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经济学:从交通手段到生活方式

2014-07-09 11:05阎京生
齐鲁周刊 2014年20期
关键词:游船游轮邮轮

阎京生

4月16日韩国客轮岁月号失事沉没后,一些国内媒体把这艘船称为“游轮”,还有些媒体称之为“邮轮”。实际上这几个词虽然经常被互相混淆,但其意义并不相同。

邮轮(或邮船)侧重于船的“交通工具”性质,通常航线固定,航速较快;因搭载越洋邮件而被称为“邮船”。而游轮更侧重于船的“娱乐工具”、“度假工具”性质,搭乘游轮的乘客并不以从甲港至乙港的交通为目的,而是主要为了享受沿途港口以及船上的娱乐和休闲,通常还会返回原来的出发港口。从邮轮到游轮,是交通手段到生活方式的革命。

“泰坦尼克”的前世今生

邮轮的前身是早期的定期远洋客船,特别是往来于北大西洋航线的移民船。从1815年到1860年,由于欧洲大陆的政治动荡和农业歉收,大约496万人移民到美国。当时的远洋船只兼载乘客与货物,通常等到货舱装满、客舱满员后才起航,船期不固定。美国内战结束后,由于横跨大陆铁路的出现、美国中西部“谷物地带”的开发,以及美国经济的大规模快速增长,前往美国的欧洲移民越来越多,客票成为船运公司的一项主要收入。为了吸引更多的乘客,船运公司开始推出专门的定期客船。

在1837年以前,从英国发往海外的邮件基本上都由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船搭运。1837年成立的英国半岛汽船航运公司是第一家承运邮件的民营船社。它在成立后不久就与英国海军部签订合同,向伊比利亚半岛运送邮件,1840年又获得了皇家特许状,将邮件业务扩展至埃及和印度,并改名为半岛及东方汽船航运公司(P&O)。此后,库纳德汽船公司(即今天的冠达邮轮)、利物浦的白星公司等都加入邮件运送业务。

从1860年到1914年的50年里,欧洲至北美的航线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忙、客运量最大的航线。除了英国和德国之外,其他欧洲国家也陆续组建了跨大西洋海运总公司(法国)、荷兰-美洲轮船公司、瑞典-美洲公司等经营横渡大西洋业务的邮船公司。

这一时期搭乘邮船的乘客体现出明显的阶级区分,这在著名的泰坦尼克号上最为明显。头等舱单独铺位的票价是30英镑(合今日的2515英镑),带私人阳台的套房票价高达870英镑(合今天的7.2万英镑),其乘客可以享用头等舱专用的温水游泳池、健身房、壁球场、土耳其浴室、日光浴甲板等豪华设施,甚至连宠物狗也有专门的狗舍。这些设施都位于轮船的最上面几层甲板。头等舱乘客大多是经常往来于欧美之间的富豪贵族和社会名流,比如亿万富翁约翰·阿斯特和本杰明·古根海姆,以及纽约梅西百货公司老板斯特劳斯夫妇、费城电车业巨头韦德纳父子、宾州铁路公司副总裁约翰·泰耶等人。而三等舱的票价在7英镑到9英镑之间,相当于今天的587英镑到754英镑,儿童票价是3英镑。这里通常是上下铺,六到八人一个房间,有自己的盥洗室、餐厅和公共会堂,都位于轮船的下层。

“一战”结束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工业技术的进步,许多八万吨级的巨型豪华邮轮在北大西洋航线上争奇斗艳。然而远洋邮轮短暂的黄金时代被二战打断,许多豪华邮轮被海军征用,并改装为运兵船。在二战当中,英国使用两艘8万吨级邮船运送了大量兵力。由于航速高达30节,远远超过德国潜艇的航速,因此它们不需编入护航队,而是利用本身的高航速来保障安全。每艘船都可以搭载1.5万名士兵,相当于一个半师的兵力。

海上旅游业复苏邮轮公司

早在19世纪40年代,英国半岛-东方公司就推出了搭乘汽船前往伊比利亚半岛、希腊和埃及等地观光的业务,但是当时能够出洋游玩的人大多属于上层阶级,数量有限,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游船业始终不如邮船业发达。1891年,德国的汉堡-美洲船社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艘专门用于旅游的豪华游船维多利亚·露易丝公主号,这艘4400吨的钢制汽船也被视为现代豪华游轮的鼻祖。

在上世纪30年代,英国的弗恩内斯-百慕大航运公司的两艘2.2万吨级游船百慕大君主号和百慕大王后号专门经营从纽约到百慕大群岛的度假航线,单程票价为62美元,14天往返航程,包括在百慕大的旅馆费用,只需112美元。30年代规模最大的游船队属于纳粹德国的劳工福利组织“通过欢乐获得力量”(KdF)。从1934年起,它从德国的三家大航运公司包租了11条航速较慢的旧客轮,将其改为游船,每年搭载10多万名德国工人前往西班牙和挪威等地旅游。

1937年KdF又先后订购了2.5万吨的威廉·古斯特洛夫号游船。它的航速只有15.5节,这也是游船与邮船的一个主要区别。除了为希特勒和劳工领袖莱伊保留的包舱外,全船的舱房只有一种统一的标准,没有等级的差别。参加旅游的德国平民家庭只要付40马克的船票,外加10马克前往汉堡港的火车票,就可以参加为期5天的海上巡游。但是为了给第三帝国节省外汇,游客们在挪威等地不准上岸购物消费。

