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 210023)
《地球引力》是一部太空科幻惊悚片,从头至尾并没有涉及到引力,围绕最原始的情感—恐惧,展开一段充满挑战的冒险之旅。从无助挣扎到一次次尝试克服恐惧,被现实打击而失望后再到重新燃起希望并战胜恐惧的过程,是人类进化的过程,也是人类对战胜恐惧的呼唤。主人公莱恩不仅完成了回归地球、回归家园的旅程,同时也是在原始力量的召唤下创造重获新生的奇迹。
一揽奥斯卡的七项大奖,导演卡隆把难以想象的太空画面呈现出来,用全新的感官体验突破了观众的预期。影片的一大特色是利用大动态的效果声使感官体验达到最大化,例如,对太空碎片撞击空间站产生连锁反应、船舱失火女主人公迅速逃离剧烈晃动的船舱等混乱的场面在音乐音响上处理得几乎完美,这对剪辑师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自1927年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放映,人们惊叹“电影这个伟大的哑巴居然会说话了”到1941年《公民凯恩》成为有声电影的里程碑这段时间里,电影不仅慢慢有了清晰的对白和衬托环境气氛的音乐,而且声音出现空间感和距离感,即声像移动。《地》的现场感很强烈,例如,在卫星碎片沿着地球轨道袭击主人公所在的探索号时,碎片撞击物体上发出不同质感的声音,和莱恩没有及时解开搭扣而随着吊杆旋转时划过的声音都处理得非常逼真。
《地》不仅是对现实的复原,而且利用音乐音响带给观众全新的感官体验,创造“心理逼真”的效果。在寻找幸存者时女主人公莱恩在船舱被其他已亡的宇航员遗体撞击时,为增强惊悚慑人的效果加入一段刺耳的长音划板声。很多场景的气氛音乐大部分都不是完整的,往往短短几个音乐符就能起到很好的渲染效果。
声音不再追求片面的客观真实,而是更注重观众的心理体验。导演卡隆很巧妙地加入主观镜头,但又同时通过一些音效来烘托气氛,强化观众的心理体验,仿佛身临其境,与主人公一同呼吸、一同恐惧、一同悲伤。
从外部转入头盔里的主观镜头好比是由第三人称转入第一人称,除了黑暗和光亮的交替,大口喘气在头盔上产生水汽、手表显示器在头盔上的反光这些画面,另外还有局促的呼吸声和惊悚紧张的背景乐,使观众进一步地感受到女主人公莱恩紧张的状态,因为未知而感到恐惧,这种恐惧逐渐加强,尤其当氧气剩余越来越少,因为缺氧机体无法维持平衡呼吸加重。这些也是为后来进入国际空间站重获氧气的释然和解脱做铺垫。有恐惧就有战胜恐惧的机会,《地》围绕对“不可能”的反抗而展开,洛夫克拉夫说过:“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绪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便是对未知的恐惧,这是最简单、最原始的情感。”导演卡隆用主观听觉和主观镜头将这种最简单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声音往往比画面更具备简叙的能力,需要几幅画面才能讲述清楚的事,有时简单几句话就可以简明扼要地阐述。《地》的主人公莱恩在返回地球的旅途中危机四伏、险象环生,导演卡隆巧妙利用声音简化叙事,使剧情发展紧凑又有张力。例如莱恩在周而复始地旋转中渐渐失去意识,马特的声音重燃起她的希望;当马特说“我们得想办法进入空间站,虽然有点远,但必须借助那边的逃生舱。”很自然过渡到莱恩和马特的下一站——国际空间站。这些声音成为剧情发展的转折点,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与有着很强叙事功能的人声相比,音乐音响具备超乎想象的抒情功能。《地》有很多音乐音响使画面自然过渡到下一个场景。例如马特牺牲自己解开连接着他们俩的搭扣后鼓励莱恩想方设法重返国际空间站,直至莱恩找到入口,进入船舱;此时声音由小变大,由低变高,预示着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的过渡,声音处理加入一段长音刮板来连接进入舱内前后,使画面过渡更自然。
