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5·12汶川地震灾害以来,对重大突发自然灾害进行大时段新闻节目直播报道,已经成为国内电视媒体的一种“惯例”。而要做好此类报道,需要有相应的机制支持,这一工作对地方电视台更为重要。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作为5·12汶川地震与4·20芦山地震大时段新闻直播报道的亲历者,在这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及感受,本文即是对上述问题的一些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重大自然灾害;报道;机制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何健,四川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四川成都610094
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人类自然开发活动加剧的必然产物。重大自然灾害事件的突发性,以及由此对人类社会生命及财产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及伤害性,使得其在受众人群中具有相当的被关注度,因而也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而大众传媒对此类事件的报道,不仅是媒体常态性新闻报道的需求,更是体现权威信息发布平台价值,在灾害的自然环境与信息环境中,及时、真实、全面地发布相关信息,安抚民众心理,恢复社会信息与社会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手段。而相关报道机制的建立,无疑是有效应对此类信息报道的重要前提。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以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5·12汶川地震”与“4·20芦山地震”的报道实践为例,来探讨地方电视台在建立、建设重大自然灾害事件新闻报道机制方面的特点与规律。
一、建立、健全整体应急机制,保证大时段直播节目的顺利运行
重大灾害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往往会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秩序造成混乱甚至“中断”,对电视新闻媒体也是如此。在地方台的常态性新闻报道中,电视媒体的新闻报道,基本是由频道——栏目(时段)——节目这样的逻辑线索组织或构成的。在这样的体系中,频道是相关报道人员与内容的“最高”组织结构,栏目或时段(也基本由栏目组负责)是人员与内容的基础组织及生产平台,而节目的内容与特征则服从于前两者的定位与需要。
但重大灾害事件的发生与报道,却正好与常态性的新闻报道组织架构所构成的价值体系相悖,相关事件的内容成为最为核心的价值,而且事件本身的发展也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要建立与此类报道相对应的报道组织结构,就必须打破原有的运行模式,建立与报道内容价值相匹配的新的新闻报道业务组织结构。
从目前无论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已经基本“定型”的重大灾害新闻报道的模式来看,长时间、大时段直播,以及对事件本身多角度、全方位的介入式报道,是此类报道中的两个明显特征。
大时段的直播,首先就需要打破原有的栏目与时段概念,将原来由特点各异的各栏目“分兵把守”的时段彻底打通来使用。无论是“5·12汶川地震”直播节目,还是“4·20芦山地震”直播节目,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都进行了大时段的新闻节目直播。前者是从2008年5月12日起到2008年6月22日止,在以“万众一心,抗震救灾”为题的特别直播节目中,共直播664个小时,连续滚动播出992小时。而后者则从2012年4月20日到4月28日,在以《4·20芦山强烈地震特别报道》为题的直播节目中,共累计直播了137个小时,每天的节目直播时间均维持在16小时的时长上,均是国内对上述两次重大地震灾害事件,进行新闻节目直播持续时间与播出时段最长的地方电视频道。
作为两次大时段电视新闻直播的共同特征,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都将原有覆盖全天节目时段的《全天报道》、《新闻现场》、《看世界》、《晚报十点半》、《现场快报》等栏目打通使用,但由于组织应对的机制建设不同,两次直播报道的组织与运行却有一定的差异性。
