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s128的光电平衡智能车系统设计

2014-07-09 15:44严起邦谭峰张洪来邓世楠王涵曹新芳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20期

严起邦+谭峰+张洪来+邓世楠+王涵+曹新芳

摘 要:文章旨在研制一种自平衡同轴双轮循迹小车。系统以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检测车身所处的状态和变化率,通过处理器(16位飞思卡尔单片机MC9S12XS128)计算出适当数据和指令,通过PWM驱动两个电机产生前进或后退的加速度使车达到保持平衡效果,以线性CCD光电传感器来识别黑线检测路径,阐述了自平衡的原理同时对系统用到的PID控制技术做了相应介绍,从理论上分析了变积分的PID控制技术的优势,并在系统的实际测试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光电平衡;xs128;智能车

1 引言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汽车的智能化、自动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项目的研究使两轮自平衡小车能够智能的识别道路、加速、转弯、避障等复杂路况,实现智能驾驶。同时两轮自平衡小车使得车体更加灵活、减少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实际生活问题,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实际意义,最终设计小车在规定路径上实现自动寻迹、智能壁障等功能。

2 平衡车原理

通过对单摆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单摆能够稳定在垂直位置的条件有两个:受到与位移(角度)相反的恢复力;受到与运动速度相反的阻尼力。控制倒立摆底部车轮,使得它作加速运动。这样站在小车上看倒立摆,它在受到与车轮加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的惯性力的影响。 普通的单摆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

当物体离开垂直的平衡位置之后,便会受到重力与悬线的作用合力,驱动重物回复平衡位置。这个力称之为回复力,其大小为F=-mgsin?兹≈-mg?兹,在此回复力F作用下,单摆便进行周期运动。在空气中运动的单摆,由于受到空气的阻尼力,单摆最终会停止在垂直平衡位置。空气的阻尼力与单摆运行速度成正比,方向相反。阻尼力越大,单摆越会尽快在垂直位置稳定下来。

这样倒立摆所受到的回复力为:

式中,假设偏角θ与控制车轮加速度成正比,比例为k1。如果k1>g那回复力与位移的方向相反。另外,增加阻尼力能让倒立摆尽快回到原位置,阻尼力与偏角的速度成正比,方向相反。因此式(1)可变为:

将倒立摆模型转换成单摆模型,使摆能够稳定在竖直位置。从而得到控制平衡车车轮加速度的控制算法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系统整体设计

硬件整体框图如图2所示。智能车由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等组成。智能车的工作过程:由线性CCD探测路径信息,欧姆龙检测当前车速,将各个传感器采集来的信息交给处理器处理,通过控制算法得出PWM,来控制电机驱动模块输出相应的控制电压,达到控制平衡、转向、循迹的功能。

电机驱动电路如图3所示,采用2片BTN7970组成一个完整的H桥驱动电路驱动l路有刷直流电机,P0、P2端分别接电机的两端,BTN 1脚端接下拉电阻,PWM1与PWM5分别输出非零占空比和零占空比的PWM,让半桥各有一个导通,组成一个回路,电机驱动模块由桥构成,H桥具有工作电压范围大,导通电阻小,导通电流大的优点。

3.2 PID控制原理

连续控制系统中PID控制规律如下:

其中 是偏差信号为零时的控制作用,是控制量的基准;利用外接矩形进行数值微分,当选定采样周期为T时,式(4)可离散为下面的差分方程

增量式PID算式,

于是:

式(7)的计算结果,得出第k与第k-1次的输出之间的增量,所以称为增量算式。利用增量算式来控制执行程序,执行程序每次只增加一个增量,所以执行对象只是起到一个累加的作用。

4 系统软件设计

MC9S12DG128 微控制单元作为MC9S12系列的16位单片机,由标准片上外围设备组成,同时,单片机内的锁相环电路可使能耗和性能适应具体操作的需要。车模主程序框架如图4所示。

程序上电运行后,便进行单片机的初始化,包括单片机需要用到的资源进行初始化和应用程序初始化。

将车体角度和角速度乘以各自相对应的系数得出直立控制的输出量。程序算法框图如图5所示。

直立控制算法部分代码如下:

5 结束语

整车在方案设计、硬件搭建、机械结构调整、软件编程调试、整体开发流程中,每一步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硬件分模块屏蔽调试,直到稳定,机械结构理论分析,不同方案试用对比,软件优化各个控制参数,通过进一步对控制算法的改进提高车模的运行速度,实际测试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冯智勇,曾瀚,张力,赵亦欣,黄伟.基于陀螺仪及加速度计信号融合的姿态角度测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36(4):137-141.

[2]陈静.两轮自平衡机器人模型及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Rich Chi Ooi.Balancing a Two-Wheeled Autonomous Robot[D].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Final Year Thesis,2003.

