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玮等
摘要:以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亚硝化的细菌为研究对象,对亚硝化菌培养条件(培养温度、pH、碳源、氮源、刺激因子)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亚硝化细菌最佳培养温度为30 ℃,最佳培养基pH值为8.0,外加碳源Na2CO3最佳浓度为0.2%,NH4HCO3最佳浓度为0.2%,刺激因子LaCl3最佳浓度为0.004%。在此最佳培养条件下,亚硝化细菌生长及亚硝酸盐氮富集能力达到最高,为185.36 mg/L,脱氮率最高为92.52%;采用三角瓶半连续式培养的亚硝化细菌脱氮性能优于量筒培养的,而连续式培养较半连续式培养能更有利于亚硝化细菌菌群数量的增长和繁殖。
关键词:亚硝化细菌;培养条件;优化
中图分类号: X1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4-0314-03
收稿日期:2013-08-19
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BK2011201);徐州工程学院科技计划(编号:XKY2012216)。
作者简介:董玉玮(1980—),男,江苏徐州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环境微生物学研究。E-mail:dongyuwei66@163.com。
通信作者:张雁秋,教授。E-mail:yanqiuzhang66@163.com。亚硝化细菌在自然界分布十分普遍,土壤、淡水及海洋中都有亚硝化细菌的存在,能将氨氧化成亚硝酸,属于硝化细菌科两个生理亚群之一[1],在硝化作用第一步即由铵盐氧化为亚硝酸盐的过程中起作用,同时也是其第一个限速反应[2-3]。亚硝化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医药工业废水净化,城市污水处理,鱼类养殖,农作物土壤改良等方面[4-5]。亚硝化细菌的生长代谢过程极其缓慢,在适宜的条件下一般需要24 h才能完成1次分裂周期。在进行固体培养过程中甚至需数月才能长出菌落。亚硝化细菌是严格的专性化异养菌,以铵盐的氧化满足其能量的需要。在纯培养的情况下,培养基中若加入有机物质将会抑制亚硝化细菌的生长,但是自然环境中有机物质对亚硝化细菌的影响不如在纯培养中的大。亚硝化细菌对培养基组成、pH值和温度等的改变都敏感[6]。本试验研究碳源、氮源、温度、刺激因子、pH对亚硝化细菌生长及亚硝酸盐富集能力的影响,对亚硝化细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亚硝化细菌从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实验室活性污泥中富集分离获得,经鉴定为Nitrosomonas sp.[7],经不断选育后该菌种亚硝酸盐富集能力较强。
1.2方法
1.2.1培养基亚硝化细菌富集培养基[8]:0.4%(NH4)2SO4 、0.1% K2HPO4、0.05% MgSO4、0.2% NaCl、004% FeSO4,0.5% CaCO3 混匀溶解。调节pH值至8.0~8.2。亚硝化细菌液体培养基:亚硝化细菌富集培养基稀释5倍,即为亚硝化细菌液体培养基,其中NH+4-N浓度为 206 mg/L。
1.2.2亚硝化细菌培养条件优化
1.2.2.1温度选取一定量的长势较好的亚硝化细菌,加入500 mL亚硝化细菌液体培养基,于500 mL摇瓶中,调pH值为8,在15、25、30、35、40 ℃下,110 r/min摇床培养。
1.2.2.2Na2CO3浓度选取一定量的长势较好的亚硝化细菌,加入500 mL亚硝化细菌液体培养基,于500 mL摇瓶中,调pH值为8,分别加入0.1%、0.2%、0.4%,1%Na2CO3,110 r/min,最适温度下摇床培养。
1.2.2.3NH4HCO3浓度选取一定量的长势较好的亚硝化细菌,加入500 mL亚硝化细菌液体培养基,于500 mL摇瓶中,调pH值为8,分别加入0.02%、0.1%、0.2%、0.3% NH4HCO3,110 r/min,最适温度,最适Na2CO3浓度下摇床培养。
1.2.2.4刺激因子(氯化镧)浓度选取一定量的长势较好的亚硝化细菌,加入500 mL亚硝化细菌液体培养基,分别加入0.001%、0.002%、0.004%、0.008%、0.01%、0.02% LaCl3,110 r/min、最适温度、最适Na2CO3浓度、最适NH4HCO3浓度下摇床培养。
1.2.2.5pH值选取一定量的长势较好的亚硝化细菌,加入500 mL亚硝化细菌液体培养基,于500 mL摇瓶中,分别于pH 6、7、8、9、10条件下,110 r/min,最适温度,最适Na2CO3浓度,最适NH4HCO3浓度,最适LaCl3浓度下摇床培养。
1.2.3亚硝化细菌培养方式的改进
1.2.3.1亚硝化细菌的半连续式培养采用最佳培养基,接种亚硝化细菌300 mL菌液分别于1 L三角瓶和1 L量筒中,不断曝气。30 ℃恒温培养38~40 d,每7 d更换新的培养基,每2 d测定其亚硝酸态氮的含量。
