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 机器人: 托起中国“智”造之梦

2014-07-11 08:56梁秀璟
自动化博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李刚本土化工业

文/梁秀璟

相信每个人都对机器人有过憧憬:也许,你以为他是在好莱坞大片中拯救人类的超级英雄;也许,你认为他们武力超强,无所不能;又或许,你还以为他们生活在外太空的二次元世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与移动互联网之间创新融合步伐的不断加快,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真的以为机器人还与你遥不可及吗?

事实上,无论我们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在全球制造业领域,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就是,机器人已经走出科幻电影,大步向我们走来,一个有关于机器人的大时代正在悄然临近……这里的机器人虽然不能说话,不能保卫地球,但是他们却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高效而安全的生产运转,是产业升级的必须手段之一。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尔•查培克在其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中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构想。那时的他一定想不到,当其笔下的机器人真正被创造和运用到工业生产中时,或将成就远隔千山万水的中国实现中国“智”造的梦想。而对于1994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ABB机器人而言,或许也远没有预测到20年后的今天,ABB机器人正在以中国市场装机总量超过30000台的数量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中国装备制造业。

对此,ABB机器人部中国区总裁李刚体会颇深:“ABB机器人进入中国市场的同年,我进入ABB从事汽车工业、机器人及柔性自动化领域的销售管理工作,自此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李刚的话语中充满着回忆的味道:“那时工业机器人在国内的应用刚刚起步,远没有现在的规模。虽然已经预测到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大发展,却没有想到,ABB机器人进入中国2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事实上,李刚的“惊讶”代表了最早在中国从事工业机器人工作的一代人的真实想法。那时的机器人在中国还属于“阳春白雪”,可望不可及,然而,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人口红利消失,之前依赖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难以为继,寻求以数字化制造改变制造模式,走智能制造之路迫在眉睫。作为 “中国制造”升级“中国智造”的重要切入点,机器人终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机器人的第三时代——协作时代已经来临,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推进机器人与人类的协作。

先驱:深厚积淀,引领市场

时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它包容一切,却又默默改变着一切。因此,当时间走到2014年,李刚再次回想起20年前的那个时代,未免有些感慨。

1995年,李刚带领团队赢得了ABB机器人部在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一单,这一年,在上海大众全新的桑塔纳车型总拼工位上,六台ABB点焊机器人正式投入使用,同时开启了ABB机器人在中国的征程。之后,同样具有开创性的案例开始在中国遍地开花:1997年的第一条摩托车自动化焊接线、1998年的第一条烟草自动化搬运线、2000年的第一条手机自动化组装和打磨生产线、2002年的第一条机器人自动化冲压线、2003年的第一条柴油机自动化装配线、2012年的第一条波纹腹板H型钢机器人自动化焊接线和2013年的第一条冰淇淋全自动装箱线等……无数个在中国的“第一次”,清晰地篆刻着ABB机器人在中国这片版图中所走过的每一个印记。

20年过去了,初入市场时的挑战早已成为过去式,ABB机器人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机器人市场的先驱者和领导者。那个大红色的ABB logo,早已伴随着一个个“手舞足蹈”的机器人遍及中国的各个角落,帮助中国工业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产品质量、提升安全水平。

创新:融入血脉的DNA

创新之于ABB,有着水乳交融般的和谐。李刚认为,创新更像是融入ABB机器人血脉的DNA。

中国市场瞬息万变,加之本土企业灵活多变,不断推出新应用、提出制造工艺新思路,这就促使作为行业技术领导者的ABB机器人必须不断面对挑战,突破既有技术,提出创新的应用方案解决本地客户和市场需求。

李刚笑言:“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比问题要多。”他告诉记者,ABB在上海拥有全球两大机器人研发中心之一。我们一直不断加大在机器人研发方面的投入,以期更好地帮助客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如今,中国已成为ABB集团重要的机器人研发和生产基地。自2005年以来,上海机器人研发中心取得了重大突破,荣获了多项研发成就。2009年10月,ABB推出的一款最小工业机器人——IRB120,不仅巩固了ABB工业机器人在全球的技术领导地位,而且满足了国内外各行业用户对高性能机器人日益增长的需求,市场反响热烈。尔后,ABB成功研制全球最快的码垛机器人IRB460,以及开门机器人IRB5350、焊接机器人IRB1520ID、上下料机器人IRB1200等,并供货到全球市场,此五款由中国团队研发的机器人均保持良好的市场销售势头。

