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璠 赵凯
摘要: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了不同连作障碍防控技术措施对太子参主要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太子参的产量鲜质量分别与叶长、叶宽、出苗率、地上部鲜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株高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栽植深度为11 cm,土壤消毒液为代森铵,基肥施用量为草木灰1 500 kg/hm2、磷肥450 kg/hm2、复合肥22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病害药物防治措施为发病严重时,喷50%多菌灵1 000倍液,7~10 d喷1次,连喷 2~3次(即处理A3B3C2D3)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最好。
关键词:连作障碍;防控技术;太子参;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67.5+3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4-0183-03
收稿日期:2013-07-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260305)。
作者简介:曹国璠(1965—),男,甘肃定西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cgf8933@126.com。近几年,人们发现太子参栽培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连作障碍现象,如病虫害加重、产量严重降低等,给当地药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太子参产业化的发展。了解连作对太子参的影响,找到主要防控技术,提高太子参的产量和质量势在必行[1-2]。太子参连作障碍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要明确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还需作进一步研究。目前国内外虽然对连作障碍的研究较多,提出了如轮作、土壤消毒、合理施肥等防治措施,但是有关中药材连作障碍的防控技术研究鲜见报道,针对太子参连作障碍的研究更少,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大的效益,开展太子参连作障碍防控技术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7]。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试验用的太子参品种为拓参一号,由福建拓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
1.2试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防控技术组合对太子参叶长的影响
通过对太子参叶长和产量鲜质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得知,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达到极显著水平,r=0756**(图1)。
通过极差分析可知(表2),KA1>KA3>KA2,由于试验指标为太子参叶长,所以可以判断A1为最优水平,同理可以判断B3、C2、D3也为最优水平。4个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A1B3C2D3为本试验的最优水平组合,即栽植深度为5 cm,土壤消毒液为代森铵,基肥施用量为草木灰1 500 kg/hm2、磷肥450 kg/hm2、复合肥22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病害药物防治措施为发病严重时,喷50%多菌灵1 000倍液,7~10 d 喷1次,连喷2~3次。由于R4>R1>R3>R2,所以各因素对太子参叶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病害药物防治措施>栽植深度>基肥施用量>土壤消毒方法。
通过方差分析可知(表3),B(土壤消毒方法)和C(基肥施用量)2个因素对太子参叶长的影响不显著,而 A(栽植深度)和D(病害药物防治措施)2个因素对太子参叶长均有极显著的影响。
2.2不同防控技术组合对太子参叶宽的影响
通过方差分析(表3)可知,A(栽植深度)、B(土壤消毒方法)、C(基肥施用量)、D(病害药物防治措施)4个因素对太子参株高的影响均不显著。
2.4不同防控技术组合对太子参出苗率的影响
通过对太子参出苗率和产量鲜质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图4)得知,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r=0.805**。
通过极差分析可知(表2),KA3>KA1>KA2,由于试验指标为太子参出苗率,所以可以判断A3为最优水平,同理可以判断B3、C2、D3也为最优水平。4个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A3B3C2D3为本试验的最优水平组合,即栽植深度为11 cm,土壤消毒液为代森铵,基肥施用量为草木灰1 500 kg/hm2、磷肥450 kg/hm2、复合肥22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 病害药物防治措施为发病严重时,喷50%多菌灵1 000倍液,7~10 d 喷1次,连喷2~3次。由于R4>R1>R2>R3,所以各因素对太子参出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病害药物防治措施>栽植深度>土壤消毒方法>基肥施用量。
2.5不同防控技术组合对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的影响
通过极差分析(表2)可知,KA3>KA1>KA2,由于试验指标为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所以可以判断A3为最优水平,同理,可以判断B3、C2、D3也为最优水平。4个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A3B3C2D3为本试验的最优水平组合,即栽植深度为11 cm,土壤消毒液为代森铵,基肥施用量为草木灰 1 800 kg/hm2、磷肥600 kg/hm2、复合肥3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病害药物防治措施为发病严重时,喷50%多菌灵1 000倍液,7~10 d喷1次,连喷2~3次。由于R4>R1>R2>R3,所以各因素对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病害药物防治措施>栽植深度>土壤消毒方法>基肥施用量。
通过方差分析(表3)可知,A(栽植深度)和D(病害药物防治措施)2个因素对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的影响均极显著;B(土壤消毒方法)因素对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的影响显著,而C(基肥施用量)因素对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3小结
太子参的产量、鲜质量分别与太子参叶长、出苗率、地上部鲜质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太子参叶宽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地下茎节数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对太子参叶长和叶宽而言,最优技术组合均为A1B3C2D3;对太子参株高而言,最优技术组合为 A2B3C2D1;对太子参出苗率和地上部鲜质量而言,最优技术组合均为A3B3C2D3。综合考虑各主要农艺性状与太子参产量鲜质量的关系,有利于太子参农艺性状的最优技术组合应该为A3B3C2D3。
参考文献:
[1]郑良永,胡剑非,林昌华,等. 作物连作障碍的产生及防治[J]. 热带农业科学,2005,25(2):58-62.