1.2.3.2亚硝化细菌的连续式培养取300 mL亚硝化细菌菌体,接种于1 L三角瓶中,加满亚硝化细菌最佳培养基,30 ℃ 连续式培养,每2 d测定其亚硝酸态氮的含量。
1.2.4检测方法[9]亚硝态氮含量的测定采用α-萘胺分光光度法;铵态氮含量的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硝态氮含量的测定采用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
2结果与分析
2.1温度对亚硝化细菌培养的影响
分别于15、25、30、35、40 ℃下,120 r/min培养亚硝化细菌18 d。从图1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不同温度下亚硝态氮含量都是先增加后趋于平缓。温度过低时,亚硝化细菌的生长代谢缓慢,随着温度升高,亚硝化细菌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加快,促进了亚硝态氮的生成。当温度为30 ℃时,亚硝态氮浓度最高,为160.71 mg/L,即此时亚硝化细菌的脱氮能力最强,因此亚硝化细菌培养最佳温度为30 ℃,这与 Hyungseok 的研究结果[10]一致。endprint
2.2pH值对亚硝化细菌培养的影响
从图2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不同pH值下亚硝态氮含量都是先增加后趋于平缓。亚硝化细菌适宜在偏碱性条件下生长,pH偏低时,其活性受到影响,随着pH值的升高,亚硝化细菌变得活跃。当pH值为8.0时,亚硝态氮浓度最高,为172.16 mg/L,即此时亚硝化细菌的脱氮能力最强,因此亚硝化细菌培养最佳pH值为8.0,这与廖雪义[11]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2.3Na2CO3浓度对亚硝化细菌培养的影响
亚硝化细菌以无机碳源为唯一碳源,因此培养体系中无机碳源的含量会对亚硝化细菌的生长产生影响。自然界中无机碳主要以CO2、HCO-3、CO2-33种形式存在,不同形式的无机碳源对亚硝化细菌的生长影响有一定影响,原来液体培养基以CaCO3为唯一碳源,由于CaCO3较难溶解,碳源释放不足,因此补加易溶解的Na2CO3以提供更多的碳源供亚硝化细菌生长所需。
从图3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不同浓度Na2CO3下亚硝酸盐氮含量都是先增加后趋于平缓。当Na2CO3浓度为0.2%时,亚硝态氮浓度最高,为171.44 mg/L,即此时亚硝化细菌的脱氮能力最强,因此亚硝化细菌液体培养基中最佳Na2CO3浓度为0.2%。
2.4NH4HCO3浓度对亚硝化细菌培养的影响
以NH+4为氮源最适合亚硝化细菌的生长,即硝化作用效率最高。NH4HCO3不但能提供NH+4形式氮源,且能提供HCO-3形式碳源,有利于亚硝化细菌获得更多形式的碳源。
从图4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不同浓度的NH4HCO3下亚硝酸盐氮含量都是先增加后趋于平缓。当氮源较少时,无法满足亚硝化细菌的生长需要,过多则会对亚硝化细菌有一定的刺激,硝化作用反而受到抑制。当NH4HCO3浓度为0.2%时,亚硝态氮浓度最高,为179.16 mg/L,即此时亚硝化细菌的脱氮能力最强,因此亚硝化细菌最佳NH4HCO3浓度为0.2%,这与杨代金等[12]的研究结果相近。
2.5刺激因子LaCl3对亚硝化细菌培养的影响
LaCl3对亚硝化细菌酶的作用与其浓度有关,当浓度较低时对酶具有变构激活作用,而浓度高时对酶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的LaCl3含量范围内,亚硝化速率随LaCl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LaCl3浓度为0.004%时,亚硝态氮浓度最高,为183.12 mg/L,当LaCl3浓度超过0.004%时,反而对亚硝态氮的积累有抑制作用(图5)。
在加入0.2%Na2CO3、0.2% NH4HCO3、0.004% LaCl3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亚硝化细菌,pH值8.0,30 ℃,110 r/min培养10 d,每1 d测定亚硝态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结果见图6。
从图6可以看出,在最佳培养条件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亚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最高达185.36 mg/L,铵态氮去除率达到92.52%,硝态氮含量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说明经过优化培养后,该亚硝化细菌的脱氮性能较好。
