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兆波 姜波 施彦忠 徐文龙
摘要:猝倒病、立枯病是番茄栽培过程中常见的两大病害,多发生在番茄育苗期间,对番茄育苗的影响很大,本文介绍了两大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并提出了其相关防治措施。
关键词:番茄;猝倒病;立枯病;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9-86-1
1 番茄猝倒病
番茄猝倒病,俗称绵疫病、卡脖子病,又名菜苗猝倒病。以低温季节育苗地发生较多,严重时幼苗成片猝倒死亡,甚至毁苗,延误农时。
1.1发病症状
猝倒病多发生在早春育苗床或育苗盘上,常见的症状有烂种、死苗和猝倒三种。烂种是播种后,在其尚未萌发或刚发芽时就遭受病菌侵染,造成腐烂死亡。死苗是种子萌发抽出胚茎或子叶的幼苗,在其尚未出土前就遭受病菌侵染而死亡。猝倒是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遭受病菌侵染,致幼茎基部发生水渍状暗斑,继而绕茎扩展,逐渐缢缩呈细线状,幼苗地上部因失去支撑能力而倒伏地面。苗床湿度大时,在病苗或其附近床面上常密生白色绵絮状菌丝,别于立枯病。病菌易从果脐部或伤口处侵入,造成烂果。在空气湿度大时,果实病部表面见有白色棉絮状物,即是菌丝体。
1.2病原菌传播及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可腐生生活,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直接侵入幼芽,或芽管顶端膨大后形成孢子囊,以游动孢子借雨水或灌溉水传播到幼苗上,从茎基部侵入,潜育期1~2天。湿度大时,病苗上产出的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进行再侵染。病菌虽喜34℃~36℃高温,但在8℃~9℃低温条件下也可生长,故当苗床温度低,幼苗生长缓慢,再遇高湿,则感病期拉长,很易发生猝倒病,尤其苗期遇有连阴雨天气,光照不足,幼苗生长衰弱发病重。育苗期如遇寒流侵袭,保护棚不注意放风则会加剧猝倒病的发生。当幼苗皮层木栓化后,真叶长出,则逐步进入抗病阶段。
1.3防治
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生茬地块作苗床。播种前要充分翻晒,施足经过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有条件的可采用电热线温床、营养钵苗床育苗。苗床土壤消毒:用72%霜洗可湿性粉剂,按每平方米苗床面积用8~10克,对细土4~5公斤拌匀,施药前先把苗床底水打好,且一次浇透,水渗后取1/3药土撒于苗床畦面,剩余的2/3药土撒于播种后的种子上面。要注意畦面表土保持湿润,撒药土要均匀,以免发生药害,也可用3%妙回田水剂600倍液在播种前后灌土壤;加强苗床管理:苗床内温度应调节为白天20℃~30℃,夜间15℃~18℃,尤其是注意提高地温,降低土壤湿度。做好苗床保温和放风,防止湿度过大。增强光照,培育壮苗;药剂防治:发病前用70%替若增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早防;当苗床发现少数病苗时,要立即拔除,并在病苗处及其周围喷洒药剂。发病初期可用3%妙回田水剂600~800倍+0.3%深海素水剂800~1000倍液、3%妙回田水剂600~800倍+72%霜洗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7~8天交替喷一次,连喷2~3次。对成片死苗的地方,可采用上述配方灌根,6~7天一次,连灌2~3次。
2 番茄立枯病
此病又称菜苗立枯病、烂根病、枯苗病,是危害番茄幼苗的一大病害。
2.1为害症状
幼茎基部受病菌侵染后产生暗褐色椭圆形病斑,发病初期白天中午叶片萎蔫,晚上和清晨又恢复;病斑逐渐凹陷,并向两侧扩展,最后绕茎基一周,皮层变色腐烂,茎干缩,叶片萎蔫不能复原,植株干枯,根部随之变色腐烂,病苗一般不倒伏;潮湿时,病斑表面和周围土壤形成蜘蛛网状淡褐色的菌丝体,后期形成菌核。
2.2病原菌传播及发病条件
立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所致。其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此菌有性阶段称丝核薄膜革菌。立枯病菌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菌丝体或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且可在土壤中腐生2~3年。在冬暖大棚内,病菌可在寄主体或病残体上越冬。此病菌能通过水流、土壤、农具传播直接侵入寄主。
立枯病菌发育适温为24度,最低13度,最高42度;适宜pH值为3~9.5。温度过高、播种留苗过密或间苗不及时易诱发此病。番茄、辣椒、茄子等茄科蔬菜立枯病,与瓜类、豆类、白菜等十字花科、芹菜等伞形花科的立枯病,是相同的病原菌。一般高温高湿条件下育苗,发生此病重。
2.3防治方法
宜采取栽培技术防治与药剂防治相结合。药剂拌种:播种前后撒施药土杀菌:用70%爱慕水分散粒剂按每平方米苗床面积用药8~10克,对细土8~10斤,施法同防治猝倒病。也可用3%妙回田水剂600~800倍液在播种前后灌苗床,每平方米苗床畦面灌稀释药剂6斤;加强苗床管理:主要是搞好防风调温排湿,防止苗床温度过高湿度过大;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淋:70%爱慕水分散粒剂或70%纯品佳托800~1000倍、40%倾城水分散粒剂5000~6000倍、3%妙回田水剂600~800倍等;如果立枯病与猝倒病混发时,用72%霜洗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3%妙回田水剂600倍喷淋。每平方米喷药水2~3升,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作者简介:宣兆波,中专学历,榆树市保寿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姜波,大专学历,榆树市园艺特产办公室,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施彦忠,本科学历,榆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徐文龙,中专学历,榆树市保寿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