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安徽省泗州戏剧院 233010)
泗州戏《昭君出塞》是安徽省泗州戏剧院2012年新改编的剧目。《昭君出塞》是流传多年的一部传统戏,国内多个戏曲剧种都曾排演过该剧。泗州戏《昭君出塞》以京剧、昆曲为蓝本,结合泗州戏的特色进行了改编。改编后的泗州戏《昭君出塞》在2012年11月安徽省全省小戏折子戏调演比赛中获得个人表演一等奖(孙玥)、个人表演二等奖(周昊)、剧目演出二等奖。
泗州戏是播布于淮海地区的地方戏,山东称之为“柳琴戏”,江苏北部称之为“淮海戏”,民间称之为“拉魂腔”,意思是泗州戏的曲调之美,可以摄人魂魄。泗州戏的女腔往往在一句唱词的收尾处忽然翻高八度,既委婉又高亢,确有夺人魂魄之功。泗州戏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为安徽四大优秀地方剧种。泗州戏的曲调其实都是民间小调、秧歌、号子等融合而成。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至今仍是淮河两岸常演不衰的地方戏之一。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安徽省泗州戏剧院前身是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蚌埠市泗州戏剧团,曾培养了李宝琴、霍桂霞等著名的泗州戏表演艺术家。该剧院在艺术实践上勇于探索创新,不仅把原创的节目舞进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还在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担纲“安徽周”的主力演出;多次获得CCTV舞蹈大赛一等奖等全国性奖项,创造了地方戏剧院的多项“之最”。
近年来,在院团体制改革后,该剧院在戏曲创作上不断推陈出新,一方面进行“跨行”尝试,创作了泗州戏交响乐《拉魂交响》和泗州戏交响清唱剧《摸花轿》等,《摸花轿》于2012年10月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一方面挖掘传统剧目的精粹,本着培养演员、传承文化遗产的宗旨,复排了《杨八姐闯幽州》《哑女告状》《樊梨花》等传统大戏,同时对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进行“地方化”“本土化”改编。泗州戏《昭君出塞》就是这样一部成功改编并且获得业内广为赞誉的一部好戏。
作者作为泗州戏《昭君出塞》主要演员,在该剧的排练和演出中,有一些体会,认为泗州戏版的《昭君出塞》,与京剧版、昆曲版、豫剧版有很大区别,在音乐设计、动作设计、角色处理等方面,有不少探索创新。
在音乐设计上,泗州戏《昭君出塞》大胆创新,运用泗州戏的传统音乐程式对京剧、昆曲版的《昭君出塞》进行大跨度的调整和“对位置换”。如剧目开场曲“文武并用”,不仅有柳琴、二胡、中胡、中阮、琵琶等传统弦乐器,营造出委婉抒情的气氛,更有戏曲中常用的锣鼓,以急促激情的切分节奏、铿锵有力的气势,奠定了全剧哀而不伤、柔中有刚的基调。
剧中,昭君连出三关后北投大漠,在行进过程中,感情也在一步步变化。在全剧音乐布局上,采用由缓到急、层层推进的方式,把情绪气氛逐步推向高潮。如昭君出第一关时,用的是泗州戏传统板式“连板起”,音乐借鉴了昆曲的一些元素,旋律优美、节奏偏缓,反映了昭君将离故土依依惜别的忧伤之情。到第二关,用的是泗州戏“倒腔”“双起腔”“扬腔”。“双起腔”的特点是高起、高承,“扬腔”一唱三叹,峰回路转,反映出角色起伏跌宕的心理变化。在过第三关时,音乐中加入了传统戏曲锣鼓“长槌”“滚槌”的巧妙运用,音乐节奏得到加强,声声锣鼓扣人心弦,有效地烘托出气氛。在唱腔设计上采用了“射腔”“垛句子”“腋里藏花”等泗州戏传统唱腔,配合锣鼓紧打慢唱,突然甩起升高的尾音展示了泗州戏的“拉魂”魅力。
与其他剧种相比,泗州戏《昭君出塞》在动作设计上“文武并用”,采用了很多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如昭君下板腰、马童小翻前扑过人;昭君翻身接踏步、超低翻身接涮腰,马童垛子卧虎过人;昭君一排小蹦子接大蹦子再接卧鱼绞柱;展示了演员的形体功夫。马童的表演亦可圈可点,如马童虎跳前扑接按头前扑“下蛋”,多个技巧动作一气呵成,不仅显现了演员毯子功的扎实功力,也为全剧增添了观赏性。
泗州戏《昭君出塞》在角色处理上有独到之处。“文戏武演”是其特色之一。在京剧、昆曲中的昭君,行当归属青衣,显示唱功是其主要表演内容,对演员嗓音条件要求高,需行腔优美、声情并茂;舞台表演动作幅度小,端庄稳重。而泗州戏《昭君出塞》中的昭君,更多地融入了武旦的表演。塑造的昭君形象,哀而不伤,柔中有刚。如剧中的几次很出彩的亮相,都体现出“劲”“脆”的武旦特色;而京剧、昆曲中昭君的亮相动作都带有“绵”“柔”的特点。角色表演中含有刀马旦和花衫的一些元素,并且比较偏重花衫。饰演昭君的演员在“卧鱼”“翻身”“大蹦子”等大幅度的肢体动作,边舞边唱,体现了演员扎实的基本功和演唱技巧。由于表演文武兼备,使昭君的形象塑造较其他剧种有了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