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菌糠基质对架式栽培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2014-07-11 21:32赵荷娟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品质草莓基质

赵荷娟等

摘要: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双孢蘑菇菌糠的栽培基质对架式栽培草莓生长的影响以及果实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以菌糠 ∶草炭 ∶珍珠岩 ∶蛭石=1 ∶3 ∶1 ∶1为配比的基质处理,有机质、N、P、K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营养生长期植株冠面积及第3张叶叶柄长、叶柄粗、叶片面积分别比对照高25%、3.8%、2.6%、17.4%,比对照增产9.59%(P<0.05),对果实品质无明显影响,说明该基质适宜草莓立体栽培。

关键词:双孢蘑菇菌糠;基质;草莓;生长;品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 S668.4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4-0120-02

收稿日期:2013-09-25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2)4003]。

作者简介:赵荷娟(1971—),女,江苏泰州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研究。Tel:(025)86197778;E-mail:zhuzhao603@163.com。

通信作者:季国军,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现代生态农业研究。E-mail:1679054641@qq.com。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浆果类水果,具有结果快、成熟早、管理方便、病虫较少、加工容易、便于调控的特点,其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葡萄。草莓种植在我国获得迅速发展,已成为各地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水果。但传统草莓栽培方式下劳动强度大、结果期短,加上炭疽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产生的连作障碍,使植株衰弱、根系老化、果实变小等问题日益突出,阻碍了草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草莓作为都市休闲农业的主打水果,其无土栽培在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周边发展迅速。红颊草莓植株长势强、株型开张、丰产性好,果实长圆锥形,个大且畸形果少,味浓甜芳香,果色艳丽美观,柔软多汁,休眠浅,适宜作为礼品和近距离运销,逐渐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保护地栽培的主栽品种[1]。

南京市高淳区是江苏省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基地,每年产生约12万t的菌糠。除了一部分菌糠被用作有机肥发酵原料外,仍有大量菌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环境污染。菌糠营养丰富,有一定的持水性和孔隙度,是一种优良的有机基质原料。而当前草莓栽培基质以草炭为主,草炭资源少,成本较高,寻找适宜的替代基质十分必要。本研究将双孢蘑菇菌糠发酵处理后,将其与草炭、珍珠岩、蛭石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用于红颊草莓的设施栽培,分析不同基质处理对红颊草莓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草莓立体栽培的最优基质配方,且以菌糠部分替代草炭基质,从而实现菌糠的循环利用,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以红颊草莓为供试材料,2012年9 月将其种植于南京金陵绿谷科技园区。

1.2双孢蘑菇菌糠处理和配制

在每1 t双孢蘑菇菌糠中加入鸡粪100 kg,加水使堆料含水量约为65%,建堆发酵。操作方法为:将混合均匀的菌糠建堆,堆体高度、宽度均为2 m,长度据堆料实际量而定。当堆料温度达到50 ℃以上时维持7 d,然后将堆料内外、上下的菌糠翻转互换,按上述方法建堆继续发酵,堆温达到50 ℃以上时维持7 d,冷却后备用。

1.3试验设计

草莓苗于2012 年9月28日定植,采用喷滴灌系统供水和补充营养液,每株草莓1个滴头孔,每个重复8株草莓,每个处理重复3次,管理措施同常规生产。孙永平等对草莓立体栽培不同层次产量进行分析表明,立体栽培下不同层次草莓产量差异明显[1]。为防止不同栽培层次对草莓产量的影响,试验苗均选择栽培架中层进行定植。

1.4测定指标和方法

参照鲍士旦等的方法[2],以pH计测定pH值;以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有机质含量;用凯氏消煮法测定全氮含量;用湿灰化法测定全磷含量;用火焰光度法测定全钾含量。参照陈秀娟等的方法[3]计算叶面积。采用手持折光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NaOH 中和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紫外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基质营养成分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处理4的基质有机质含量最高,为1081%;处理2的基质有机质含量最低,为9.28%。不同配方的基质pH值差异不大,大多为酸性接近中性,而对照组较酸,pH值为4.88。各处理的电导率(EC)都大于对照,且随着菌糠添加量的减少,EC值不断降低。对照的N、P含量最高,但处理4的N、P含量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其他处理的N、P含量低于处理4。处理4的K含量最高,为1.72%,其次是处理3、处理1,均大于对照,处理2则低于对照。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以中层层架栽培的草莓为标准,利用不同比例双孢蘑菇菌糠的基质栽培草莓,探讨其对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发酵菌糠能够提高基质养分,有机质、N、P、K含量都有一定提高;处理4(菌糠 ∶草炭 ∶珍珠岩 ∶蛭石=1 ∶3 ∶1 ∶1)下草莓地上部生长情况和开花、结果都好于其他处理。菌糠加入比例过大反而降低草莓品质,具体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永平,郭成宝,陈月红,等. 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基质配方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6):140-141.

[2]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陈秀娟,陈卫平,糜林,等. 南方草莓叶面积计算方法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4):190-193.

[4]赵振,曲娟娟,许修宏,等. 双孢蘑菇菌糠对小白菜生长及根际土壤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6):74-78.

