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从转变课堂教学的观念开始。笔者在高三政治教学中对原有的教学观念作了改变,在教学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变管理为服务
师道尊严是传统教学观的特征之一。但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场所,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场所,为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真诚换取学生的真诚,从而化解师生之间的距离感。尤其是高三教师要淡化自己的管理职责,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学习知识服务,无论是复习课还是习题讲评课,当学生对某个题有疑问的时候,或者对某个知识点有疑问的时候,甚至是对教师的某句话某个观点有疑问的时候,随时可以站起来提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解答自己的疑问,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缺陷,师生之间在相互学习、相互探讨中既拉近了关系,也有利于双方的成长。
这种服务不仅表现在知识的教学上,更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目标和方法的指导上。高三教师要与学生甚至是家长一起,制定每个人的个性化复习方案。2008年以来,江苏高考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模式,政治学科作为选修学科,对于考生来说只有等级的要求,没有分数的要求。学生想上理想的大学,除了语数外要达到一定的分数线,选修也要达到一定的等级。为了适应这种形势,作为选修学科的老师,不能跟以前一样,对所有学生提同样的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语数外情况制定选修学科高考目标,有些学生可能要求达到A等级,但有些得B就够了。基于这样的等级要求,教师还要根据学生本学科的学习情况,经常与学生交流制定复习的方法,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学生可能掌握基础知识不扎实,有些可能是运用基础知识不熟练,也有些可能是知识体系不完整,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确定学生平时应该在熟悉基础知识上下功夫还是在练习上下功夫,还是需要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变灌输为引导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学习者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高三复习更是如此,为了所谓的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往往要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于是在课堂上进行大容量的知识灌输。正是由于知识是灌输的,所以学生容易遗忘。即使基础知识比较扎实,学生也不会对知识进行演绎和迁移,即使教师反复讲解,学生能力也难以提高,导致课堂教学收效甚微。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习者传递知识的活动,而是学习者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为此,教学中应改变原有的高三复习方式,课堂上教师只出示课堂教学目标任务,学生自主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网络图。这个过程学生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相互讨论完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体验到互相合作的快乐,也可以有自我学习的成功,得到充实和升华。
然后学生可以自主提问,由教师来解决学生在自我整理和相互学习过程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教师在学生的畅所欲言中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明白学生的需求,相应地设计一些问题,来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引导,最后通过练习巩固基础,提高能力。这样的高三教学,借助于学生在高一高二已学的基础知识,既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分析归纳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学生自我构建的知识不容易遗忘,从而提高了复习的效率。整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无意识为有意识,而教师则更多的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帮助者和激励者的角色。
三、变说教为激励
迫于学校、社会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高三教师会有很大的压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把这种压力转嫁到学生头上,对学生的学业提出过高的要求,于是当学生达不到这个要求的时候,教师就会急躁、焦虑,甚至会埋怨、指责学生。假如学生总是感觉不能达成教师提出的目标,学生的自信心会渐渐丧失。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信和才华就会淹没在教师的批评和自责中,消失在自我的挫折和失败中,越发对自己的学业乃至前途丧失信心,导致高考发挥失常。
其实处在高三阶段的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早已有了规划,经过十多年的寒窗苦读,何尝不想自己有一个好的前途和未来。所以只要学生付出了努力,当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多鼓励,多肯定,多赞美他们的点滴进步,多做正面评价,从而形成学生的自我激励。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不怕出错,敢于质疑,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而不是一有小错就纠正,就抹杀。教师要关注学生细微的心理变化,当学生缺乏前进动力时,应该用身边成功的例子激励他们,用名人成才的经历激励他们。当然还可以根据各个学校的特点来做好激励工作,笔者所在学校就借助于学生所在的生涯规划小组,开展组际竞争,来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这种伙伴激励是不可小觑的。虽然激励不可能直接带来教学效果的提高,但是赏识是进步的阶梯,学生会给你不断的惊喜。
四、变封闭为开放
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创设情境是目前各地高考试卷的普遍做法,江苏也不例外。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到的新知识,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有关现象,去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和现实问题。也就是说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样的要求也反映在高考的试卷中,如2013年江苏卷中的第12题“光伏产业的贸易摩擦”,15题的“食品安全问题”,16题的“微时代”,23题“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25题的“转基因食品”问题,26题的“江南Style”,32、33题的“中国梦”,以及主观题中的“城镇化”“中国制造”等。这些都是2013年江苏卷中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情境材料,也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立足生活、关注社会和世界发展的学科特色。
基于这样的学科特点,作为即将走向社会、走入高等学府的高三学生,课堂学习更不能只关心书本知识,而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广泛了解国内外时事,了解时事动态和现实生活中的话题,比如“中国式过马路”“中国梦”等问题。不仅如此,高三复习应经常跳出知识讲知识,教师可以每周让学生看“一周新闻回顾”“焦点访谈”等电视节目。当教师看到一些新鲜话题时,应该拿出来让学生来思考、讨论,如“奥康抗辩欧盟反倾销之路”“中日钓鱼岛问题”等问题。作为一个情景,教师只需把事件的来龙去脉跟学生讲清楚,这样的问题该怎么思考,完全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他们会在课堂上相互取长补短,会站在不同角度去剖析、去预测结果。虽然问题本身可能没有固定的答案,但这样做不仅能使学习者得到更多的原始材料进行分析思考,而且能锻炼学习者适应不同问题情境的能力,从而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广泛的迁移。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把学生片段和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世界意识。
(秦小萍,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214187)
责任编辑:赵赟
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