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地域资源,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4-07-11 08:53王建军
新课程·中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水蜜桃爱家乡探究

王建军

摘 要:传统教育理念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海市新课程改革,在中小学推行研究(探究)型课程,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阐述了利用学校丰富的《桃文化》地域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主题式实践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策略。

关键词:地域资源;主题探究;提升能力

一、对小学探究型课程的认识

多年来,学校教育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学生的“双基”知识比较扎实,而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究其原因,课程教材的体系编排,形成了教师“以考试定教学,考什么教什么”的教学理念,造成了当前学生知识面狭窄,缺乏运用知识的能力。

上海市“二期课改”的启动,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中,小学阶段开设“探究型”课程,强化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

探究型课程进入课堂,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带来了变革。原来的课程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而探究型课程更加关注运用知识的能力,即要求学生能从自己学习、生活相关的环境中,去发现问题,自己去捕捉信息,收集材料,自己会处理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因此,对教师来说,应更多地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角度去设计教学,为学生创设发现问题的情景。

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看,由原来的以接受式学习为主,在教师的辅导下被动获取知识和信息,在反复训练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模式。逐步转变为通过“体验式”和“研究式”学习获取知识和信息,更多地从学生自己的兴趣出发,通过实践体验和感悟,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综合信息、探究知识的能力。

二、学校地域资源的优势分析

大团镇是上海有名的水蜜桃之乡。“大团半斤桃”以其果形

大、含糖高、水分多、颜色鲜艳而闻名。阳春三月踏青赏花,盛夏期间摘桃品桃,是都市人向往的桃花源。大团桃农历经长达二十多年的辛勤创业过程,逐渐使大团成为一个集赏花、品桃、农家旅游为一体的新农村休闲小镇,大团水蜜桃也逐渐成为大团的一张新名片。近年来,大团镇以桃为媒,挖掘和整理桃文化,展示桃文化的历史渊源,全方位展示桃文化的魅力。

我们向阳小学正处于桃源之地大团镇,学校师生就生活在“宅前屋后皆蜜露”的桃乡,他们的思维中潜移默化地带着“桃文化”的印记。学校开发的“我爱家乡水蜜桃”——主题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探究课程内容引入校园,走进课堂。其来自于地域性的巨大教育能量,与师生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是其他教育资源所不曾具有的。不仅有利于完善学校课程结构,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而且能促进课程与生活、课程与社会的联系。

学校根据地域资源开发的《桃文化》系列课程——《我爱家乡水蜜桃》主题探究活动课程,借助家乡特产——水蜜桃,这一丰富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从多角度了解家乡的“桃文化”之际,开展综合实践探究活动,能让学生很好地贴近生活,融入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爱桃、爱自然、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分析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学校开展主题式探究活动的策略

1.制订《我爱家乡水蜜桃》主题探究活动课程计划

《我爱家乡水蜜桃》主题探究课程是一门以“大团水蜜桃”相关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集探究、拓展课程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既是学校课程建设的一种模式,也是提升学校素质教育水平的一种手段,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主要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建议、课程评价及保障措施等五个方面制订《我爱家乡水蜜桃》主题探究活动的课程计划。实施对象主要是4~5年级学生。

(1)认知目标

①通过实践观察,使学生了解家乡水蜜桃生长、管理及相关的“桃文化”基本知识。

②通过实地参观,使学生了解家乡水蜜桃自然环境种植与大棚种植的区别,懂得科学种植的重要性。

③通过调查访问,使学生了解家乡水蜜桃对家乡经济发展、实现农民致富的意义。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②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示,培养创新意识。

③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与伙伴协作交流的乐趣。

②激发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成立学校课程研究小组

为提高《我爱家乡水蜜桃》主题探究课程的实施效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程研究小组。整合学校各部门师资力量,在实践中完善《我爱家乡水蜜桃》主题探究课校本课程,在实践中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

3.建立学生实践基地

《我爱家乡水蜜桃》主题探究活动课程的实施,是充分利用地域资源,为学生创造切实可行的学习环境去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家乡桃文化。大团地区的“桃文化”资源通过我们挖掘、梳理、加工就是很好的教育素材。现成的课程资源,能充分展示学校校本课程的地方性特色。学校开发一切可利用的“桃文化”资源,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和锻炼能力的机会。

因此,学校建立了三个“主题探究”活动的实践基地,分别是:国家级AAA旅游景区大团桃园、上海盛亮果蔬专业合作社、金大团思甜农庄。

大团桃园是上海市桃花节开幕式的主会场之一,是AAA级的旅游景区,约有400亩桃园,景区内有丰富的“桃文化”自然资源和正在开发的人文资源。一年一度的“上海桃花节”,每年要接待5万多名游客,成为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的新亮点。也是学生主题探究活动的很好的课程资源,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供及时、丰富的内容。endprint

上海盛亮果蔬专业合作社是一家受农业、科技部门委托,开展科技“大棚种植”桃树的专业合作社。2008年起,合作社负责人盛新华在半亩桃林里试验大棚种植水蜜桃,经过一年的试验获得了成功,大棚种植的桃子产量稳定、果型大、品质好,果农的经济收益显著提高。2011年,该项目被列为科技攻关项目,目前试验面积扩大为近20亩,全部采用钢管塑料标准大棚。

上海思甜专业合作社在300亩桃林里引种了清水白桃、浅间白桃、川中岛等优质水蜜桃新品种,通过科学种植方法延伸(提早和推迟)桃子的上市期,既丰富了上海水蜜桃市场的供应,也能缓解由于成熟期过于集中所造成的销售压力和价格下跌,有利于桃农增收。