[4]Gene F.Franklin,J.David Powell,Michael L.Workman.Digital Control of Dynamic Systems[M].北京:清华大学出社,2011.

作者简介:严起邦(1990-),男,学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现主要从事两轮平衡车方面研究学习。

通讯作者:谭峰,男,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现主要从事智能化监控技术的研究工作。endprint

摘 要:文章旨在研制一种自平衡同轴双轮循迹小车。系统以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检测车身所处的状态和变化率,通过处理器(16位飞思卡尔单片机MC9S12XS128)计算出适当数据和指令,通过PWM驱动两个电机产生前进或后退的加速度使车达到保持平衡效果,以线性CCD光电传感器来识别黑线检测路径,阐述了自平衡的原理同时对系统用到的PID控制技术做了相应介绍,从理论上分析了变积分的PID控制技术的优势,并在系统的实际测试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光电平衡;xs128;智能车

1 引言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汽车的智能化、自动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项目的研究使两轮自平衡小车能够智能的识别道路、加速、转弯、避障等复杂路况,实现智能驾驶。同时两轮自平衡小车使得车体更加灵活、减少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实际生活问题,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实际意义,最终设计小车在规定路径上实现自动寻迹、智能壁障等功能。

2 平衡车原理

通过对单摆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单摆能够稳定在垂直位置的条件有两个:受到与位移(角度)相反的恢复力;受到与运动速度相反的阻尼力。控制倒立摆底部车轮,使得它作加速运动。这样站在小车上看倒立摆,它在受到与车轮加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的惯性力的影响。 普通的单摆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

当物体离开垂直的平衡位置之后,便会受到重力与悬线的作用合力,驱动重物回复平衡位置。这个力称之为回复力,其大小为F=-mgsin?兹≈-mg?兹,在此回复力F作用下,单摆便进行周期运动。在空气中运动的单摆,由于受到空气的阻尼力,单摆最终会停止在垂直平衡位置。空气的阻尼力与单摆运行速度成正比,方向相反。阻尼力越大,单摆越会尽快在垂直位置稳定下来。

这样倒立摆所受到的回复力为:

式中,假设偏角θ与控制车轮加速度成正比,比例为k1。如果k1>g那回复力与位移的方向相反。另外,增加阻尼力能让倒立摆尽快回到原位置,阻尼力与偏角的速度成正比,方向相反。因此式(1)可变为:

将倒立摆模型转换成单摆模型,使摆能够稳定在竖直位置。从而得到控制平衡车车轮加速度的控制算法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系统整体设计

硬件整体框图如图2所示。智能车由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等组成。智能车的工作过程:由线性CCD探测路径信息,欧姆龙检测当前车速,将各个传感器采集来的信息交给处理器处理,通过控制算法得出PWM,来控制电机驱动模块输出相应的控制电压,达到控制平衡、转向、循迹的功能。

电机驱动电路如图3所示,采用2片BTN7970组成一个完整的H桥驱动电路驱动l路有刷直流电机,P0、P2端分别接电机的两端,BTN 1脚端接下拉电阻,PWM1与PWM5分别输出非零占空比和零占空比的PWM,让半桥各有一个导通,组成一个回路,电机驱动模块由桥构成,H桥具有工作电压范围大,导通电阻小,导通电流大的优点。

3.2 PID控制原理

连续控制系统中PID控制规律如下:

其中 是偏差信号为零时的控制作用,是控制量的基准;利用外接矩形进行数值微分,当选定采样周期为T时,式(4)可离散为下面的差分方程

增量式PID算式,

于是:

式(7)的计算结果,得出第k与第k-1次的输出之间的增量,所以称为增量算式。利用增量算式来控制执行程序,执行程序每次只增加一个增量,所以执行对象只是起到一个累加的作用。

4 系统软件设计

MC9S12DG128 微控制单元作为MC9S12系列的16位单片机,由标准片上外围设备组成,同时,单片机内的锁相环电路可使能耗和性能适应具体操作的需要。车模主程序框架如图4所示。

程序上电运行后,便进行单片机的初始化,包括单片机需要用到的资源进行初始化和应用程序初始化。

将车体角度和角速度乘以各自相对应的系数得出直立控制的输出量。程序算法框图如图5所示。

直立控制算法部分代码如下:

5 结束语

整车在方案设计、硬件搭建、机械结构调整、软件编程调试、整体开发流程中,每一步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硬件分模块屏蔽调试,直到稳定,机械结构理论分析,不同方案试用对比,软件优化各个控制参数,通过进一步对控制算法的改进提高车模的运行速度,实际测试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冯智勇,曾瀚,张力,赵亦欣,黄伟.基于陀螺仪及加速度计信号融合的姿态角度测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36(4):137-141.