2.6培养方式对亚硝化细菌生长的影响
从图7可以看出,在半连续培养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在三角瓶和量筒中进行半连续培养的亚硝化细菌,其脱氮性能总体呈增加趋势。在每次更换培养基之前,亚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第一次更换培养基前的亚硝态氮最高含量分别为86.04 mg/L和80.11 mg/L,最后一次更换培养基后,亚硝态氮的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74.17 mg/L和156.33 mg/L,分别增加了50.60%和48.75%。同时采用三角瓶培养的亚硝化细菌脱氮性能优于量筒培养的。原因可能是:(1)三角瓶底部空间较大,有利于亚硝化细菌生长和营养物质的传递,量筒底部狭小,不利于亚硝化细菌大量繁殖,也不利于营养物质顺利输送;(2)由于亚硝化细菌对氧气需求较低,三角瓶自下而上空间逐渐缩小,阻碍了过多的氧气进入,从而更有利于亚硝化细菌生长。
从图8可知,经过连续式培养,亚硝化细菌的亚硝态氮含量总体呈增加的趋势,最大值达到202.56 mg/L,40 d时亚硝态氮含量为178.08 mg/L,略高于半连续培养的亚硝态氮含量(174.17 mg/L),但连续式培养较半连续式培养操作更方便,同时能够较好地有利于亚硝化细菌菌群数量的增长和繁殖,可为今后亚硝化细菌实验室的扩大化培养提供参考。
3结论
本试验优化后的亚硝化细菌液体培养条件为0.2%NH4HCO3,0.2%Na2CO3,pH值8.0,温度30 ℃,刺激因子LaCl3最佳浓度为0.004%。在最佳培养条件下,亚硝化细菌富集亚硝态氮能力最高,可达185.36 mg/L,脱氮率最高为92.52%。连续式培养较半连续式培养能更有利于亚硝化细菌菌群数量的增长和繁殖,且更方便。
参考文献:
[1]Woses C R,Weisburg W G,Paster B J. The phylogeny of purple baeteria:the alpha subdivision[J]. 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1984,5(3):327-336.
[2]De Boer W,Gunnewiek P J,Veenhuis M,et al. Nitrification at low pH by aggregated chemolithotrophic bacteria[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1991,57(12):3600-3604.
[3]Liu Z P,Liu S J. Advances in 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nitrifying microorganisms[J]. Chin J Appl Environ Biol,2004,10(4):521-525.
[4]Hu J L,Lin X G,Chu H Y. Isolation of soil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J]. Soils,2005,37(5):569-571.
[5]Yu J,Yang M,Qi R,et al. Community structures of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in different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09,29(3):521-526.
[6]Werner D,Newton W E. Nitrogen fixation in agriculture forestry[M]. Netherlands:Springer,2005:255-276.
[8]陈绍铭,郑福寿. 水生生物学实验法[M]. 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80-85.
[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58-280.
[10]Hyungseok Y. Nitrogen remove from synthetic wastewater bysimullane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via nitrite in anintermittently aerated teactor[J]. Wat Res,1999,33(1):146.
[11]廖雪义,马光庭,蓝荣,等. 亚硝化作用菌种的分离筛选及条件选择[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259-1261.
