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116000)
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由于人们对于实用设计的保守认知,钢笔一直是黑色的,派克却使用了出人意表的红色,一时间消费者趋之若鹜,市场大获成功。在当代,色彩营销运用于产品设计也比比皆是。麦金托什公司于2013年推出的iphone 5c就完全走了色彩营销的路线,多彩的外形吸引更多个性诉求的消费者,同时也将品牌过剩的产能进行有效的利用。
广告设计是不得不提到的一环,除却服务于各类商业设计,它本身也属于商业设计的种类。通过AIDMA消费法则来看,色彩可以贯透着整个广告设计。无论是引起人注意(Attention),还是兴趣(Interest),直至勾起人的欲望(Desire)和记忆(Memory)。色彩通过视觉给消费者留下了第一印象。经典如可口可乐的红,屈臣氏的绿,安娜苏的紫;新派如Juicy Couture的粉红或淘宝网的橙色。这些统一的色彩不仅调动了消费者的心理,而且进一步塑造企业统一的视觉识别。
然而,凡事都有过犹不及的一面。近年来,色彩的过渡使用,产生了“噪色公害”,是指环境中不和谐的色彩景观使用。公众场合太过繁杂的颜色会使人产生紧张,压力大的情绪,所以大型场所和设施的颜色多采用自然取向的色彩。常见于日本的环境设施,比如松屋银座商场,整个建筑物通体透白,给人一种宁静感和安全感。诸如此类的还有近来兴起的各类连锁商务酒店,每个房间都是统一的淡色,强调宾至如归的体验。
从色彩参与商业设计的历史看,派克钢笔的红色加入,电脑数码用品的多色设计再到当代广告色彩的魅力,再到环境“色彩调节”理论应用。色彩和商业设计的关系总是走着“满足需求——超越需求(个性崇拜)——回归需求”这样往复的路线。可见当代色彩美学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影响相关的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广告设计等等。与此延展的,还有一些当代新发起的商业设计类型。
IT产业的色彩营销确实对世界的设计潮流都有一个显著的影响。电脑画面表现的鲜艳透明感的颜色是一种光的混合色,是现实物体所没有的高饱和度的颜色。数码工具的发展带动了数码设计上的发展,虚拟色在设计上会被经常使用。
比如,在2000年后的iMac系统中,它的ui设计就采取介于金属和高透明质感之间的一种拟物化风格;2005年左右的微软Pc机的vista系统的UI设计就采取了crystal风格,色彩高透明度,辅以高光反光的效果,给图标一种晶体透明感。当时的这两种色彩设计风格,影响了很多Logo设计,一些软件LOGO,商业门户网站的图标,纷纷采用了这两种色彩处理效果。2006年到11年左右,高、透、亮、立体化的色彩在数码设计上十分常见。而2012年,微软开发了新的Metro界面,选取了高饱和度的色块来突出视觉效果;2013年,ios7系统选择减少色彩的叠加变化,让图标变得更扁平;相信这两种ui设计风格又会在世界的色彩营销上产生不小的影响。
不管虚拟色的视觉采用,是色彩设计风格的改变,这类IT产品的色彩营销始终面向着年轻人,为了吸引个性强烈的消费者,所以色彩营销几乎都围绕着新鲜,活力和梦想的主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恶化使人们开始进行反思。于是全球的产业结构链开始进行整合,朝着绿色战略发展,在这种浪潮下的“绿色设计”开始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与传统设计不同的是,绿色设计包含产品从概念形成到生产制造、使用乃至废弃后的回收、重用及处理处置的各个阶段,即涉及产品整个寿命周期,是从摇篮到再现的过程。据统计,1989年北美绿色产品贸易额高达1060亿美元,西欧约为1000亿美元;亚太地区500亿美元。由此而言,越来越多消费者会产生对产品相关环保属性或特点的考虑及其购买活动,形成了绿色购买行为。绿色购买和绿色设计产生良性互动,成为当代品牌营销重要考虑因素。
关于色彩的绿色材料选用同样属于绿色设计的一个环节。一直以来,人们对于色彩的追求,开发出大量的化工染料,颜料和色素,部分材料工艺给人的身体健康,环境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如何既追求色彩的美丽,又保护身体健康和环境,是色彩营销对于绿色设计的重要课题。最近十年来,符合ROHS标准的油漆逐渐覆盖了市场,它隔除了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同时一些品牌也对家居装饰色彩进行开发,满足消费者双重需求。例如多乐士的色彩开发小组对每一季的流行文化进行解读,研发出不同主题的“色彩妙韵”,以及开发自己的色彩搭配软件,给消费者提供装修上的方便。
色彩营销本质上是根据市场应运而生的,其原因包含着经济变革,人口价值观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发展等等,但本质上还是需要满足消费者本身的需求,预测到消费者潜伏的渴望。而在商业设计中,把握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年龄、时代的消费者的心理已然成为一种固定的趋势。在这种不变中把握变化,不断地去创新思索,才是企业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下川美知瑠(日).色彩营销.科学教育出版社,2006(07).
[2]刘志峰,刘光复.绿色产品与绿色设计.机械设计,1997(12).
[3]黎建新,绿色购买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启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