[2]梁银丽,陈志杰,徐福利,等. 黄土高原设施农业中的土壤连作障碍[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4):134-136.
[3]毛亦卉,谭亮萍. 蔬菜连作障碍及其防控措施[J]. 湖南农业科学,2011(16):26-27.
[4]郑军辉,叶素芬,喻景权. 蔬菜作物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及生物防治[J]. 中国蔬菜,2004(3):56-58.
[5]王宗玮,张鑫生,闫飞. 大豆连作障碍机理的研究简述[J]. 吉林农业科学,2009,34(3):12-13,27.
[6]喻景权,杜尧舜. 蔬菜设施栽培可持续发展中的连作障碍问题[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1):124-126.
[7]杨广君,赵尊练,巩振辉,等. 线辣椒根系分泌物对辣椒等受体作物的化感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0):146-152.endprint
摘要: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了不同连作障碍防控技术措施对太子参主要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太子参的产量鲜质量分别与叶长、叶宽、出苗率、地上部鲜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株高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栽植深度为11 cm,土壤消毒液为代森铵,基肥施用量为草木灰1 500 kg/hm2、磷肥450 kg/hm2、复合肥22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病害药物防治措施为发病严重时,喷50%多菌灵1 000倍液,7~10 d喷1次,连喷 2~3次(即处理A3B3C2D3)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最好。
关键词:连作障碍;防控技术;太子参;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67.5+3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4-0183-03
收稿日期:2013-07-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260305)。
作者简介:曹国璠(1965—),男,甘肃定西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cgf8933@126.com。近几年,人们发现太子参栽培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连作障碍现象,如病虫害加重、产量严重降低等,给当地药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太子参产业化的发展。了解连作对太子参的影响,找到主要防控技术,提高太子参的产量和质量势在必行[1-2]。太子参连作障碍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要明确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还需作进一步研究。目前国内外虽然对连作障碍的研究较多,提出了如轮作、土壤消毒、合理施肥等防治措施,但是有关中药材连作障碍的防控技术研究鲜见报道,针对太子参连作障碍的研究更少,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大的效益,开展太子参连作障碍防控技术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7]。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试验用的太子参品种为拓参一号,由福建拓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
1.2试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防控技术组合对太子参叶长的影响
通过对太子参叶长和产量鲜质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得知,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达到极显著水平,r=0756**(图1)。
通过极差分析可知(表2),KA1>KA3>KA2,由于试验指标为太子参叶长,所以可以判断A1为最优水平,同理可以判断B3、C2、D3也为最优水平。4个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A1B3C2D3为本试验的最优水平组合,即栽植深度为5 cm,土壤消毒液为代森铵,基肥施用量为草木灰1 500 kg/hm2、磷肥450 kg/hm2、复合肥22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病害药物防治措施为发病严重时,喷50%多菌灵1 000倍液,7~10 d 喷1次,连喷2~3次。由于R4>R1>R3>R2,所以各因素对太子参叶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病害药物防治措施>栽植深度>基肥施用量>土壤消毒方法。
通过方差分析可知(表3),B(土壤消毒方法)和C(基肥施用量)2个因素对太子参叶长的影响不显著,而 A(栽植深度)和D(病害药物防治措施)2个因素对太子参叶长均有极显著的影响。
2.2不同防控技术组合对太子参叶宽的影响
通过方差分析(表3)可知,A(栽植深度)、B(土壤消毒方法)、C(基肥施用量)、D(病害药物防治措施)4个因素对太子参株高的影响均不显著。
2.4不同防控技术组合对太子参出苗率的影响
通过对太子参出苗率和产量鲜质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图4)得知,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r=0.805**。
通过极差分析可知(表2),KA3>KA1>KA2,由于试验指标为太子参出苗率,所以可以判断A3为最优水平,同理可以判断B3、C2、D3也为最优水平。4个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A3B3C2D3为本试验的最优水平组合,即栽植深度为11 cm,土壤消毒液为代森铵,基肥施用量为草木灰1 500 kg/hm2、磷肥450 kg/hm2、复合肥22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 病害药物防治措施为发病严重时,喷50%多菌灵1 000倍液,7~10 d 喷1次,连喷2~3次。由于R4>R1>R2>R3,所以各因素对太子参出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病害药物防治措施>栽植深度>土壤消毒方法>基肥施用量。