[12]杨代金,张穗,王玉军,等. 一株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9,3(3):87-90.endprint
2.2pH值对亚硝化细菌培养的影响
从图2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不同pH值下亚硝态氮含量都是先增加后趋于平缓。亚硝化细菌适宜在偏碱性条件下生长,pH偏低时,其活性受到影响,随着pH值的升高,亚硝化细菌变得活跃。当pH值为8.0时,亚硝态氮浓度最高,为172.16 mg/L,即此时亚硝化细菌的脱氮能力最强,因此亚硝化细菌培养最佳pH值为8.0,这与廖雪义[11]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2.3Na2CO3浓度对亚硝化细菌培养的影响
亚硝化细菌以无机碳源为唯一碳源,因此培养体系中无机碳源的含量会对亚硝化细菌的生长产生影响。自然界中无机碳主要以CO2、HCO-3、CO2-33种形式存在,不同形式的无机碳源对亚硝化细菌的生长影响有一定影响,原来液体培养基以CaCO3为唯一碳源,由于CaCO3较难溶解,碳源释放不足,因此补加易溶解的Na2CO3以提供更多的碳源供亚硝化细菌生长所需。
从图3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不同浓度Na2CO3下亚硝酸盐氮含量都是先增加后趋于平缓。当Na2CO3浓度为0.2%时,亚硝态氮浓度最高,为171.44 mg/L,即此时亚硝化细菌的脱氮能力最强,因此亚硝化细菌液体培养基中最佳Na2CO3浓度为0.2%。
2.4NH4HCO3浓度对亚硝化细菌培养的影响
以NH+4为氮源最适合亚硝化细菌的生长,即硝化作用效率最高。NH4HCO3不但能提供NH+4形式氮源,且能提供HCO-3形式碳源,有利于亚硝化细菌获得更多形式的碳源。
从图4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不同浓度的NH4HCO3下亚硝酸盐氮含量都是先增加后趋于平缓。当氮源较少时,无法满足亚硝化细菌的生长需要,过多则会对亚硝化细菌有一定的刺激,硝化作用反而受到抑制。当NH4HCO3浓度为0.2%时,亚硝态氮浓度最高,为179.16 mg/L,即此时亚硝化细菌的脱氮能力最强,因此亚硝化细菌最佳NH4HCO3浓度为0.2%,这与杨代金等[12]的研究结果相近。
2.5刺激因子LaCl3对亚硝化细菌培养的影响
LaCl3对亚硝化细菌酶的作用与其浓度有关,当浓度较低时对酶具有变构激活作用,而浓度高时对酶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的LaCl3含量范围内,亚硝化速率随LaCl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LaCl3浓度为0.004%时,亚硝态氮浓度最高,为183.12 mg/L,当LaCl3浓度超过0.004%时,反而对亚硝态氮的积累有抑制作用(图5)。
在加入0.2%Na2CO3、0.2% NH4HCO3、0.004% LaCl3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亚硝化细菌,pH值8.0,30 ℃,110 r/min培养10 d,每1 d测定亚硝态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结果见图6。
从图6可以看出,在最佳培养条件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亚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最高达185.36 mg/L,铵态氮去除率达到92.52%,硝态氮含量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说明经过优化培养后,该亚硝化细菌的脱氮性能较好。
2.6培养方式对亚硝化细菌生长的影响
从图7可以看出,在半连续培养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在三角瓶和量筒中进行半连续培养的亚硝化细菌,其脱氮性能总体呈增加趋势。在每次更换培养基之前,亚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第一次更换培养基前的亚硝态氮最高含量分别为86.04 mg/L和80.11 mg/L,最后一次更换培养基后,亚硝态氮的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74.17 mg/L和156.33 mg/L,分别增加了50.60%和48.75%。同时采用三角瓶培养的亚硝化细菌脱氮性能优于量筒培养的。原因可能是:(1)三角瓶底部空间较大,有利于亚硝化细菌生长和营养物质的传递,量筒底部狭小,不利于亚硝化细菌大量繁殖,也不利于营养物质顺利输送;(2)由于亚硝化细菌对氧气需求较低,三角瓶自下而上空间逐渐缩小,阻碍了过多的氧气进入,从而更有利于亚硝化细菌生长。
从图8可知,经过连续式培养,亚硝化细菌的亚硝态氮含量总体呈增加的趋势,最大值达到202.56 mg/L,40 d时亚硝态氮含量为178.08 mg/L,略高于半连续培养的亚硝态氮含量(174.17 mg/L),但连续式培养较半连续式培养操作更方便,同时能够较好地有利于亚硝化细菌菌群数量的增长和繁殖,可为今后亚硝化细菌实验室的扩大化培养提供参考。
3结论
本试验优化后的亚硝化细菌液体培养条件为0.2%NH4HCO3,0.2%Na2CO3,pH值8.0,温度30 ℃,刺激因子LaCl3最佳浓度为0.004%。在最佳培养条件下,亚硝化细菌富集亚硝态氮能力最高,可达185.36 mg/L,脱氮率最高为92.52%。连续式培养较半连续式培养能更有利于亚硝化细菌菌群数量的增长和繁殖,且更方便。
参考文献:
[1]Woses C R,Weisburg W G,Paster B J. The phylogeny of purple baeteria:the alpha subdivision[J]. 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1984,5(3):327-336.
