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师权的削弱、家教的失当、衔接的脱节、社会的转型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当下一年级的养成教育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客观地说,养成教育越来越难,教师也越来越费力。开学一个月,很多教师的嗓子都哑了,几近崩溃。教育乏力,抱怨无益,打开门窗,相互分享经验,走一条智性化道路,是我们破解养成教育难题的必然选择。
智慧生于事实的经验。纪伯伦说得好:“事实是无性别的真理。”我们要筛选出最优化的养成教育策略,必须聚焦成功教师的成功经验与事实地图,因为其中就蕴藏着“无性别的真理”。
对众多一年级优秀班主任的养成教育案例进行深入研究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养成教育的秘诀往往聚焦为两个字“第一”——第一次,第一个,第一天……事实上,在我们的养成教育中确实存在“第一定律”。选对了第一,重视了第一,养成教育才能事半功倍,达成最优化的效果。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面临着许多的人生“第一次”,教师应该和学生一样感同身受,去审慎地对待那一个又一个第一次。走好第一步,才有可能走好第二步。
一年级养成教育所涉及到的“第一”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其中的五个“第一”。它们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是养成教育的核心技术。
一、第一手段:故事干预,让养成教育成为一种自然而为的行动
在今天,大人们讲故事、听故事的方式已经基本改变,只有孩子还保持着接近原始状态的听故事的需求这一人类的本能。儿童与故事,故事与儿童,本是人类历史之网中不可分解的一个“结”,儿童天然地习惯于故事性思维,好故事对儿童具有一种天然的摄心的力量,让他们如痴如醉。
故事属于儿童,儿童也属于故事。优秀的故事至少具有两个方面的童年旨趣。首先,故事具有“濡化意义”。近些年来一些躺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缺少了爱心和孝心,只爱自己,不爱父母。事实告诉我们,这种缘于天然的爱也需要学习。现在的儿童特别需要学习表达爱、感悟爱和回报爱。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作为爱心的播种者,要让儿童懂得,自己从父母那里获得爱,也要以爱相回报。一年级孩子的心就像一篇广袤的土地,种植爱心和亲情,才会收获友爱、同情与孝心。利用故事来启发一年级的孩子,是最便利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其次,故事具有“协调旨趣”。每个人的一生都在找寻一种叙事,一年级的孩子也不例外。我们都想将某种和谐引入到每天都不得脱身的不和谐与涣散之中,因此,我们也许会同意诗人将叙事界定为消除心理混乱的一种方法,在当今这个充满断裂的时代,叙事赋予我们一种最为切实可行的身份形式,即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好的故事可以让一年级的孩子找到自己正确的“故事身份”,获得心理与行动的秩序化。
儿童听完故事之后,会将自己和自己的体验相对照,重新思考故事中的人物,这也是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时刻。在儿童的阅读世界里,他们的现实生活和故事中的世界是一个整体,听完一个故事,一个人沉醉在幻想世界的这一刻,正是他们与故事世界融为一体的一刻,也是他们真正在阅读故事的一刻。故事的世界是孩子最容易理解的世界,走进这个世界,孩子就是故事中的人物,他们会凭着一种生命的本能与直觉,与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对照,发现自我差距,见贤思齐,主动向故事中的榜样看齐。这种道德成长完全是一种最柔软的内化方式,因而是一种最自然的过程。在养成教育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要启动故事思维,因为故事知道怎么办。
二、第一顺序:先严后宽,让养成教育成为一种渐入佳境的历程
我们的老师在面对一年级孩子的时候,往往是“慈悲为怀”,或者是受到那些浪漫过分的文学家的影响,把所有的孩童都当作纯洁无瑕的天使。他们对于孩童过于乐观,对于教育过于浪漫,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就释放出全部的慈爱与柔情,耗尽了所有的耐心与热情,只为树立好教师的形象。一开始,学生和家长都很受用,可是时间一长,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只爱不严的老师将面临种种意想不到的尴尬与无法改变的窘境。有一位年轻的女教师,满腔热情地接受了一年级班主任的教育工作。面对着一群活泼的学生,总是那么和蔼可亲,充满了慈爱。孩子们对她也特别亲,课后也总是围着她,喜欢跟她聊天、做游戏。但渐渐的,她发现孩子们在上课时越来越自由,随便说话的多起来,做小动作的人多起来,布置的学习任务有不少人开始大打折扣。这位年轻的班主任私下找学生了解情况,听到的竟是这样的回答:“老师,反正你对我们那么好,就算没完成,你也不会过于批评我们的啦,所以就不太怕你啰。”这位女班主任震惊了,一改以往的温和,变得严厉起来,一发现学生的问题,就劈头盖脸地批评一通,学生和她的心理距离远了,班级的纪律和学生的习惯却没有好起来。这位老师之所以“好心没好报”,是因为她对学生先宽后严,完全颠覆了养成教育的第一顺序。
