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兽医,就要当最努力的那一个,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重庆市武隆县畜牧兽医局共产党员任远志就是怀着这样的初衷,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走过20余年,先后获得20余个单位部门的奖励50余次。其中,2010年获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2004年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先进个人”;2010—2012年连续3年获重庆市农业委员会“畜牧兽医工作先进个人”等。
1986年,任远志初中毕业,当上村兽医。工作环境差、任务重、待遇低,并不被人看好。此时,正逢“下海潮”,任远志却不为所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暗下决心,努力当好兽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举个例子:
“2013年11月,武隆县沧沟乡大水村规模养牛户刘业江在晚上11点给我打电话,说家里刚产犊的母牛肠肠肚肚都垮出来了,把他吓得手足无措。”接到电话后,任远志告诉刘业江,那不是肠子肚子,很可能是母牛的子宫,并建议他立即去找附近的乡村兽医,同时自己也从县城驱车前往80公里外的沧沟乡大水村。
寒冬腊月的山风将任远志仅剩的一点睡意吹得丝毫不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任远志和同行工作人员赶到了刘业江家,“刚到时,我也吓了一跳,母牛子宫全脱,加之兽医将母牛的子宫阜切掉一个,血流不止,母牛体力已严重不支。”顾不得冬夜的寒冷,任远志和工作人员立即为母牛手术,半个多小时的手术后,只穿了一件衬衣的任远志已紧张得满头大汗。丢掉沾满血的衬衣,仅着外套的任远志又在凌晨驱车返回县城,此时已是旭日东升。
2006年8月,与武隆县临界的某区爆发疑似动物疫情,时任县畜禽防疫检疫站副站长的任远志临危受命,率一防疫工作组驻扎在与某区临界的平桥镇。
“作为畜牧人,我们很清楚,如果疑似动物疫情进入我县,那对我县的畜牧生产而言,无疑是一场致命的打击。”任远志说,为了防控疫情,那时候工作组实行三班倒,这意味着每两天,所有值班人员就要轮一个大夜班,在乡镇道路上,对所有来自外县的车辆实行检查、消毒。
闷热的天气、紧张的气氛、沉重的使命,加之作为检查组负责人的重担,使得任远志在将近1个月的防控战场上,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任远志说,那时候,自己是手机放在枕头下,生怕它响,特别是深夜,手机一响,可能也意味着出事了。
8月的夏天,在没有空调的简陋旅馆中,任远志和同志们度过了战战兢兢的一个月,正因为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武隆县境内没有发现一例疑似口蹄疫疫情,成功将口蹄疫拦截在县域外。
“你怎么能在养殖场安装彩钢瓦呢?它不耐腐蚀,不保温,也不够安全。”任志远对着电话那头的养殖户说着养殖场建设的注意事项,1个小时的时间,任远志往往要接听4个咨询电话。
任远志说,这几年,武隆畜禽养殖发展很快,很多养殖户认定他为技术顾问,常常打电话咨询。三年前,调任到县畜禽生产站后,电话就更多了,多的时候一天超过100个呢。
20多年光阴稍纵即逝,每一次与注射器、输液器的“亲密接触”,每一次满头大汗地早出晚归,他依然历历在目。“我是一名兽医,要做就做最努力的那一个。”任远志说,他记得最深的还是入行之初的那个想法,他觉得自己做到了,很多养殖户在他的帮助下致了富。他还会继续做下去,在新的平台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服务。
现年44岁的任远志,从基层的村兽医做起,后在乡镇畜牧兽医站当职工、站长、片区站长,2004年被武隆县人事局破格调入武隆县畜牧兽医局畜禽防疫检疫站任副站长,后任县动物疫控中心主任,县畜禽生产站站长。一路走来,他时刻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衡量和要求自己,心存感恩,爱岗敬业,求实奉献,不怕困难,尽职尽责,不懈奋斗,克己奉公,一心一意为民服务,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和普通畜牧兽医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全县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