摘要: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双孢蘑菇菌糠的栽培基质对架式栽培草莓生长的影响以及果实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以菌糠 ∶草炭 ∶珍珠岩 ∶蛭石=1 ∶3 ∶1 ∶1为配比的基质处理,有机质、N、P、K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营养生长期植株冠面积及第3张叶叶柄长、叶柄粗、叶片面积分别比对照高25%、3.8%、2.6%、17.4%,比对照增产9.59%(P<0.05),对果实品质无明显影响,说明该基质适宜草莓立体栽培。

关键词:双孢蘑菇菌糠;基质;草莓;生长;品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 S668.4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4-0120-02

收稿日期:2013-09-25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2)4003]。

作者简介:赵荷娟(1971—),女,江苏泰州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研究。Tel:(025)86197778;E-mail:zhuzhao603@163.com。

通信作者:季国军,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现代生态农业研究。E-mail:1679054641@qq.com。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浆果类水果,具有结果快、成熟早、管理方便、病虫较少、加工容易、便于调控的特点,其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葡萄。草莓种植在我国获得迅速发展,已成为各地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水果。但传统草莓栽培方式下劳动强度大、结果期短,加上炭疽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产生的连作障碍,使植株衰弱、根系老化、果实变小等问题日益突出,阻碍了草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草莓作为都市休闲农业的主打水果,其无土栽培在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周边发展迅速。红颊草莓植株长势强、株型开张、丰产性好,果实长圆锥形,个大且畸形果少,味浓甜芳香,果色艳丽美观,柔软多汁,休眠浅,适宜作为礼品和近距离运销,逐渐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保护地栽培的主栽品种[1]。

南京市高淳区是江苏省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基地,每年产生约12万t的菌糠。除了一部分菌糠被用作有机肥发酵原料外,仍有大量菌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环境污染。菌糠营养丰富,有一定的持水性和孔隙度,是一种优良的有机基质原料。而当前草莓栽培基质以草炭为主,草炭资源少,成本较高,寻找适宜的替代基质十分必要。本研究将双孢蘑菇菌糠发酵处理后,将其与草炭、珍珠岩、蛭石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用于红颊草莓的设施栽培,分析不同基质处理对红颊草莓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草莓立体栽培的最优基质配方,且以菌糠部分替代草炭基质,从而实现菌糠的循环利用,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以红颊草莓为供试材料,2012年9 月将其种植于南京金陵绿谷科技园区。

1.2双孢蘑菇菌糠处理和配制

在每1 t双孢蘑菇菌糠中加入鸡粪100 kg,加水使堆料含水量约为65%,建堆发酵。操作方法为:将混合均匀的菌糠建堆,堆体高度、宽度均为2 m,长度据堆料实际量而定。当堆料温度达到50 ℃以上时维持7 d,然后将堆料内外、上下的菌糠翻转互换,按上述方法建堆继续发酵,堆温达到50 ℃以上时维持7 d,冷却后备用。

1.3试验设计

草莓苗于2012 年9月28日定植,采用喷滴灌系统供水和补充营养液,每株草莓1个滴头孔,每个重复8株草莓,每个处理重复3次,管理措施同常规生产。孙永平等对草莓立体栽培不同层次产量进行分析表明,立体栽培下不同层次草莓产量差异明显[1]。为防止不同栽培层次对草莓产量的影响,试验苗均选择栽培架中层进行定植。

1.4测定指标和方法

参照鲍士旦等的方法[2],以pH计测定pH值;以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有机质含量;用凯氏消煮法测定全氮含量;用湿灰化法测定全磷含量;用火焰光度法测定全钾含量。参照陈秀娟等的方法[3]计算叶面积。采用手持折光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NaOH 中和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紫外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基质营养成分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处理4的基质有机质含量最高,为1081%;处理2的基质有机质含量最低,为9.28%。不同配方的基质pH值差异不大,大多为酸性接近中性,而对照组较酸,pH值为4.88。各处理的电导率(EC)都大于对照,且随着菌糠添加量的减少,EC值不断降低。对照的N、P含量最高,但处理4的N、P含量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其他处理的N、P含量低于处理4。处理4的K含量最高,为1.72%,其次是处理3、处理1,均大于对照,处理2则低于对照。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以中层层架栽培的草莓为标准,利用不同比例双孢蘑菇菌糠的基质栽培草莓,探讨其对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发酵菌糠能够提高基质养分,有机质、N、P、K含量都有一定提高;处理4(菌糠 ∶草炭 ∶珍珠岩 ∶蛭石=1 ∶3 ∶1 ∶1)下草莓地上部生长情况和开花、结果都好于其他处理。菌糠加入比例过大反而降低草莓品质,具体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永平,郭成宝,陈月红,等. 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基质配方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6):140-141.

[2]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陈秀娟,陈卫平,糜林,等. 南方草莓叶面积计算方法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4):190-193.

[4]赵振,曲娟娟,许修宏,等. 双孢蘑菇菌糠对小白菜生长及根际土壤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6):74-78.

