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玲
摘 要: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实施生活化的幼儿教育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在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幼儿认知特点和兴趣特点的基础上提高生活化教育的策略实施程度,以更好地提升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生活化;教学策略
幼儿教育作为对幼儿进行有效教育的教育方式,是孩子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教育形式。幼儿教育必须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保育和教育的双重特点,将幼儿教育融入实际生活之中。幼儿园的幼儿教育在现今的幼教里已经十分普遍,可以说涉及幼儿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儿教育的普遍存在无疑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幼儿教育是幼儿园规范幼儿的相关行为的重要教育手段和方式,同时也是幼儿园培养儿童规则、制度观念的萌芽方式。与此同时,幼儿教育也存在方法较少,教学途径单一,教学内容千篇一律,重视共性,忽视个性等诸多问题。如何合理地利用幼儿教育,达到既能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又适合儿童个性发展的最终目的,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是幼儿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意义
幼儿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选择应当科学合理地考虑到幼儿自身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认识都应当具有趣味性和生活性,应当将幼儿教育融入幼儿的生活之中,并通过寓教于玩的教学形式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生活化的教育形式能够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生理特点、思维习惯,能够更好地被幼儿接受,通过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是幼儿在每天的生活中进行德育、美育、智育的全方位渗透,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智慧,有利于丰富幼儿的情感和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与发育。幼儿教育生活化是指从实际生活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实际生活化的场景引导幼儿接受教育,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通过在实际的场景模拟中的教育提高幼儿的教育效果。幼儿教育的生活化也是幼儿教育生活化的一个分支和衍生,是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营造生活化的教学场景,用贴近生活化的适合幼儿智力水平的教学内容引导幼儿学习的过程,同时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幼儿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1.创造生活化的幼儿教育环境
由于幼儿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幼儿教育中创造生活化的教育环境是幼儿教育的关键。幼儿教育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从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营造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在教学内容上用生活化的内容,使教学过程贴近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体验和理解能力,使幼儿的教学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和充满生活乐趣的过程中实现了幼儿的启蒙教育。通过生活化的教育过程,使幼儿在智力发育上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提高,能够给幼儿的英语教育起到启蒙的作用。因此,生活化的教育环境是实现幼儿教育生活化策略的重中之重,是引导幼儿通过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提高自身智力发育的重要方式。
2.幼儿教育生活化的方式应当贴近幼儿生活
幼儿眼中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化感知与成人不同,因此不应当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幼儿教育生活化,而应当用儿童的眼光和喜好去设计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例如,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教学形式之一,将故事教学融入游戏中,幼儿不仅能够在游戏中获得欢乐,也能够在故事中提高语言能力,可谓一举两得。通过游戏活动提升儿童语言教学效果,教师应当在游戏策划时注重游戏的角色性和趣味性,设计游戏时必须考虑到的兴趣所在,只有幼儿对游戏活动有足够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其次,在游戏活动中融入语言教学应当将游戏内容与幼儿的世界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进行《四个好朋友》的故事教学时,让幼儿分别扮演成小白兔、小公鸡、小黄狗、小花猫分别演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貌用语,如果扮演者回答不正确则游戏出局,余下的继续游戏。小朋友们在游戏中进行礼貌用语交流,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现实教育意义较强。通过游戏与故事的有机结合,不仅借鉴了游戏的趣味性,还通过故事对语言进行了锻炼,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语言交流、沟通能力。
3.拓展幼儿生活化的教育方式
在生活化的儿童教育实施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应当利用在幼儿园的时间实施生活化教育,还应当充分利用幼儿在生活中、家庭中遇到的一些生活细节来灌输生活化的教育。例如,幼儿在和家庭成员一起过春节时,往往沉浸在节日的喜悦和快乐之中,回到幼儿园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在家庭节日中的感受,向幼儿讲述节日的由来和节日的一些风俗习惯等,培养幼儿对节日的认知和对生活的认知,培养幼儿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进步的良好习惯。
总之,生活化的教育方式是幼儿园实施儿童教育的有效策略,但在实施过程中应当培养幼儿正确的意识和习惯的同时,不应当泯灭孩子的天性、阻碍孩子兴趣的发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罗晓翔.和谐、有效、互动:谈幼儿教育中生态课堂的创建[J].基础教育课程,2008(06).
(作者单位 平凉市第二幼儿园)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