中国儒家教育倡导“严刚为首”,强调家教一定要严。《菜根谭》第170条《恩宜后浓,威宜先严》讲的正是这个道理——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一开始就严,才能立规矩,树威信,养成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面对一年级的新生,我们在进行养成教育的时候,前一个月不能“心太软”,而要把“慈爱”深深地藏在心底,一定要控制住内心本能的冲动,要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释放出足够的威严。一个月之后,学生对你有敬畏感之后,才可以渐强地释放你原本极力控制的慈爱,逐渐地缩短和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如此,孩子对你才会既敬又爱,养成教育才有可能走向成功。
三、第一仪式:又是新的开幕式,让养成教育成为一种日新月异的旅程
养成教育最忌讳“麻木”二字,孩童一麻木,就会事事拖沓,漫不经心。而要达成养成教育的最佳效果,则需他们每做一事,都肃然振作。因此,我们所要做的一个重要努力,就是让每个孩子感到他们度过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完成的每一个任务都是新的。
儿童喜欢新鲜、新奇的事情,喜欢求异,求新,喜欢接受新的刺激。每一个孩子都是本能的缪斯,拥有无限的艺术的潜能,丰富的语言可以任意拆分再组合,所有的东西都可能会忘记原来的形貌,变换用途再重新分割,形成新的形状,一切都充满了新的意义,值得细细地品味。
刷新每一天至关重要。我们要让学生感到每一个早晨都是一次愉快的邀请,每天的校园因为不一样的体验、感动、发现和生长,永远充满着新意。这就要防止每个学生的生命钝化——要求参与校园生活中的每一个孩子始终保持生命的敏感,将每一次进入都当成是第一次,满怀生命的激情去观察世界,与校园生活中的每一个你、每一个我第一次相遇、拥抱。
要让学生对养成教育保持一种新鲜的陌生感,重要的是强化他们的仪式感。李河说:“仪式,是一个群体在重大事件和重要时刻形成的一种程式化的活动形态。人类学上对于群体之间的差异有很多识别的标志,仪式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从外部来说,仪式有三个特征,其一,它是群体性的。其二,它一定体现群体的文化特征。其三,它是识别群体差异的标志。从内部来说,仪式也是群体中自我认同的标志,你认同了这些仪式,也就说明你融入了这个群体。”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大量关于仪式的内容,特别是儒家文化,仪式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有一整套严格的仪式。仪式关乎一个群体的精神世界,一个超越性的世界。当人们拥有超越性的世界,人就有了责任,有了敬畏,有了准则。事实上,上课就是一种仪式,写字也是一种仪式。中国古代的教育中是十分强调仪式的。上学有开蒙的仪式,写文章有开笔的仪式,每天进学堂有拜孔子像的仪式。今天,我们对一年级的孩童进行养成教育的时候,也需要仪式的介入,如此,才能让他们长久地保持一种“第一次”的庄重、振奋状态。
每一个第一次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有经验的教师不会轻易放过这些第一次。像第一次上课,第一次拿书,第一次读书,第一次写字,第一次晨读,第一次发言等等,都要让它隆重些、神圣些,让每个孩子都郑重起来,有强烈的仪式感,而举办开幕式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第一次集体晨会,班主任就得强调:“这是你们人生中的第一次集体晨会。”然后,花一点时间,专门为第一次集体晨会举办一个隆重的开幕式,并且明确提出要求——把队伍排得整整齐齐,必须安安静静。开幕式结束后,做得好的要奖励,没达标的要适当告诫。第一次写字了,也要举办一个写字的开幕式,可以娓娓动听地讲述仓颉造字的故事,可以配乐欣赏著名书法家的作品,还可以观察三到六年级的同学写得漂亮的字,让他们认识到写好汉字多么重要,多么有意思,认识到今天所要写的是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字,必须认认真真地写,写得横平竖直,写得漂漂亮亮。这样的开幕式要搞就要搞隆重了,让孩子终身难忘。以后,一切就可能都顺了。
四、第一体验:对等的童话遭遇,让养成教育成为一种触动心灵的良方