2.5不同防控技术组合对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的影响
通过极差分析(表2)可知,KA3>KA1>KA2,由于试验指标为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所以可以判断A3为最优水平,同理,可以判断B3、C2、D3也为最优水平。4个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A3B3C2D3为本试验的最优水平组合,即栽植深度为11 cm,土壤消毒液为代森铵,基肥施用量为草木灰 1 800 kg/hm2、磷肥600 kg/hm2、复合肥3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病害药物防治措施为发病严重时,喷50%多菌灵1 000倍液,7~10 d喷1次,连喷2~3次。由于R4>R1>R2>R3,所以各因素对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病害药物防治措施>栽植深度>土壤消毒方法>基肥施用量。
通过方差分析(表3)可知,A(栽植深度)和D(病害药物防治措施)2个因素对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的影响均极显著;B(土壤消毒方法)因素对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的影响显著,而C(基肥施用量)因素对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3小结
太子参的产量、鲜质量分别与太子参叶长、出苗率、地上部鲜质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太子参叶宽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地下茎节数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对太子参叶长和叶宽而言,最优技术组合均为A1B3C2D3;对太子参株高而言,最优技术组合为 A2B3C2D1;对太子参出苗率和地上部鲜质量而言,最优技术组合均为A3B3C2D3。综合考虑各主要农艺性状与太子参产量鲜质量的关系,有利于太子参农艺性状的最优技术组合应该为A3B3C2D3。
参考文献:
[1]郑良永,胡剑非,林昌华,等. 作物连作障碍的产生及防治[J]. 热带农业科学,2005,25(2):58-62.
[2]梁银丽,陈志杰,徐福利,等. 黄土高原设施农业中的土壤连作障碍[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4):134-136.
[3]毛亦卉,谭亮萍. 蔬菜连作障碍及其防控措施[J]. 湖南农业科学,2011(16):26-27.
[4]郑军辉,叶素芬,喻景权. 蔬菜作物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及生物防治[J]. 中国蔬菜,2004(3):56-58.
[5]王宗玮,张鑫生,闫飞. 大豆连作障碍机理的研究简述[J]. 吉林农业科学,2009,34(3):12-13,27.
[6]喻景权,杜尧舜. 蔬菜设施栽培可持续发展中的连作障碍问题[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1):124-126.
[7]杨广君,赵尊练,巩振辉,等. 线辣椒根系分泌物对辣椒等受体作物的化感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0):146-152.endprint
摘要: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开展了不同连作障碍防控技术措施对太子参主要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太子参的产量鲜质量分别与叶长、叶宽、出苗率、地上部鲜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株高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栽植深度为11 cm,土壤消毒液为代森铵,基肥施用量为草木灰1 500 kg/hm2、磷肥450 kg/hm2、复合肥22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病害药物防治措施为发病严重时,喷50%多菌灵1 000倍液,7~10 d喷1次,连喷 2~3次(即处理A3B3C2D3)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最好。
关键词:连作障碍;防控技术;太子参;农艺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67.5+3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4-0183-03
收稿日期:2013-07-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260305)。
作者简介:曹国璠(1965—),男,甘肃定西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E-mail:cgf8933@126.com。近几年,人们发现太子参栽培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连作障碍现象,如病虫害加重、产量严重降低等,给当地药农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太子参产业化的发展。了解连作对太子参的影响,找到主要防控技术,提高太子参的产量和质量势在必行[1-2]。太子参连作障碍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要明确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还需作进一步研究。目前国内外虽然对连作障碍的研究较多,提出了如轮作、土壤消毒、合理施肥等防治措施,但是有关中药材连作障碍的防控技术研究鲜见报道,针对太子参连作障碍的研究更少,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大的效益,开展太子参连作障碍防控技术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3-7]。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试验用的太子参品种为拓参一号,由福建拓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
