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冯晓淑
节日厚礼何时变“洁礼”
本刊记者/冯晓淑
春节来了。有人忙着抢票,不惧千里跋涉,返乡与家人团圆;有人忙着准备年货,锅碗瓢盆叮叮咣咣间,与老老少少重温传统的味道;有人采购了不少年礼,东奔西跑探望亲戚长辈,为他们送上节日祝福。大家汇集在马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在这其中,我们也时常能看到一部分“为公事”奔波的人。他们通常开着车,后备箱里放着体积小、价值高的礼品,自己的包里还有一摞购物卡。一边握着方向盘,一边满脸堆笑打电话:“领导,您现在在办公室吗?我过来方便吧?就一点小意思,这不是过年嘛!”……没错,一年一度的送礼季又来临了。
春节是国人最看重的节日,没有之一。在这样的日子里,朋友间互相探望,送去代表祝福的薄礼本也是人之常情,但正是这种观念,长久来被要与公职人员“疏通关系”的人“放大”,成为他们行贿受贿的借口。
今年,送礼之风虽有所收敛,但是对很多商人来说,春节仍是一种“春劫”——要给各位有业务往来的老大“表示一下”,而且老大的胃口越来越大;对很多官员来说,年关则成为“廉关”——检验是否廉洁公正,看看年前能拒收多少节礼便知一二。
现实的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很多落马贪官都绊倒在“年”上。近日,反腐理论研究专家黄苇町做客新华网时称,领导干部受贿30%在春节期间。
被称为“春节腐败”典型的安徽省亳州市政协原秘书长徐保庭,他的一系列腐败动作,几乎都是在春节前后完成的。落马前,他曾经接受过媒体采访,当记者和他谈论腐败问题时,他曾故作轻松地回答:“我很廉洁清正,每逢过年过节,底下的干部也只是送些烟酒,这点东西不好意思拒绝。”其实,他的腐败内容绝不只是“烟酒”那么简单。自1997年至2003年,徐保庭利用职务之便,单独或伙同其妻程月侠非法收受42人财物共计人民币42.8万元、美元4000元。
借春节受贿,也是北京市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聂玉河受贿的特点之一。对于自己的这种行为,聂玉河辩解说,在建筑行业内,拜年送购物卡是一种风气。他认为:“不收,会让人觉得看不起他。有人还当面说过,你不收钱咱们关系就掰了。我是驳不开面子才收的。”
因犯受贿罪、挪用公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的中国民用航空江苏管理局原局长崔学宏,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最盼望的是多过几次年,我有个春节情结。过年除了收红包之外,还收了许多名烟名酒,抽不完、喝不完,就拿到民航开办的餐厅、饭店去卖,仅此一项,一个春节下来,就能收入10万元。”
南京市农林局原副局长郑崇新,在担任原六合县副县长、县长期间,17次非法收受他人贿赂26.3万元及情侣表一对、金箔画一幅,其中10次发生在春节期间。
山西省襄汾县公安局原局长韩春喜因涉嫌受贿罪,在北京市房山区法院出庭受审。检察机关指控韩春喜收受的贿赂之一,就是收受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大股东张佩亮于2007年春节前送的3万元。
江苏省委原常委、组织部部长徐国健,收受该省交通厅原厅长章俊元200多万元巨额贿赂,也发生在2004年春节期间……
有媒体曾对北京三家法院审理过的100起受贿案做过调查,发现78%的官员受贿“喜爱”凑春节的热闹,且很多贪官认为春节收礼“理所应当”。
原辽宁省副省长、沈阳市市长慕绥新入狱后,在忏悔录中也说:“我在沈阳市任职的四年中,有180余人,其中85%以上是各级各类干部,每逢年节,大事小事,以各种名义给我送钱送物多达600余万元。这是一组十分可怕的数字。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把这种送礼行为看作是‘人情往来’而坦然待之。”
十八大之后,为了抓住重要时间节点整治“四风”,整治节日腐败,在中秋节前开始,中央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诸多禁令,这着实让有些公务员的日子过得与往年不太一样。
去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公务员们的办公室变小了。豪华装修、超标配置,被一一剔除。
9月3日,中纪委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出台《关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刹住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的通知》,他们中秋节无法收受过度包装,甚至贵金属月饼了。
10月31日,中纪委出台《关于严禁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等物品的通知》,没想到,连公款做贺卡都被明令禁止,中央政策越来越细化,强调可操作性、可监督性。
11月21日,中纪委出台《关于严禁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的通知》,不出所料,紧步贺卡的后尘,烟花爆竹等年货也上了公款购买黑名单。