[2]De Boer W,Gunnewiek P J,Veenhuis M,et al. Nitrification at low pH by aggregated chemolithotrophic bacteria[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1991,57(12):3600-3604.
[3]Liu Z P,Liu S J. Advances in 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nitrifying microorganisms[J]. Chin J Appl Environ Biol,2004,10(4):521-525.
[4]Hu J L,Lin X G,Chu H Y. Isolation of soil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J]. Soils,2005,37(5):569-571.
[5]Yu J,Yang M,Qi R,et al. Community structures of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in different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09,29(3):521-526.
[6]Werner D,Newton W E. Nitrogen fixation in agriculture forestry[M]. Netherlands:Springer,2005:255-276.
[8]陈绍铭,郑福寿. 水生生物学实验法[M]. 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80-85.
[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58-280.
[10]Hyungseok Y. Nitrogen remove from synthetic wastewater bysimullane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via nitrite in anintermittently aerated teactor[J]. Wat Res,1999,33(1):146.
[11]廖雪义,马光庭,蓝荣,等. 亚硝化作用菌种的分离筛选及条件选择[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259-1261.
[12]杨代金,张穗,王玉军,等. 一株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9,3(3):87-90.endprint
2.2pH值对亚硝化细菌培养的影响
从图2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不同pH值下亚硝态氮含量都是先增加后趋于平缓。亚硝化细菌适宜在偏碱性条件下生长,pH偏低时,其活性受到影响,随着pH值的升高,亚硝化细菌变得活跃。当pH值为8.0时,亚硝态氮浓度最高,为172.16 mg/L,即此时亚硝化细菌的脱氮能力最强,因此亚硝化细菌培养最佳pH值为8.0,这与廖雪义[11]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2.3Na2CO3浓度对亚硝化细菌培养的影响
亚硝化细菌以无机碳源为唯一碳源,因此培养体系中无机碳源的含量会对亚硝化细菌的生长产生影响。自然界中无机碳主要以CO2、HCO-3、CO2-33种形式存在,不同形式的无机碳源对亚硝化细菌的生长影响有一定影响,原来液体培养基以CaCO3为唯一碳源,由于CaCO3较难溶解,碳源释放不足,因此补加易溶解的Na2CO3以提供更多的碳源供亚硝化细菌生长所需。
从图3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不同浓度Na2CO3下亚硝酸盐氮含量都是先增加后趋于平缓。当Na2CO3浓度为0.2%时,亚硝态氮浓度最高,为171.44 mg/L,即此时亚硝化细菌的脱氮能力最强,因此亚硝化细菌液体培养基中最佳Na2CO3浓度为0.2%。
2.4NH4HCO3浓度对亚硝化细菌培养的影响
以NH+4为氮源最适合亚硝化细菌的生长,即硝化作用效率最高。NH4HCO3不但能提供NH+4形式氮源,且能提供HCO-3形式碳源,有利于亚硝化细菌获得更多形式的碳源。
从图4可知,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不同浓度的NH4HCO3下亚硝酸盐氮含量都是先增加后趋于平缓。当氮源较少时,无法满足亚硝化细菌的生长需要,过多则会对亚硝化细菌有一定的刺激,硝化作用反而受到抑制。当NH4HCO3浓度为0.2%时,亚硝态氮浓度最高,为179.16 mg/L,即此时亚硝化细菌的脱氮能力最强,因此亚硝化细菌最佳NH4HCO3浓度为0.2%,这与杨代金等[12]的研究结果相近。
2.5刺激因子LaCl3对亚硝化细菌培养的影响
LaCl3对亚硝化细菌酶的作用与其浓度有关,当浓度较低时对酶具有变构激活作用,而浓度高时对酶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的LaCl3含量范围内,亚硝化速率随LaCl3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LaCl3浓度为0.004%时,亚硝态氮浓度最高,为183.12 mg/L,当LaCl3浓度超过0.004%时,反而对亚硝态氮的积累有抑制作用(图5)。
在加入0.2%Na2CO3、0.2% NH4HCO3、0.004% LaCl3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亚硝化细菌,pH值8.0,30 ℃,110 r/min培养10 d,每1 d测定亚硝态氮、铵态氮、硝态氮的含量,结果见图6。
