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马》中的叙事艺术

2014-07-12 12:29陶梦真青岛大学文学院266600
大众文艺 2014年21期
关键词:老舍小说

陶梦真 (青岛大学文学院 266600)

一、叙述视角

关于视角问题,我认为是由角度问题——叙事者跟与故事的关系来决定的。具体地说,就是故事是由谁讲的,故事里发生的事是谁看到的,或者是谁想的。各种叙述视角有各自的利与弊,写作成功的关键在于选择一种与作文目的和艺术需要相符合的角度。

老舍自己在谈《二马》的创作时说道:“写这本东西的动机不是由于某人某事的值得一写,而是在比较中国人与英国人的不同处,所以一切人差不多都代表着些什么……因此《二马》采用的是零聚焦叙述,即全知视角,叙述者如同上帝,无所不知。老舍并不一味求新求异,而是踏实、质朴地按照自己写作的需要合理安排小说的叙述方式,提高小说的表现力。

二、语言与幽默

老舍曾在他的《什么是幽默》中提到“幽默的作家必是极会掌握语言文字的作家,他必须写得俏皮,泼辣,警辟。幽默的作家也必须有极强的观察力与想象力。”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幽默艺术

1.“笑里藏刀”

《二马》是一部在笑声中嘲弄伪善者面目、揭露生活中丑相的作品。文中的伊牧师是个英国人,貌似“真爱中国人”,实则妄图使“中国变成英国的属地”。作品嘲笑他“含着热泪告诉上帝”,让英国人快把中国人“管起来”。单是想象伊牧师假惺惺地落泪祈祷的样子,就让人又好气又好笑。作者在这里不仅嘲笑了伊牧师的痴心妄想,更加讽刺了他所象征的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的野心。

总体而言,老舍的幽默是“笑里藏刀”的,表面上引人发笑,实际上自有一番讽刺挖苦的深意。

2.“笑中含泪”

在《二马》中,老舍虽然无情地揭露和讽刺了本民族的劣根性,然而对二马还有李子荣、凯萨琳等相对弱势的群体也是给予了无限的同情的。比如圣诞节期间,马威和李子荣忙完了店里的事,小马主动提出要给李子荣买一件礼物,老李推辞不过,只得要一只手表···到了钟表铺门口,李子荣非要马威答应他不买贵的。这一段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两个人争辩时的激烈,说到底老李体谅马威不想让他多花钱,而马威为感念老李父子,想在圣诞节这天报答他的一份恩德。这样的一个小侧面,反映出像老李这样的英国留学生在失去国家财政支持的情况下,生存的艰难不易,就像他从来不去中国餐馆吃饭,不是吃不起一顿,而是“怕一吃开了头儿,就非常吃不可!”这是对底层知识分子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幽默中寄托着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同情之外深深的感动,让人在笑声中咀嚼到苦涩。

3.“笑艺生花”

老舍擅长以幽默手法表现人物的复杂性格。例如对老马形象的塑造:作者既嘲弄其只知做官的封建思想和不务实际的性格,“马先生唯一增光耀祖的事,就是作官”,到了伦敦之后也不忘“作高官,享厚禄”的梦想;又讽刺他“一向是由消极想到积极,而后由积极而中庸”,得出的结论就是“好歹活着”的;却又风趣地肯定他的身上一些正直、纯朴的品质,温都太太和她的女儿去消暑度假之后,他仔细地帮她们留心门窗和院子里的花草,再如圣诞节的时候给每个人用心地准备一份礼物。所以,老马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小老头。

(二)特殊语言现象

1.感叹号的运用

在《二马》中,感叹号的运用几乎涵盖了整部小说,甚至连马威的心理活动都充满了感叹的语气,“舍了命做代价!……多么润美!……或者外国妇女全不介意叫人莫手!”在短短的一段心理活动中竟运用了十四个感叹号。这一方面体现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比较激烈,另一方面受英语语言环境的影响,展示两种文化交融的产物。

2.白话试验

《二马》中有一段老马站在窗前所看到的景物描写。口语化的语言异常形象,虽然没有古典文言的雅致,却别有一番趣味。水珠在太阳光照下慢慢化成白气,雨水清洗过的树干像是刚洗过澡的象腿,让人心领神会,好像正到了温都太太家的窗前,看到了眼前的景致。

三、叙述手法

(一)叙述话语

当文本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之间不一致的时候,就出现了逆时序。老舍在《二马》中就使用了逆时序中的倒叙(flashback)手法,“把故事的尾巴摆在第一页,而后倒退着叙说”。逆时序的叙述由于违反了人们理解的事物发展顺序,因而容易产生吸引人注意力的效果。但是《二马》这部作品并非是追求悬念,“《二马》在一开首就把故事最后的一幕提出来,就是这‘求细’的证明:先有了结局,自然是对故事的全盘设计已有了个大概,不能再信口开河”。就此也可以了解,老舍的倒叙方式只是营造一种单独的艺术空间,然后对读者进行细细的讲述。

(二) 爱情暗线

《二马》中有一条很吸引人的线索,就是二马与温都母女的恋爱进展,之所以称之为暗线,是因为它实际上是为小说的主线服务。

老舍在谈到《二马》中的爱情时说道“最危险的地方是那些恋爱的穿插”,“在我的作品中差不多老是把恋爱作为副笔,而把另一些东西摆在正面”。老舍写作《二马》最重要的意图在于展现中英两个民族的不同之处,所以爱情描写也是为这一主题服务的。

四、结语

《二马》的故事背景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的英国,小说中的人物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殖民主义的影响,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老舍在《二马》中使用的生动、形象的白话叙述,读之让人捧腹,而他也凭借这种含蓄的幽默打动着无数读者,在这部长篇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分析《二马》的叙事艺术,包括小说的叙述视点、幽默和语言以及独特的叙述手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的主旨,也能更加深刻准确地体会老舍创作的艺术魅力,并以此为基础探索老舍更多的作品和影响他作品风格形成的多重因素。

[1]老舍.老舍作品经典.[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2

[2]老舍.我这一辈子·二马.[M].天津:天津出版公司,2009.

猜你喜欢
老舍小说
印象·老舍纪念馆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对话”小伙伴老舍
老舍的求婚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明代围棋与小说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
在济南,重寻老舍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