学校聘请有桃树栽培经验的家长和专家,作为学校探究课程校外辅导员,使孩子们在“土专家”的引领下,走进桃园去观察、去体验、去实践,真正体验校外大课堂的魅力。

4.开展主题式探究活动

上海市二期课改《课程方案》指出:研究(探究)型课程,其目的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体验,它着眼于学生学会学习。它是在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在综合性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课程。

根据这一精神,学校确定了以主题探究项目为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调查、讨论和交流,自主地发现问题,从中学会自己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结论和知识。主要做法是:

(1)根据桃树一年四季的生长规律,制订探究活动的主题

如到了春天,正是桃花盛开、游客赏花的旅游季节,我们可以设计以下主题项目:今年水蜜桃的“开花期”特点。因为每年桃花开花的时间和花期长短是不同的,受当时气候、温度的影响,学生通过观察桃树“开花期”的特点,探究温度的变化,知道阳光、温度、水分对桃树生长、桃花花期的影响。我们还可以设计:大团水蜜桃“人工授粉”的秘密;水蜜桃梳果的原因;水蜜桃穿上“小衣服”的秘密等等。教师通过设计不同的主题项目,让学生自主地去观察、分析、探究。使学生在实践中懂得:在解决问题、开展主题探究过程中,必须要设计探究方案、提出研究方法,还有发扬团队合作精神,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2)根据大团“桃文化”旅游资源,制定探究活动主题

阳春三月桃花争艳,也是市民踏春、赏花旅游的好时节。大团桃园是每年上海市桃花节主办地之一,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精心设计多种旅游项目满足游客的需求。学校利用上海市桃花节主办地的资源,组织学生参与桃花节旅游项目的开发设计,先后多次举办了“我为旅游节献金点子”“今天我做小导游”等活动。学生从小游客的角度,设计的旅游项目和旅游线路图,得到主办单位的赞扬和采纳。七月中旬开始,水蜜桃“品桃节”会吸引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赏桃、品桃,学生会利用假期深入“品桃节”,了解每年游客数量、游客来源、游客需求,每年将水蜜桃的价格、品质、产量做记录比较,探究品质变化的原因、价格变化的规律等,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四、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研究策略

探究型课程的学习评价是学校探究课程实施的关键之一。它不仅要关注学生探究活动的结果,更要重视探究活动的过程。要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每一阶段,包括提出问题、制订计划、实施方法和过程、表达与交流等全过程进行评价,也要评价学生参与的态度、兴趣,探究活动中与同伴的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使评价真正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1.我们学校经过几年的探索,建立了以定性评价为主,构建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的学生主题探究活动情况三级评价体系

2.学校还精心设计了《桃娃手册》,记录学生探究活动的成长情况、展现自己的成果和收获、记录观察心得和探究活动体会

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参与活动能力的认识,提高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为促进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积极、快乐地成长,学校注重通过评比、激励、展示等手段提高学生参与主题项目实践的积极性。评价关注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和态度,关注其特长发展,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

3.以优化教学评价引导教师参与主题探究活动的研究

为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学校探究课程的研究,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活动。学校针对教师对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在学生实践探究过程中的指导情况,设计了向阳小学主题探究活动教师指导评价表,提高学生主题探究活动的质量。

4.以作品和成果展览方式评价学生的探究成果

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作品展览,展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收获。对学生在主题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进步及时加以表彰肯定,学校在校园网、墙报、红领巾广播中加以宣传。

五、实践探究活动初步收获

《我爱家乡水蜜桃》主题探究活动课程实施以来,学校师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得到了提升。学校《我爱家乡水蜜桃》主题探究活动的实践得到市和浦东新区专家和领导的肯定。

1.学校在课程建设和实施中彰显办学特色,促进内涵发展。学校被评为浦东第三批素质教育实验学校。

2.“以桃为媒,实践桃文化”荣获2011浦东新区暑期工作优秀项目奖并获取《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案例》优秀入围奖。

3.2011上海桃花节组委会举办“桃花自然家园”为主题青少年作文大赛,我校顾思怡同学获一等奖,段纤纤等四位同学获得入围奖。

4.《桃文化》校本课程与品德与社会课整合教学《家乡的土地家乡的人》课堂实录获得第四届全国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一等奖,浦东新区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一等奖。

5.《桃文化校本课程伴学生快乐成长》获浦东新区第七届教

育科研成果三等奖。

6.《家乡的桃花》探究课获得2013中国教育电视优秀课例一等奖。

7.《桃文化》校本课程学生实践活动方案获上海市“快乐活动”实施方案优秀入围奖。

显现学校当地《桃文化》资源特点的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社会、家长的关注。2012年8月14日的《文汇报》以“桃乡的孩子怎能不识桃”为主标题,“乡土教育课搭起学生与家乡的血脉联系”为副标题,介绍学校的课程建设和主题探究活动。2013年4月11日《文汇报》又以“桃园课堂激发学生探究热情”为题介绍了学校《桃文化》探究课程区级展示课情况。《东方城乡报》、浦东政府网站及浦东电台等媒体也多次报道了学校的课程建设和学生的实践探究活动。学校声誉不断提升,大大提高了学生和教师的自信,学校办学赢得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我们坚信,充分挖掘学校地域资源,通过课程建设和主题实践探究,可以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更好地完成学校的育人目标,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作者单位 上海市浦东新区向阳小学 )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蜜桃爱家乡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七彩夏令营“恋”上水蜜桃
我爱家乡秋色美
聪聪吃水蜜桃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我爱家乡
我爱家乡
芳香甜美的水蜜桃儿
水蜜桃价格下跌 后期恐难以走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