本土化:在中国、为中国

当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之初,似乎全世界都认为他们将凭借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赚得盆满钵满。然而,这种美好的想法在日后被证明是“过于乐观”。跨国公司的先进管理经验,需要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方能在中国市场取得“1+1>2”的效果。这可能是许多跨国企业在中国折戟沉沙、遭遇惨败后得出的惨烈教训,也是为数不多取得成功的跨国企业参悟到的一条宝贵经验。

而ABB机器人无疑是那为数不多的没有产生“水土不服”的跨国企业,这源于其彻底而成功的本土化改造。IRB120机器人的诞生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它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龙”。之所以叫“中国龙”,是因为它是中国的研发团队从中国市场的需求出发,开发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核心产品。所以, 对于ABB人来说,IRB120的诞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被看作是一种符号,一种成功进行本土化研发的象征。

继IRB120之后,ABB机器人并没有停止本土化研发的步伐。作为ABB机器人全球三大研发基地之一的上海康桥机器人研发基地,迄今为止已成功研发五款全新的机器人产品并大量应用。今年9月又推出跨时代产品——双臂机器人 YuMiTM,这当属中国研发基地为ABB全球作出的重要贡献。据悉,ABB90%以上的机器人型号和90%以上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机器人产品都实现了本土化生产。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ABB机器人的本土化并不只体现在产品的本地研发和生产上,还在于其对本土人才的培养。上海研发中心先后和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5所中国知名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本土化创新,并且对本土行业科研人才进行联合培养。李刚进一步解释道:“ABB机器人在中国最大的成就是通过我们开放的技术和培训平台,不仅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本地的工业机器人研发、应用和操作型人才,还积极提高本地工程师们的能动性,拓展新应用,推动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机器人新时代:人机协作

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表示,机器人未来有可能比人聪明。这一预言让人联想到科幻电影里机器人统治世界的情节,从而引发了一场“机器换人”的大讨论。当各方争论还在此起彼伏时,ABB机器人早已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4年9月9日,ABB为世界上首台真正实现人机协作的机器人 YuMiTM揭开面纱。作为一款人性化设计的双臂机器人, YuMiTM将小件装配等自动化应用带入一个全新时代,它既能与人类并肩执行同样的作业任务,又可确保其周边区域安全无虞;从机械手表的精密部件到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台式电脑零件的处理, YuMiTM都能以其精确性轻松应对,甚至连穿针引线都不在话下。

李刚告诉记者,A B B 最初开发 YuMiTM是为了满足电子消费品行业对柔性和灵活制造的需求,未来也将逐渐应用于更多市场领域。 YuMiTM是英文“you”(你)和“me”(我)的简称,意味着你和我,携手开创自动化未来,共同探索无限可能。

由此可见,一个机器与人“和平共处”的时代已经到来。

采访的最后,李刚还与记者分享了ABB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规划:“机器人的第三时代——协作时代已经来临,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推进机器人与人类的协作。去年ABB机器人开始换颜色计划,将旧有的代表‘危险设备’的橙色外观换为石墨白。在取消警示意味颜色的同时,也表示我们的机器人能与人类安全共处、紧密协作,成为友好的合作伙伴。其次,我们在机器人传统应用领域(如汽车、金属加工等)和新应用(如食品饮料、塑料橡胶、金属加工等行业)会继续耕耘,延续我们帮助客户提高生产柔性、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服务宗旨。我们还计划建立区域性机器人应用中心和推广团队,加快对本地市场的响应速度;并进一步发展服务业务,帮助提高机器人系统的性能表现和设备寿命,实现可持续发展。”

领导者企业没有参考目标,他们的进步只能靠自己。ABB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厂商,没有经验可循,没有前车可鉴,他们凭借着自身的绝对实力和扎根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决心,毅然在复杂的中国市场走出了一条独特而科学的发展之路。而这样的路径,或许会成为未来无数机器人厂商效仿的模式,也将成为其助力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最关键的根基。正如李刚所言,作为截至目前唯一一家在中国打造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工程、系统集成和服务全产业链的跨国企业,ABB不是简单地将工业机器人视为一种产品,而是作为提高中国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有效手段,最终能够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助力。

猜你喜欢
李刚本土化工业
论中国音乐剧的本土化发展
The Channel Tunnel
李刚作品
我又没有一千万
工业人
你捡到钱了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新时期历史小说的本土化叙事
深化本土化战略亚太仍是博世的主要增长区
许冠文喜剧与香港电影本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