1.2试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防控技术组合对太子参叶长的影响
通过对太子参叶长和产量鲜质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得知,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达到极显著水平,r=0756**(图1)。
通过极差分析可知(表2),KA1>KA3>KA2,由于试验指标为太子参叶长,所以可以判断A1为最优水平,同理可以判断B3、C2、D3也为最优水平。4个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A1B3C2D3为本试验的最优水平组合,即栽植深度为5 cm,土壤消毒液为代森铵,基肥施用量为草木灰1 500 kg/hm2、磷肥450 kg/hm2、复合肥22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病害药物防治措施为发病严重时,喷50%多菌灵1 000倍液,7~10 d 喷1次,连喷2~3次。由于R4>R1>R3>R2,所以各因素对太子参叶长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病害药物防治措施>栽植深度>基肥施用量>土壤消毒方法。
通过方差分析可知(表3),B(土壤消毒方法)和C(基肥施用量)2个因素对太子参叶长的影响不显著,而 A(栽植深度)和D(病害药物防治措施)2个因素对太子参叶长均有极显著的影响。
2.2不同防控技术组合对太子参叶宽的影响
通过方差分析(表3)可知,A(栽植深度)、B(土壤消毒方法)、C(基肥施用量)、D(病害药物防治措施)4个因素对太子参株高的影响均不显著。
2.4不同防控技术组合对太子参出苗率的影响
通过对太子参出苗率和产量鲜质量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图4)得知,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r=0.805**。
通过极差分析可知(表2),KA3>KA1>KA2,由于试验指标为太子参出苗率,所以可以判断A3为最优水平,同理可以判断B3、C2、D3也为最优水平。4个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A3B3C2D3为本试验的最优水平组合,即栽植深度为11 cm,土壤消毒液为代森铵,基肥施用量为草木灰1 500 kg/hm2、磷肥450 kg/hm2、复合肥225 kg/hm2、硫酸钾225 kg/hm2, 病害药物防治措施为发病严重时,喷50%多菌灵1 000倍液,7~10 d 喷1次,连喷2~3次。由于R4>R1>R2>R3,所以各因素对太子参出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病害药物防治措施>栽植深度>土壤消毒方法>基肥施用量。
2.5不同防控技术组合对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的影响
通过极差分析(表2)可知,KA3>KA1>KA2,由于试验指标为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所以可以判断A3为最优水平,同理,可以判断B3、C2、D3也为最优水平。4个因素的最优水平组合A3B3C2D3为本试验的最优水平组合,即栽植深度为11 cm,土壤消毒液为代森铵,基肥施用量为草木灰 1 800 kg/hm2、磷肥600 kg/hm2、复合肥300 kg/hm2、硫酸钾300 kg/hm2,病害药物防治措施为发病严重时,喷50%多菌灵1 000倍液,7~10 d喷1次,连喷2~3次。由于R4>R1>R2>R3,所以各因素对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病害药物防治措施>栽植深度>土壤消毒方法>基肥施用量。
通过方差分析(表3)可知,A(栽植深度)和D(病害药物防治措施)2个因素对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的影响均极显著;B(土壤消毒方法)因素对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的影响显著,而C(基肥施用量)因素对太子参地上部鲜质量的影响不显著。
3小结
太子参的产量、鲜质量分别与太子参叶长、出苗率、地上部鲜质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太子参叶宽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地下茎节数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对太子参叶长和叶宽而言,最优技术组合均为A1B3C2D3;对太子参株高而言,最优技术组合为 A2B3C2D1;对太子参出苗率和地上部鲜质量而言,最优技术组合均为A3B3C2D3。综合考虑各主要农艺性状与太子参产量鲜质量的关系,有利于太子参农艺性状的最优技术组合应该为A3B3C2D3。
参考文献:
[1]郑良永,胡剑非,林昌华,等. 作物连作障碍的产生及防治[J]. 热带农业科学,2005,25(2):58-62.
[2]梁银丽,陈志杰,徐福利,等. 黄土高原设施农业中的土壤连作障碍[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4):134-136.
[3]毛亦卉,谭亮萍. 蔬菜连作障碍及其防控措施[J]. 湖南农业科学,2011(16):26-27.
[4]郑军辉,叶素芬,喻景权. 蔬菜作物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及生物防治[J]. 中国蔬菜,2004(3):56-58.
[5]王宗玮,张鑫生,闫飞. 大豆连作障碍机理的研究简述[J]. 吉林农业科学,2009,34(3):12-13,27.
[6]喻景权,杜尧舜. 蔬菜设施栽培可持续发展中的连作障碍问题[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1):124-126.
[7]杨广君,赵尊练,巩振辉,等. 线辣椒根系分泌物对辣椒等受体作物的化感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10):146-1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