,强调选用优质的画材作精细的处理,使画面总体色彩效果更强烈,重彩颜料加强了画面的厚重感,金银的使用更产生了富丽堂皇的感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陕西当代重彩画家学习隋唐工笔重彩的绘画技法后,一直保持关注色彩的传统,并在继承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色彩研究与矿物颜料的开发,尤其是天然矿物质石颜料已被丰富、发展到上百种,其他的人造矿物、泥绘具、水干色、金银箔也有许多类型。陕西画家不仅仅只是接受、沿袭中国传统的矿物质颜色的使用,而是加以科学的创造,根据绘画的需要将这些矿物色的品类进一步细化,每一种颜色又按粗细的程度分成十多个色阶,使表现体系从单一走向丰富,多种特殊技法在稳中求变,陕西当代重彩画家的观念和拓展精神,值得青年学人学习、推广、借鉴。

三、陕西当代重彩画的创新者

传承与探索是迄今陕西当代画家对重彩画研究的主要内容。陕西当代重彩画的发展继承了悠久辉煌的传统工笔重彩画艺术,由于当代的审美目标和艺术追求的不同,体现出各种风格上的差异。

探索创新者主要指以开拓创新为主要目的画家,大多数探索型画家都是从传统型重彩画形式走过来的,他们有着扎实的传统绘画功底并致力于工笔重彩画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他们在绘画的技法和语言方面努力求新求变,发掘传统,吸收其他民族和艺术门类成果,特别重视对传统矿物色的开发运用,一大批中青年画家赴日留学,重拾中国失落已久的优秀矿物色绘画技法,如西安美术学院工笔重彩画教师张小琴、刘英、叶华、李阳、乔宜男、陈斌、郭茜、李维红等。无论是传统型画家还是探索型画家,他们都肩负着传承发扬陕西当代工笔重彩画的责任和使命,都是推动陕西当代重彩画发展的脊梁和主力军。

1.立线的探索者--张小琴

工笔重彩画白描线条是传统型工笔重彩画的生命和灵魂,由于传统型工笔重彩画特别重视线描的基础造型作用,所以,线条的表现方法传承到当代依然被保留得比较好,比如铁线描、高古游丝描、琴弦描等,线描被认为是传统型工笔重彩画的重要特征。探索当代重彩画,陕西画家张小琴在继承传统线描的基础上有显著的突破和创新,线描的表现方法除了传统白描的十八描毛笔墨线外,还介入了色线、立线、丝网印线以及新的线描表现手段,极大地拓展了线的表现功能和方法,推动了造型语言的丰富内容,突破了传统白描单一方式造型而极具特色,影响了国内外新一代年轻学者,他的开拓创新使我国重彩画艺术更加充实、增添意趣。

2.重彩设色的探索者--刘英,叶华

陕西当代重彩画家在设色方面十分讲究,对纸张、绢帛等依托材料的要求严格,对传统技法的依赖性比较强。传统设色讲究“三矾九染”,程序比较复杂,其目的是要达到画面丰富细腻和薄中见厚,这一点其实也是我国传统工笔画的魅力所在;当前,传承与探索技法大量继承了这些传统手法,在经过西安美术学院教师刘英、叶华、李阳、陈斌画家的不断研究,适当引入了拓印、洗磨、喷色、粘贴等手段,画材上的运用也有延伸,对传统手法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他们的探索研究在设色表现方面相对于传统有较大的变化,其表现方式手段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三矾九染”、薄中见厚,而是非常重视底肌的制作和画材的运用,在底肌制作的过程中注重随机性的把握和写意性的表现,将泼色、揉纸、拓印、喷色、滚色等手段无所不能地运用在作品中。他们的作品在颜料选择上大量运用天然矿物石颜料、人造石色、天然植物色、金属色;同时,引入进口水彩色、丙烯色以及堆塑剂等辅助材料,不仅如此,在绘画观念上,大量吸收西方的构成手段和思想意识,将传统工笔重彩画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他们创造了当代重彩画的千变万化、色彩斑斓、丰富的艺术精品,受到世人的关注,使陕西当代重彩画出现前所未有的创新作品,在全国美术大型展览中屡次获得大奖,成为广大后来者追随的楷模。

陕西当代画家的重彩研究是对我国几千年的传统工笔重彩画进行的当代探索型研究,它超越了工笔重彩的传统模式,拓宽了工笔重彩的语言和意境,促进了新的审美观念的转变和新的情趣意识的形成与提炼。他们丰富的当代艺术语言,始终贯穿中国的审美经验进行创新,遵循传统文化规范进行研究,更加重视当代语汇、制作和材质,带动了创作思维的改变,使艺术的视觉语言和时代特征得到强化,从一个针对传统相对封闭的艺术系统向一个多元开放的艺术状态转化,探索走出了困扰工笔重彩发展的樊篱,从传统迈向现代,从而形成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具备开拓意识的新型绘画形式,开辟了重彩画的新天地,形成了陕西当代画家极具特色的重彩画多元化发展趋势。

[1]潘公凯.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薛永年.重彩画极其语言[J].美术观察,1998(1).

[3]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4]赵栗晖.感悟经典——源自敦煌壁画临摹的创作思考[J].北方美术,2007(1).

作者:武冬梅,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学与研究工作。

编辑:水涓E-mail:shuijuanby@sina.com

本文系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J13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基本科研人文社科项目(2014RWYB25)

猜你喜欢
重彩画工笔陕西
戴少龙写意重彩画作品选登
艺苑(2023年6期)2024-01-20 02:49:40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42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当代陕西(2020年22期)2021-01-18 06:20:06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乡村地理(2019年2期)2019-11-16 08:50:12
花开的声音
南风(2019年26期)2019-09-28 00:50:24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夏日》国画工笔
流行色(2017年12期)2017-10-26 03:07:54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当代陕西(2017年10期)2017-10-16 01:23:39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