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昱琼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的应用。方法:选取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室科医护人员30人,其中护士25人,医生5人,将25名护士分为5个团队,轮流值班,以结构化护理团队的模式对每个团队的职责、流程、站位的协作培训以及考核形式进行确定,下面就可以落实到临床抢救的工作之中。结果:结构化的护理团队模式能够有效地加强了医护人员急诊的相关理论以及操作能力,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论:结构化的护理团队模式使得急诊的及时性提高了,保证了急诊护理的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急诊护理管理;抢救成功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2-0184-02
大多数的急救人员都会用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急救的工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抢救人员的分工并不明确,缺乏相应的协调性,因此极易耽误急救措施实施的时间,导致患者就诊时间延误,造成病情加重。对此,为了提高将就质量,本文就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的应用做了简要研究,结果较为满意,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室科医护人员30人,其中:护士25人,年龄最小的为21岁,最大的为43岁,平均年龄为(27.4±5.7)岁;工作资历最短有1个月,最长的有22年,平均工作资历为10.3年;专科10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5人。医生5人,年龄最小的是29岁,最大是43岁,平均年龄为(33.2±3.4)岁;硕士5人;医师以及主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人。
1.2 方法
1.2.1 组建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
将25名护理人员以每队5人的形式分为5个团队,根据工作的时间的长短和资质的不同划分梯队。每个团队都会设组长一名,由团队中资历最高的护士担任,要求在急诊有10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副组长也有一名,要求在急诊有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低年资护士两名,有3至5年的急诊工作经验;轮转护士一名,有1~3年的临床工作经验。5个团队轮流换班,每个团队的组长安排自己团队成员的工作,要求分工合理,抢救及时。
1.2.2 对结构化护理团队进行培训
团队中的25名护士都要完成与急救技能理论有关的培训及考核。根据《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1],首先对其进行简短的理论讲授,其次练习分项的急救技术,结合综合模拟的演练,最后通过录像分析对各项目的完成进行总结[2]。
1.2.3 实施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
由1名医生和5名护士配合进行抢救。每个团队的组长站在病人的床尾,观察、监督整个团队的抢救工作;副组长站在病人头部的一侧,负责给病人进行呼吸复苏;轮转护士一名,站在病人的右侧,连接心电图并进行及时的心脏复苏管理;一名低年资护士站在病人左侧,为病人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药物复苏管理;另外一名低年资护士站在病人床尾,观察、记录整个抢救流程;医生站在病人的右侧,是抢救过程中的总指挥,负责给下属下达命令,协作抢救。
1.3 观察指标
(1)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含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实施效果的各个方面,实施1年后,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发放问卷,急诊室医护人员当场填写并回收。(2)比较20例病人在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实施前后的抢救成功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实施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在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实施后,30名医护人员的相关急诊内容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团队操作能力也有所提高。
2.2 实施前后抢救成功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实施后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可见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的实施意义重大。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护理工作得以安全正常进行的非物化保证因素之一,是管理者的监督作用及其他人员的发现和弥补[3],因此,医院需进一步健全监督机制,促进护理质量的控制与持续改进,以此确保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急救的质量。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具有流动性大、工作繁忙等特点,24小时处于应急状态[4]。所有被送到医院的重症、危急病人都会在急诊室内进行第一时间的急救,抢救的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以及高效化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关键,而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急救的时效性,对缩短病人的就诊时间有重要作用。低资历护士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薄弱,抢救患者经验相对不足,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实施组长管理,护理组长积极参加并组织配合医师抢救,变被动执行医嘱为主动抢救,抢救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确保了医护间的协作与医疗安全[5],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本次实验显示,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实施后,医护人员的相关急诊理论知识以及急救意识、急救技能都有了一定提升,且实施后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实施前。由此可见,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急诊室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同时该模式的运用也提高了抢救的实效性、抢救成功率,确保了急诊护理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施楚君,陈葵,许杰州,等.医学模拟技术在临床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8):101~103
[2]黄惠根,黄红友,谢炜坚,等.层级全责一体化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6):1528~1530
[3]丛楣华,刘飞.慎独对夜间护理工作的指导意义.中华护理杂志,1996.31(2):108
[4]陈君英.急诊科护理组织管理模式调整的探索[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8A):70
[5]廖全全,邹红梅,王从华,等.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与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3):1~4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