摘要: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双孢蘑菇菌糠的栽培基质对架式栽培草莓生长的影响以及果实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以菌糠 ∶草炭 ∶珍珠岩 ∶蛭石=1 ∶3 ∶1 ∶1为配比的基质处理,有机质、N、P、K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营养生长期植株冠面积及第3张叶叶柄长、叶柄粗、叶片面积分别比对照高25%、3.8%、2.6%、17.4%,比对照增产9.59%(P<0.05),对果实品质无明显影响,说明该基质适宜草莓立体栽培。

关键词:双孢蘑菇菌糠;基质;草莓;生长;品质;产量

中图分类号: S668.40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4-0120-02

收稿日期:2013-09-25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2)4003]。

作者简介:赵荷娟(1971—),女,江苏泰州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研究。Tel:(025)86197778;E-mail:zhuzhao603@163.com。

通信作者:季国军,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现代生态农业研究。E-mail:1679054641@qq.com。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浆果类水果,具有结果快、成熟早、管理方便、病虫较少、加工容易、便于调控的特点,其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葡萄。草莓种植在我国获得迅速发展,已成为各地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水果。但传统草莓栽培方式下劳动强度大、结果期短,加上炭疽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产生的连作障碍,使植株衰弱、根系老化、果实变小等问题日益突出,阻碍了草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草莓作为都市休闲农业的主打水果,其无土栽培在江苏省南京市、浙江省杭州市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周边发展迅速。红颊草莓植株长势强、株型开张、丰产性好,果实长圆锥形,个大且畸形果少,味浓甜芳香,果色艳丽美观,柔软多汁,休眠浅,适宜作为礼品和近距离运销,逐渐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保护地栽培的主栽品种[1]。

南京市高淳区是江苏省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基地,每年产生约12万t的菌糠。除了一部分菌糠被用作有机肥发酵原料外,仍有大量菌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环境污染。菌糠营养丰富,有一定的持水性和孔隙度,是一种优良的有机基质原料。而当前草莓栽培基质以草炭为主,草炭资源少,成本较高,寻找适宜的替代基质十分必要。本研究将双孢蘑菇菌糠发酵处理后,将其与草炭、珍珠岩、蛭石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用于红颊草莓的设施栽培,分析不同基质处理对红颊草莓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草莓立体栽培的最优基质配方,且以菌糠部分替代草炭基质,从而实现菌糠的循环利用,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以红颊草莓为供试材料,2012年9 月将其种植于南京金陵绿谷科技园区。

1.2双孢蘑菇菌糠处理和配制

在每1 t双孢蘑菇菌糠中加入鸡粪100 kg,加水使堆料含水量约为65%,建堆发酵。操作方法为:将混合均匀的菌糠建堆,堆体高度、宽度均为2 m,长度据堆料实际量而定。当堆料温度达到50 ℃以上时维持7 d,然后将堆料内外、上下的菌糠翻转互换,按上述方法建堆继续发酵,堆温达到50 ℃以上时维持7 d,冷却后备用。

1.3试验设计

草莓苗于2012 年9月28日定植,采用喷滴灌系统供水和补充营养液,每株草莓1个滴头孔,每个重复8株草莓,每个处理重复3次,管理措施同常规生产。孙永平等对草莓立体栽培不同层次产量进行分析表明,立体栽培下不同层次草莓产量差异明显[1]。为防止不同栽培层次对草莓产量的影响,试验苗均选择栽培架中层进行定植。

1.4测定指标和方法

参照鲍士旦等的方法[2],以pH计测定pH值;以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有机质含量;用凯氏消煮法测定全氮含量;用湿灰化法测定全磷含量;用火焰光度法测定全钾含量。参照陈秀娟等的方法[3]计算叶面积。采用手持折光仪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NaOH 中和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紫外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基质营养成分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处理4的基质有机质含量最高,为1081%;处理2的基质有机质含量最低,为9.28%。不同配方的基质pH值差异不大,大多为酸性接近中性,而对照组较酸,pH值为4.88。各处理的电导率(EC)都大于对照,且随着菌糠添加量的减少,EC值不断降低。对照的N、P含量最高,但处理4的N、P含量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其他处理的N、P含量低于处理4。处理4的K含量最高,为1.72%,其次是处理3、处理1,均大于对照,处理2则低于对照。

3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以中层层架栽培的草莓为标准,利用不同比例双孢蘑菇菌糠的基质栽培草莓,探讨其对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发酵菌糠能够提高基质养分,有机质、N、P、K含量都有一定提高;处理4(菌糠 ∶草炭 ∶珍珠岩 ∶蛭石=1 ∶3 ∶1 ∶1)下草莓地上部生长情况和开花、结果都好于其他处理。菌糠加入比例过大反而降低草莓品质,具体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永平,郭成宝,陈月红,等. 草莓立体栽培模式基质配方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6):140-141.

[2]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陈秀娟,陈卫平,糜林,等. 南方草莓叶面积计算方法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4):190-193.

[4]赵振,曲娟娟,许修宏,等. 双孢蘑菇菌糠对小白菜生长及根际土壤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6):74-78.

猜你喜欢
品质草莓基质
机插秧育苗专用肥——机插水稻育苗基质
金银花扦插育苗基质复配及验证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直干蓝桉容器育苗基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