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德育之花绽放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2014-07-11 16:31高欣华
新课程·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适度性结合点针对性

高欣华

摘 要: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是整个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德育的根本任务。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各科教学中加强德育已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广泛关注。论述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好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高尚的品质。

关键词:德育;结合点;针对性;适度性;小学数学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教育。小学数学教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因素,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真正让德育之花绽放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

一、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时要找准最佳结合点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德育,不同于政治,小学思想品德,是与数学科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有机结合进行的。因此,教师要通过在数学中实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政治导向、情感陶冶、意志培养、道德规范。要特别注意历史的教训,防止出现穿靴戴帽的情况。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渗透德育,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我在教学过程中就特别注意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适当地、自然地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了知识,形成了能力,也受到了良好的德育。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找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与德育的有效结合点。这个结合点,一种是固定的,一种是可变动的。一般与数学知识(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或数学史料的结合点是固定结合点,它具有客观性,多表现为显性的,只要教学时组织好学生学习相关数学史料或参与数学知识的构建过程,即可达到渗透有关德育观点的目的;而与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结合点,则是可变的,表现为隐性。教学时要“化隐性为显性”。教师要遵循数学规律去揭示隐藏在教学内容之中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到感知,从而自然地受到唯物思想及辩证法的教育。在讲方法时可以用朴素的语言引导学生领会对立统一,以及矛盾转化并强调重要条件(转化),当然对小学生不能进行深入解释,这取决于教师占有具备思想性的教学教材的情况,以及是否善于选择教材中相应的知识点,这样体现了教学的时代气息,又进行了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思想教育。

二、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要注意针对性

要区分不同年级的学生不同的心理基础和心理特征及德育内容的理论性进行针对性教育,如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对低年级学生应重在提供生动的有思想意义的素材,偏重于事实的教育,意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唯物主义思想的原始胚胎。如,讲完小数乘法,可以结合思考题“激光测距”说明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如,教完比例尺后,可让学生用比例尺计算一下我国领土的面积大约是多少,使学生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的广阔。用百分数计算一下,我国土地占地球面积的百分比,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达到寓思想教育于数学知识的传授之中。

三、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还要掌握适度性

选择的结合点要突出,蕴含的思想教育要内容贴切,千万不要过多,分量要适当,多了就会本末倒置。最后在教学方法上要使科学性、文化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使学生乐于接受,才能做到寓德于教。

总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及高尚的道德,丰富的个性及健全而良好的品德品质的形成,决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教师的教化才能有很好的成效。

(作者单位 河南省永城市第一小学)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

猜你喜欢
适度性结合点针对性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黑龙江省史志系统抗“疫”风采(下)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三个“结合点”分析
寻找科学与新闻的“最佳结合点”
浅析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适度性指导
找好老促会工作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结合点
财政供养人员规模适度性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中国如何走出储备“水槽”:基于 ARIMA 模型的外汇储备适度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