随着上世纪60年代西方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爱之船》等浪漫电视剧的影响,海上旅游业从70年代起开始勃兴。半岛东方、库纳德、荷兰-美洲等百余年历史的老字号邮轮公司纷纷转以游轮为主要经营业务。除了每年一半时间投入游船业务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号外,半岛东方公司最后的两条邮轮奥莉安娜号和堪培拉号也都在70年代前期改成了专门的旅游船。闲置数年的法国邮船法兰西号也在1979年出售给挪威船东,改建为游船挪威号。西德、意大利等国的航运公司也纷纷建造了一批新游轮,比如西德的汉堡号,意大利的拉斐尔号、米开朗琪罗号以及上世纪80年代因恐怖分子劫持事件而闻名的阿基莱·劳罗号等。

1964年,苏联海运部向东德订购了4艘两万吨级的新式的客轮,试图打入国际游轮市场,为国家赚取外汇。为了招徕西方旅客,因此这四条船都以非政治性的诗人和文学家命名,分别是伊万·弗兰科号、亚历山大·普希金号、塔拉斯·舍甫琴科号和舒尔塔·鲁什塔维利号。由于国际海上客运和旅游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苏联人对于这四艘船的设计、装潢和管理运营非常用心,船上的服务效率很高。船上的各种服务都带有西方人感到新鲜的异国风情,比如鱼子酱、伏特加酒、西伯利亚鲑鱼、格鲁吉亚葡萄酒和巴拉拉卡琴演奏,以及宣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招贴画等等。其公共舱室和住舱的装潢并不奢华,适合美国人简洁明快的口味。由于这四条船在市场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因此后来苏联又向东德订购了第五艘同型船米哈伊尔·莱蒙托夫号。苏联解体后,船况最好的普希金号改名为马可波罗号,从事非洲和南极的旅游业务。endprint

方兴未艾的“游轮时代”

1974年,苏联国营黑海船运公司还从西德购买了汉堡号游船,改名为马克西姆·高尔基号。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停泊于冰岛的高尔基号上举行了美苏元首峰会。1979年,中国也把从法国购买的旧客轮明华号改为游船,定期从事澳大利亚、南太平洋和菲律宾群岛的旅游航线,但是由于经营不善,明华轮在1983年就结束了营运,改装为深圳蛇口海上世界。

80年代脍炙人口的美国电视连续剧《爱之船》大部分场景是在公主游船公司的太平洋公主号上拍摄的。经过一系列并购,这家成立于1965年的美国公司如今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游轮公司—嘉年华公司(Carnival Co & plc)的一部分。这家跨国公司旗下还有库纳德公司(官方中文译名为冠达邮轮)、荷兰-美洲公司(荷美邮轮)、半岛-东方、歌诗达邮轮等10家子公司,总共有102条游轮。其2013年的营业收入高达154.6亿美元,垄断了全世界49%的游轮业务。冠达邮轮麾下的玛丽王后2号每年有几个月的时间往来于南安普敦至纽约航线,并搭载邮件。经英国皇家邮政特许,这艘14.8万吨的巨型客船获准冠以“皇家邮轮”(RMS)前缀,这也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一条真正的“邮船”了。

游轮业的另一个巨无霸是1968年在挪威成立的皇家加勒比公司,它拥有37艘巨型豪华游轮,包括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两艘游轮—22.3万总吨的海洋绿洲号和海洋诱惑号。这两条游轮上面有一条名为“中央公园”的中庭商业街,种植了很多花草树木,还有露天剧场、泳池、冲浪池、高尔夫球场、溜冰场、健身房、夜总会、各国风味餐厅、免税店、赌场等各类娱乐设施。1993年在马来西亚成立的丽星邮轮公司居于世界第三的位置,它主要经营亚太地区的游轮业务,旗下拥有6艘大型游轮,其子公司挪威邮轮(NCL)则拥有13条游轮,主要经营加勒比海和欧洲航线。

除了在游轮业占据垄断地位的三巨头之外,国际游轮市场还有一些独立的小品牌,例如1988年日本邮船会社成立的“水晶游轮”,它旗下有两条豪华游轮,专走高端旅游路线。再比如1995年成立的迪士尼邮轮,则以“神奇梦幻”为主题,它的四艘游轮分别命名为“迪士尼魔法”、“迪士尼奇妙”、“迪士尼梦想”和“迪士尼幻想”,此外迪士尼邮轮公司还在巴哈马群岛购买了一个专属岛屿“漂流岛”,只允许搭乘其游轮的乘客上岛游览。无独有偶,皇家加勒比公司也在海地共和国的北海岸租借了风景优美的拉巴迪海滩,并由私人保安部队看守,只供本公司的游轮停靠游览。

在多年的激烈竞争下,国际游轮市场出现了细化的趋势。除了加勒比、地中海和亚太地区这三大热门航线之外,还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比如波罗的海、中美洲、南非、印度和中东巡游,阿拉斯加冰川游,以及南极旅游等等。此外维京游轮和寰宇游轮(Uniworld)等公司还在欧洲、埃及、中国等地开辟了多条内河精品旅游航线。邮轮时代虽然已经结束,但游轮的黄金时代正方兴未艾。

(文据《时代周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游船游轮邮轮
乘游船
马车与游船
大型邮轮建造中的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
走进游轮里面看一看
乘地中海游轮,寻访古罗马历史
安发 豪华邮轮梦想启程
来自未来的游轮
太空游船慎开为好
PE管在豪华游轮中的应用研究
意大利邮轮触礁酿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