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乐佩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与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各行业,掌握并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其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素养以及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信息技术课程并没有完全得到重视,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低,急需有针对性地采取可行性对策进行解决。
一、目前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信息技术的重视
我国信息技术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起步比较晚,而且发展模式单一,有很多人对于什么是信息技术并不是很了解,简单地认为是多媒体或计算机技术。在一些中学里,信息技术课程所具有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以致缺乏必要的资金与设备投入,有些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硬件设施都没有添置,如计算机、投影仪等。
2.教学方式单一落后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该方式以教为主,不仅不根据学生兴趣与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教学,也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使得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失去兴趣。目前,教学模式单一落后是存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有些教师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如任务驱动、案例演示等,但大多数教师还使用先教后操作的教学方式,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3.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信息技术发展与课程开设的时间短,所以教师方面存在师资匮乏、教学水平低的问题。目前,中学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比较少,大多数任课教师不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的,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从而构成了不合理的师资结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识水平低,只是单一地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直接影响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解决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强重视信息技术
高度重视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而加强重视信息技术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加大信息技术知识普及力度,提高教师和学生对该技术的认识。(2)组织开展有关信息技术的各种活动,如讲座、信息技术作品展示、知识竞赛等,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信息技术的趣味性与重要性,激发其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与积极性。(3)加强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正确认识,确保该课程有足够的课时进行教学,为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相关部门还需督促和检查日常教学活动。(4)教育主管部门应给予适当的资金、政策及技术支持,使机房设备有足够的资金投入。
2.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有:(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文化、基础知识与技能。(2)加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与创新意识。(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为达到这些目的,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如“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等,不断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取得优化效果。
3.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该课程与实践密切相关,为满足教学需要,教师需不断加强更新已有知识,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并结合教学与实践,多在机房中进行教学,加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从而使其形成有利于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习惯。此外,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与网络道德,使其具备抵抗不良信息的能力,有效保证身心健康。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广泛开设于各中学,由于各种原因,该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大多数学校缺乏对信息技术的重视,教学方式单一落后,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效果。为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加强重视信息技术,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以利于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文华,温建文.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科研论坛,2009(6).
[2] 郑陈曦.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海峡科学,2010(6).
[3] 高中华.论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优化策略[J]. 数字化用户,2013(11).
(责任编辑 黄 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