养成教育能够走向深入,取得实效,儿童的相关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儿童返诸求己的意识不强,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做到以己度人、严格自律,他们一般不太会自觉地注重他人的感受。于是,他们走进班集体之后,在处理和他人的关系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批评、命令、强制的方式来解决,但一味的“硬教育”或许有副作用。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是极为重要的。如此,我们需要寻找另一种方式,一种柔软的方式。在柔软的方式中,对等的童话体验,可以作为我们的重要选择。
一年级的孩子比较小,喜欢别人的好东西,有时就忍不住会拿。在这个方面,个别孩子表现得特别明显。一年级的小程在一次放学前,趁同桌不注意的时候把卡通文具盒藏在自己的书包里。同桌回家做作业时发现文具盒不见了,急得返回学校找了个遍,仍然不见踪影,被家长狠狠地责怪了一通,又气又急又委屈,折腾了半天,只好重买一套文具。第二天,同桌把这件事报告给班主任,通过周密侦查,发现突然失踪的文具盒是被小程“借”走的。怎么处理这件事呢?班主任老师极有智慧,她和其他的任课老师协商后,悄悄地“借”走了小程的文具盒,让小程也同样地体验一下丢失文具盒之后的着急、难过的心情。放学整理书包的时候,小程发现自己的文具盒不见了,哭哭啼啼地来到班主任老师面前。老师说:“别哭,别哭。童话仙子这些日子来到我们学校的童话屋。她神通广大,什么都知道。我来帮你问问她。”过了一会儿,班主任老师手中拿着文具盒跑回来,对小程说:“别哭啦,文具盒从童话仙子那里找到了。她说,哪个小朋友喜欢拿别人的东西,她就喜欢拿这个小朋友的东西。你可要记住了。”从此以后,小程再也没有拿过同学的东西。看来,有了同等的体验,采用童话的解释方式来解决养成教育中的一些难题,能够真正触动孩子的心。
儿童在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中,慢慢会发现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有时候会让他们感到自卑。如果我们实话实说,处理不当,就会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假如换用对等的童话体验方式,或许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化解孩子心中的困惑。
五、第一作业:田间劳作与家务,让养成教育成为一种平衡身心的体验
小学起始阶段的养成教育,是一种需要教育远见和专业智慧的工作。对于儿童来说,如果有作业,他的第一作业绝不应该是语文和数学作业,而应该有更重要的作业,那就是大地上的劳作。大地上的劳作是改善人性、砥砺意志、淬炼德行、纯化情感、强化责任的灵丹妙药。亚米契斯曾经说:“身体精神都染了病的人,快去做五年农夫吧。人的堕落,与物的腐败一样。物虽腐败,只要置诸土中,就能分解成清洁的植物的养料。人亦然,虽已堕落,只要与土亲近,就成清洁健全的人。”另外,儿童心灵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们与动物和植物的合理交往。这种跨越性的合理交往,是以足够的大地生活为前提的。如此看来,被现代教育所淡忘的传统农事劳作,应该重新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因为,我们现在的孩子在进入小学校园后不能适应学校的养成教育,出现“多动症状”和“散慢倾向”,和他们从来就不知道大地上的事情、从来没有在太阳炙烤下进行劳作有着重要的关联。因此,我们应该创造机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农村的劳动生活,至少要有田间耕作的基本体验。阅读大地、耕耘大地是很能锻炼人的,是最重要的人生作业。实践证明,田间劳作,能够化解孩童心中的戾气、娇气;田间劳作,能够让孩童在艰苦的体验之后学会珍惜与奉献,能够让孩童潜心静气,坚韧不拔。田间劳作这种沉甸甸的作业,或许能够解决我们在一年级的养成教育中用其他手段难以解决的难题。立足于学生长远的发展目标,我们就能在远眺和回望中分辨出教育中最具发展价值的元素,而不会本末倒置,误失养成教育的良机。
如果城市里的孩子要经常参与田间劳作不现实,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替代性的方式,例如做家务。我国台湾著名学者朱高正先生就曾指出: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尽职守分”,教孩子洒扫应对,做家务,是孩子份内之事,做不到要给予一定的惩戒。朱教授提出,每个孩子每天至少应该为家庭做45分钟的家务活儿,只读书,不做家务,培养出来的不可能是一个完满的人。朱教授的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尽职才能守分。做家务是一种责任感的教育,也是一种探明生活本源的教育,还是一种个人与家人的关系的教育。这一切,都是我们养成教育的基础,可以结合课文、节日、活动,布置匹配性的农事作业或家务作业。“第一作业”看似和养成教育无关,实则息息相关,有一种内在的关联性。我们担任一年级教育工作的老师一定要有一种透视的眼光,看到手段与教育之间的隐性关系,这样才能找到更有效的教育手段。
(朱国忠,南通市通州区实验小学,2263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