“5·12汶川地震”的突发性,不仅使长期生活在这片“安逸”之地的民众毫无精神准备,猝不及防,进而造成了严重的人员财产损失外,也让灾害发生所在地媒体颇有些“措手不及”之感。因此,虽然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在地震当日的16:30分,即率先在当地电视媒体中开始了对灾情的连续直播,并且在最短时间内即实现了频道资源的统一调配,如所有采访均由《新闻现场》栏目统一安排、协调;所有主持人全部进入特别节目,进行接力直播;所有后期人员集中管理等。但对直播的把控及内容的组织,基本还是在频道管理者与记者们的“自发”意识中进行的,对节目节奏与具体内容的编排、把控也基本是在边播出、边规划、边改进的状态下进行。支撑灾害报道内容直播的业务保障,更多是源自于频道多年来在民生电视新闻内容采集与直播上所形成的积累。而在“4·20芦山地震”的直播报道中,出于已经通过“5·12汶川地震”直播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并且由此建立了完善的应急机制,因此在对芦山地震的直播报道中,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不仅在时间上做到了更快,如在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28分钟后,频道的8:30《现场快报》就播出了关于地震的口播新闻,并在9:30即推出了大型新闻直播节目《4·20芦山强烈地震特别报道》,10点30分又与四川卫视并机直播,再次成为全国首家开辟大时段直播此次地震新闻信息的电视媒体。在直播报道的组织应机制上也形成了更为成熟的程序与套路。
如首先形成了以总监为核心的指挥中心,统筹整合和协调安排所有频道资源。通过频道总监与省委宣传部应急指挥中心保持实时联系,将最新的、最权威的信息通过通过电视直播节目来加以发布。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协调相关部门的领导及专家,进入直播间,针对地震灾害中的问题,进行权威回答及解读。通过这样的运行模式,既减少了频道内运行的环节阻力,又增加了新闻报道中,对内容选择与报道方式上策划的权威性与执行的时效性。在总共9天的直播过程中,除及时的新闻信息播报外,还先后开辟了抢险救援、物资发放、群众安置、抢通保通、卫生防疫、检测避险等专题,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介在重大灾害事件报道中的信息传达与舆论引导作用。
其次是建立了具有统筹、协调功能的报道“前线”指挥体系。在地震发生后,频道便将《新闻现场》的制片人派往灾区,全权负责,统一调配芦山、宝兴、天全三县以及各重灾乡镇的记者力量,统筹协调采访内容和重点。这一举措既合理分配了采访资源,又让前后方信息沟通顺畅,使“前方”的采访调度更加有序,也让“后方”的直播协调更为有数。更有价值的是此举还有效整合、利用了灾害所在地广电机构的新闻报道力量,使得报道内容中增加了更多的快捷性、贴近性与真实度成份。
最后是按照预案,快速建立了后期统筹及直播保障流程。频道在统一调配形成了“前期”采访队伍的同时,也以编辑中心为主导迅速建立了统一的编辑制作队伍。对节目制作中的资料整理、搜集、自采内容的后期制作,以及对其他媒体报道内容的收集与二次加工,进行了明确的分工确认,为直播节目的顺利播出提供了机制上的保障。此外,还在直播保障流程上作了相应安排,如将参与直播的相关人员统一编组、统一管理,使得其在工作流程中能够达到无缝流动、平滑交接,进而保证了整个直播工作的平稳、顺利进行。
但是通过上述两次重大灾害的直播报道我们也可以发现,由于重大灾害的突发及灾害后果通常都极为严重的特征,使得更多地要依赖于人力及技术的系统运转,报道内容的深入与持续性都很强,涉及面也很广的大型电视新闻直播节目而言,过于依赖预先设置的应急方案,或机械执行已有的应急机制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在已有“计划”、“储备”的基础上,有更多的“自主”、“机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实际需要,充分发挥地方电视媒体在区域内的权威媒体特性,在重大突发灾害事件报道中,更好地完成信息发布、真相告知、舆论引导的媒体任务。
二、加强采访记者队伍的应急与现场应对能力,全程跟踪事态发展
