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蓉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孕妇焦虑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住院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50例护理组,平均年龄(31.3±5.6)岁;50例对照组,年龄(30.8±5.4)岁。对护理组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 入院时护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护理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产褥期焦虑抑郁不良情绪。
【关键词】 护理; 产褥;抑郁;焦虑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2-0113-02
目前临床上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交叉学科的不断涌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渗透,临床医生对产褥期的病理学、生理学以及诊断与治疗都有了全新的认识。目前研究发现产褥期孕妇存在抑郁焦虑心理,本次研究拟对产褥期抑郁焦虑孕妇患者进行护理,评价护理对产褥期孕妇抑郁焦虑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选取我院妇产科住院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50例护理组,平均年龄(31.3±5.6)岁;50例对照组,年龄(30.8±5.4)岁。2组人员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1)就诊时临床资料,治疗经过完整。(2)抑郁、焦虑的诊断符合第4版精神病学关于抑郁、焦虑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排除标准(1)入院时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2)入院有各种急性、慢性感染,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药物有过敏、恶性心律失常者及反复流产史者。
1.3 调查表 对研究对象调查前,翻阅心理学、精神疾病等医疗资料,选择临床上广泛使用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研究对象入院时及出院时进行打分前。
1.4 护理干预方法
1.4.1 提供适当的发泄机会 产褥期孕妇有很大一部分存在焦虑不安,护理人员如果能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发泄机会,则可使他们的不良情绪发生转换,应用心理疏导的方法,让他们谈论想法,使他们有机会发泄,理顺自己的情绪。
1.4.2提供技术信息 护理人员应了解和掌握产褥期技术的最新进展,根据病人身体状况及家庭经济情况等,帮助病人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减少不必要的花费。
1.4.3缓解紧张情绪 指导他们改变生活态度,转移生活重心来减轻对产褥期的过度注意力。
1.4.4现身说法 介绍成功病例,让成功治疗的病人介绍其切身体会,使之产生认同感。
1.4.5 护理人员给患者安排通风良好,日照充足的房间,对打鼾患者单独隔离,能消除患者对医院恐惧及陌生感。医疗操作尽量安排在白天,避免夜间骚扰患者。
1.5 评价方法 评价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焦虑和抑郁评分。
1.5 将所有研究对象的资料记录入SPSS 18.0软件。经计算所有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x(_)±s描述,采用t检验; 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入院时及出院时护理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 入院时护理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护理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还提示产褥期患者存在普遍的心理障碍疾病,焦虑抑郁评分较高,而通过良好的护理后,出院时护理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护理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我们认为良好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指数等不良情绪有效。国外学者[1]提出产褥期导致以性心理变化为主的精神情绪改变,导致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异常增多,从而导致产褥期患者焦虑抑郁加重。而发挥支持系统的作用,可以病人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2]。护士要为病人创造一种和谐的心理支持环境,让病人感觉他们的工作是做得最好的,护士还要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向解病人耐心解释病情变化,取得病人的信任,在术后查房过程中,用高度的人文关怀安抚患者的心理,给予患者有手术操作者技术高、护士有精湛的专业技能的心理暗示,术后多次与患者促膝长谈,开导患者抛去思想担忧[3]。
因此,我们认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产褥期孕妇焦虑抑郁焦虑有积极的干预作用。
参考文献:
[1] Januzzi JL, Stem.TA. pastemak.RC.et al. The influ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n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ly artery disease[J]. Arco-Intem-Med,2011,16(13):1913.
[2] Parissis JT, Fountoulaki K, Filippatos G, et al. Depression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Novel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J]. Int Cardiol,2012,116(15):153-160.
[3] Van Gestel Y R, Pedersen SS, van de Sande M, et al. Type-D personality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predictanxiety 12 months post-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 J Affect Disord,2013,103(3):197-203.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