从图6可以看出,在最佳培养条件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亚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最高达185.36 mg/L,铵态氮去除率达到92.52%,硝态氮含量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说明经过优化培养后,该亚硝化细菌的脱氮性能较好。
2.6培养方式对亚硝化细菌生长的影响
从图7可以看出,在半连续培养中,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在三角瓶和量筒中进行半连续培养的亚硝化细菌,其脱氮性能总体呈增加趋势。在每次更换培养基之前,亚硝态氮含量逐渐增加。第一次更换培养基前的亚硝态氮最高含量分别为86.04 mg/L和80.11 mg/L,最后一次更换培养基后,亚硝态氮的含量最高,分别达到174.17 mg/L和156.33 mg/L,分别增加了50.60%和48.75%。同时采用三角瓶培养的亚硝化细菌脱氮性能优于量筒培养的。原因可能是:(1)三角瓶底部空间较大,有利于亚硝化细菌生长和营养物质的传递,量筒底部狭小,不利于亚硝化细菌大量繁殖,也不利于营养物质顺利输送;(2)由于亚硝化细菌对氧气需求较低,三角瓶自下而上空间逐渐缩小,阻碍了过多的氧气进入,从而更有利于亚硝化细菌生长。
从图8可知,经过连续式培养,亚硝化细菌的亚硝态氮含量总体呈增加的趋势,最大值达到202.56 mg/L,40 d时亚硝态氮含量为178.08 mg/L,略高于半连续培养的亚硝态氮含量(174.17 mg/L),但连续式培养较半连续式培养操作更方便,同时能够较好地有利于亚硝化细菌菌群数量的增长和繁殖,可为今后亚硝化细菌实验室的扩大化培养提供参考。
3结论
本试验优化后的亚硝化细菌液体培养条件为0.2%NH4HCO3,0.2%Na2CO3,pH值8.0,温度30 ℃,刺激因子LaCl3最佳浓度为0.004%。在最佳培养条件下,亚硝化细菌富集亚硝态氮能力最高,可达185.36 mg/L,脱氮率最高为92.52%。连续式培养较半连续式培养能更有利于亚硝化细菌菌群数量的增长和繁殖,且更方便。
参考文献:
[1]Woses C R,Weisburg W G,Paster B J. The phylogeny of purple baeteria:the alpha subdivision[J]. Systematic and Applied Microbiology,1984,5(3):327-336.
[2]De Boer W,Gunnewiek P J,Veenhuis M,et al. Nitrification at low pH by aggregated chemolithotrophic bacteria[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1991,57(12):3600-3604.
[3]Liu Z P,Liu S J. Advances in the molecular biology of nitrifying microorganisms[J]. Chin J Appl Environ Biol,2004,10(4):521-525.
[4]Hu J L,Lin X G,Chu H Y. Isolation of soil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J]. Soils,2005,37(5):569-571.
[5]Yu J,Yang M,Qi R,et al. Community structures of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 in different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systems[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2009,29(3):521-526.
[6]Werner D,Newton W E. Nitrogen fixation in agriculture forestry[M]. Netherlands:Springer,2005:255-276.
[8]陈绍铭,郑福寿. 水生生物学实验法[M]. 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80-85.
[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258-280.
[10]Hyungseok Y. Nitrogen remove from synthetic wastewater bysimullane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via nitrite in anintermittently aerated teactor[J]. Wat Res,1999,33(1):146.
[11]廖雪义,马光庭,蓝荣,等. 亚硝化作用菌种的分离筛选及条件选择[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259-1261.
[12]杨代金,张穗,王玉军,等. 一株氨氮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初步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9,3(3):87-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