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采集与传播上的一大本质性特征,就是其具有新闻专业思想及专业技能的采编人员队伍。在重大灾害事件的报道中,一线记者对报道内容及对象的感知、把握能力,甚至会影响到整个节目的成败。因此,在地方电视媒体重大灾害新闻直播报道中,除了有相应完善的应急机制与运行程序作为保障外,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与对报道对象的临场把控,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决定性要素。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在两次地震直播报道中的经历,也是对上述认识的充分证明。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电视台新闻资讯频道共向五大重灾区派出记者80多组160多人,全面记录灾情、救援以及受灾群众的安置、灾区的卫生防疫等地震后的灾区的方方面面的情况,是该频道有史以来投入记者最多的一次采访活动。尤其是在直播报道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没有成熟的预案,加之通讯中断等不利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频道的整体报道计划与安排都不够顺畅。然而,得益于频道长期的民生新闻报道中所养成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声音的新闻意识,以及节目长期在强调直播与现场特性和记者对上述特性的深入认识及思维惯性,记者在报道内容的新闻价值、时效控制、媒介特性等要素把握上均有良好的表现。因此在具体报道中,我们看到了有记者在其它报道归途中,不畏地震正在发生的巨大危险,在现场拍到地震灾害发生现场的珍贵画面,也有记者跟随救援部队徒步9小时,率先进入震后孤城汶川采访,还有记者在茶坪水库告急,在紧随万人紧急大撤离的生死关头,依然保持与直播间的连线,更有在北川擂鼓镇突发氯气泄漏事件,连参与抢险的消防官兵都有数人倒下的时候,但频道的记者却依然坚守在离现场最近的地方,在两个半小时的SNC报道中,完整记录并传回了该事件从发生到排险完毕的整个过程,成为少有的独家直播报道。更有唐家山堰塞湖开始泄洪,该频道记者在现场与自己的频道连线报道15次,连线总时间217分钟,创造了自频道开播以来白天收视率超过3的最高记录。
而到了4·20芦山地震直播报道时,由于频道已有了完整的应急预案,同时记者们也经过了5·12汶川地震的历练,加上有针对性的各类相关培训所形成的效果。因此,记者们的应对与报道也在更为有序及自觉的状态中进行了。地震是在北京时间8点2分发生的,而8点5分就有该频道的记者在街头采访了,8点15分频道的3G报道组就已在赶往震中的路上,9点即在途中发回了第一条消息报道,10点30分该报道组就到达了震中芦山县宝盛乡玉溪村,并发回了直播报道中第一条来自震中的现场报道。在地震的当天,就有13组记者通过各种路径赶往灾区。在整个4.20芦山地震报道过程中,该频道的记者提供了总时长达40小时的节目内容,在央视《新闻联播》的发稿量达到86条,在央视新闻频道的发稿量达到2400条。不仅充分发挥了灾区当地电视媒体的价值特性,也再一次证明了记者的新闻专业素养,以及对重大灾害性新闻报道特征的认识、把握,对此类事件新闻直播报道中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然而,正如应急机制建设所遇到的问题一样,对记者队伍的培训,也不能按简单机械的应急模式进行。应该在常态性的新闻报道中,有意识注入更多的符合电视媒介报道特性的元素与要求,让记者在自然的报道状态下更多地了解当下的媒介环境,并更为准确地把握所在媒介与媒体新闻报道的特征。在当下的媒体传播环境中,还需养成记者对新媒体信息组织、流动特性的认识,以及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在此类报道中有机结合的意识。最终使记者养成既有对节目整体需求的把握与服从,又有对新闻现场价值掌握与个性化表达的报道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重大突发自然灾害性事件报道中,充分发挥出记者对信息采集、报道的准确性及建设性作用,成为该类新闻大型直播报道中的“加分项”。
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就其对社会生活及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言,显然有着更大的灾难性影响。然而,就新闻报道而言,由于其具有的突发性强、社会影响力大、受众信息需求面广等特征,而成为“可遇而不可求”的重大新闻报道资源。尤其对于在常态性新闻报道中,受到权威性及覆盖面等客观条件限制的事发地地方电视媒体而言,充分利用其新闻事件“当事人”特征,以及由此带来的更为贴近、更多感知等资源优势,通过科学的规划、合理的编排等既符合事件发展的自然规律,又满足媒介的市场传播特性,更能体现自身媒体价值的节目报道,发挥出地方权威媒体在满足受众信息知情权,提高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方面的“正能量”作用,实现地方电视媒体在舆论引导影响力及传播市场品牌建构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