《地》在声音处理上实现1+1〉2,类似于我们经常所说的声画平行。音乐、人声、音响共同作用,不仅使画面更加逼真,同时声音元素的组合使意义表达多了层次,有利于主题的表现。例如主人公利用无线波向地球传送信号渴望救助失败后,莱恩开始学狗叫,同时无线信号接收器传来的是地球上人的笑声,两种声音形成强烈的对比渲染悲伤的情绪。学狗叫是无助时想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隐喻新生儿学说话。失去希望后双手紧握在胸前哭泣,把自己封闭起来,更能衬托主人公此时的心境。从地球上人的笑声到莱恩学狗叫到婴儿的哭泣再到莱恩的哭泣,这些声音交替穿插,相互作用,产生神奇的化学反应,真正触碰到莱恩的内心。最后莱恩振作起来,自我拯救,乘坐神舟飞船返回地球,着陆后在沙滩上爬行最后直至站起来向远处走去,除了水拍打岸边的声音、莱恩气喘吁吁的声音,还有主题音乐,这些声音相互作用,渲染情绪,隐喻求生的意志和决心推动一切进化。单单一种声音是不能表现多层次的思想内涵的。
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我们用色彩来比喻音乐,不同的音乐色彩又带给我们不同的情感体验。有的音乐节奏快、动感十足,旋律起伏跳跃,音色欢畅明亮,人们常常用暖色调去形容这种音乐。而悲伤的音乐节奏慢,拖音长,音色低沉,人们会用蓝色、灰色等冷色调去表达。一些烘托恐怖气氛的音乐节奏果断,使用不和谐和弦,力度变化大而且突然,有时加入大音量的音响,以造成强悍的效果。
伴随危险的音乐就利用音乐色彩烘托一种恐怖惊悚的气氛,在哈勃出舱维修第一次受到太空碎片袭击,寻找遇害宇航员的时候,在靠近国际空间站莱恩和马特设法抓住支撑点时,在火警声拉响、危机四伏时,在逃离在国际空间站附近遭遇的第二次碎片袭击时,快节奏的大提琴沉重的音色给人突兀惊悚的感受。
音乐也常常用来表达人物的情绪、塑造人物形象。例如男主人公的出场伴随乡村音乐,出舱进行器械维修、长时间漂浮靠近国际空间站、牺牲自己飞离国际空间站三次出现乡村音乐的旋律,男主人公沉着稳重又幽默的形象就饱满地表现出来,甚至在死前还是很平静,不断给莱恩鼓励。与之相反女主人公莱恩显得急促紧张、内心浮躁。
主题音乐用来表达主题思想、完成精神升华。莱恩在三次被拯救后最后在马特幻觉的鼓励下终于实现自我拯救,决心行动起来,活下去,向着新的生活前进。这是人类进化的原始力量,莱恩带着传奇的故事踏上返程,音乐气势磅礴、振奋人心。最后女主人公在沙滩上爬行直至站起来,音乐气势越来越强烈,充满力量,人对“不可能”的反抗,求生的意志和决心推动一切的进化。克服恐惧和孤独,依靠自己的意志,彼此扶持,战胜自我。
人们不再仅仅关注声音是否能很好地配合画面,而是更多关注声音传达感受的功能,观众的感受成为导演选材、拍摄、后期制作时考虑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地球引力》中的声音就是在表现真实空间的同时,传达了在真实环境中的感受。
就像电影理论家米歇尔·西昂所说的:“电影不仅是声音和影像的展示;它还产生韵律、活力、时间、触觉和运动感,使我们同时运用听觉和视觉通道。因为每次的技术革新都给电影带来一种感觉的冲击,它复苏了对于物质、速度、运动和空间的感觉。
指导老师:姚远
参考文献:
[1]王红霞.电影声音:从听觉到感受——《拆弹部队》声音分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2.
[2]李丽娜《肖申克的救赎》电影声音分析[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0.
[3]苏珊·S.兰瑟 虚构的权威[M].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