12月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超标接待的整治从严从细,涉及事前审批控制、事中规范、事后监督问责等接待管理的全流程。对接待活动食、宿、行、迎送及警卫、预算和报销等关键环节作出了严格细致的规定。
12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务实节俭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节前再次重申节俭,发出廉洁提醒。
12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是对领导干部形象的规范,帮助领导干部“正衣冠”,真正成为楷模与表率。
这些禁令带来的一个结果,便是很多公务员灰色收入大幅减少。今年年初,新京报就“中央禁令对公务员影响”,在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的北京、黑龙江、江苏、福建、陕西等省份随机抽取了100位公务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全部受访者都表示中央禁令对其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之前可以收到一些购物卡、烟酒之类的礼品,2013年后却没有收到任何礼品的受访者占到了79%。有93位受访者还表示“公务员不好当”。
中国新闻网刊文称,伴随一系列中央禁令的发布,中国公务员系统内叫“苦”声开始日渐高涨,当中不少人声称各种福利和收入明显减少,甚至有部分公务员表示,这将引发新一轮公务员辞职潮。这种局面的出现,让很多身在体制内,捧着“金饭碗”的人少了优越感,多了责任感。禁令最终的成效虽然还有待观察,但至少目前来看,民众的心里那杆秤多少平衡了些。
“寒冬”已至
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与公款消费有密切关联的行业一直未能再现“春天”,礼品和高档烟酒回收行业“门庭若市”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门庭冷落”。
笔者问过上海市闵行区都市路上的多个礼品和高档烟酒回收经营者,他们都说到这样一种情况:以往,春节前后是礼品和高档烟酒回收行业的“收销两旺”季节,去年起一股“寒流”降临,时至今日,也未见有“回暖”的迹象,看来今年将迎来一个“寒冷”的“旺季”。
遏制歪风后,礼品和高档烟酒回收行业自然无立足之地,转行也是必然的选择。笔者看到,不少商贩已经一边等待“商机”,一边开始转行了。
(文·图/周晓斌)
的确,随着中央一系列禁令的出台,国家对领导干部的管控越来越严,越来越细,但我们从来都不能小觑国人的变通能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发生在各个领域,在送礼这件事上亦是如此。
只要在搜索引擎上输入“电子礼品卡”几个字,马上就可以搜到各个商家提供的这一服务,有出行服务类的,有网上超市的,有电器商城的,只要你想买,不怕买不到。有的更是将“高端大气上档次”、“送礼更体面”直接写入广告文案,还顺便介绍了礼品卡的多种用途——“商务馈赠、员工福利、活动奖品、节日送礼”。国家不让送贺年卡、烟花爆竹、土特产……没关系,那就送条“验证码”,不用见面,一条短信或是邮件配送实体卡,两种方式,任君选择。
必须承认,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管理尚存在诸多漏洞,尽管商务部曾于2012年出台了《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但尚未细致到有关电子礼品卡的规定;另一方面,网络上虚开发票的行为十分猖獗,只需轻点鼠标,购买的烟酒就可以在发票上变身为办公用品、书籍等,这给违规送礼提供了很大空间。
规定的出台总是滞后的,唯有创新体制,改变“官本位”思想,才能真正铲除节日腐败产生的土壤,让节礼成为“洁礼”。
评论员涂启智在“公款送月饼”的禁令出台之后,曾在《新华每日电讯》刊文,提出遏制“节日腐败”最重要的是做到三点:首先是从高到低,越是高级别的官员越要以身作则,公开接受监督,在节日或者平时都能坚守清廉的底线,只有上行才能下效;其次是从官到民,官场行贿送礼的风气污染了教育、医疗等领域,所以也要从清理官场的陋习开始,通过坚决执行已有规定、查处大量典型案件,就能让风气有所转向;再次就是从下到上,人民群众人数众多,对于政府的监督总是最细致最严密,鼓励他们检举揭发各种不正之风,也能有效遏制它的蔓延。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王安白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则提到,一方面要完善公务接待、财务预算制度,减少隐性开支,强化显性监督;另一方面,要消减审批权限,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土壤。
传说中的年兽,形若狮子而独角。定时出现伤害人畜,人们苦无制服之法。一次,“年”闯入村里,恰遇穿红衣,燃竹竿取暖者,“噼啪”爆炸有声,红光闪耀,“年”遂惊窜奔逃。于是人们每逢“年”出时,家家户户闭门不出,贴红联,燃爆竹以驱逐之。“年”果不再来。
而今,这害人的年兽又卷土重来,已有一批官员抵挡不住它的诱惑,纷纷落马。我们在唏嘘感叹的同时,不禁期盼,但愿早日重新找到那驱遣年兽的“爆竹”,抵挡住它的二次进攻!
(本文相关数据、案例参考新华社、《法制日报》、《新京报》、光明网等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