[2]陈静.两轮自平衡机器人模型及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Rich Chi Ooi.Balancing a Two-Wheeled Autonomous Robot[D].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Final Year Thesis,2003.

[4]Gene F.Franklin,J.David Powell,Michael L.Workman.Digital Control of Dynamic Systems[M].北京:清华大学出社,2011.

作者简介:严起邦(1990-),男,学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现主要从事两轮平衡车方面研究学习。

通讯作者:谭峰,男,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现主要从事智能化监控技术的研究工作。endprint

摘 要:文章旨在研制一种自平衡同轴双轮循迹小车。系统以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检测车身所处的状态和变化率,通过处理器(16位飞思卡尔单片机MC9S12XS128)计算出适当数据和指令,通过PWM驱动两个电机产生前进或后退的加速度使车达到保持平衡效果,以线性CCD光电传感器来识别黑线检测路径,阐述了自平衡的原理同时对系统用到的PID控制技术做了相应介绍,从理论上分析了变积分的PID控制技术的优势,并在系统的实际测试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光电平衡;xs128;智能车

1 引言

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汽车的智能化、自动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项目的研究使两轮自平衡小车能够智能的识别道路、加速、转弯、避障等复杂路况,实现智能驾驶。同时两轮自平衡小车使得车体更加灵活、减少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实际生活问题,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实际意义,最终设计小车在规定路径上实现自动寻迹、智能壁障等功能。

2 平衡车原理

通过对单摆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单摆能够稳定在垂直位置的条件有两个:受到与位移(角度)相反的恢复力;受到与运动速度相反的阻尼力。控制倒立摆底部车轮,使得它作加速运动。这样站在小车上看倒立摆,它在受到与车轮加速度大小成正比方向相反的惯性力的影响。 普通的单摆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

当物体离开垂直的平衡位置之后,便会受到重力与悬线的作用合力,驱动重物回复平衡位置。这个力称之为回复力,其大小为F=-mgsin?兹≈-mg?兹,在此回复力F作用下,单摆便进行周期运动。在空气中运动的单摆,由于受到空气的阻尼力,单摆最终会停止在垂直平衡位置。空气的阻尼力与单摆运行速度成正比,方向相反。阻尼力越大,单摆越会尽快在垂直位置稳定下来。

这样倒立摆所受到的回复力为:

式中,假设偏角θ与控制车轮加速度成正比,比例为k1。如果k1>g那回复力与位移的方向相反。另外,增加阻尼力能让倒立摆尽快回到原位置,阻尼力与偏角的速度成正比,方向相反。因此式(1)可变为:

将倒立摆模型转换成单摆模型,使摆能够稳定在竖直位置。从而得到控制平衡车车轮加速度的控制算法

3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系统整体设计

硬件整体框图如图2所示。智能车由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等组成。智能车的工作过程:由线性CCD探测路径信息,欧姆龙检测当前车速,将各个传感器采集来的信息交给处理器处理,通过控制算法得出PWM,来控制电机驱动模块输出相应的控制电压,达到控制平衡、转向、循迹的功能。

电机驱动电路如图3所示,采用2片BTN7970组成一个完整的H桥驱动电路驱动l路有刷直流电机,P0、P2端分别接电机的两端,BTN 1脚端接下拉电阻,PWM1与PWM5分别输出非零占空比和零占空比的PWM,让半桥各有一个导通,组成一个回路,电机驱动模块由桥构成,H桥具有工作电压范围大,导通电阻小,导通电流大的优点。

3.2 PID控制原理

连续控制系统中PID控制规律如下:

其中 是偏差信号为零时的控制作用,是控制量的基准;利用外接矩形进行数值微分,当选定采样周期为T时,式(4)可离散为下面的差分方程

增量式PID算式,

于是:

式(7)的计算结果,得出第k与第k-1次的输出之间的增量,所以称为增量算式。利用增量算式来控制执行程序,执行程序每次只增加一个增量,所以执行对象只是起到一个累加的作用。

4 系统软件设计

MC9S12DG128 微控制单元作为MC9S12系列的16位单片机,由标准片上外围设备组成,同时,单片机内的锁相环电路可使能耗和性能适应具体操作的需要。车模主程序框架如图4所示。

程序上电运行后,便进行单片机的初始化,包括单片机需要用到的资源进行初始化和应用程序初始化。

将车体角度和角速度乘以各自相对应的系数得出直立控制的输出量。程序算法框图如图5所示。

直立控制算法部分代码如下:

5 结束语

整车在方案设计、硬件搭建、机械结构调整、软件编程调试、整体开发流程中,每一步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硬件分模块屏蔽调试,直到稳定,机械结构理论分析,不同方案试用对比,软件优化各个控制参数,通过进一步对控制算法的改进提高车模的运行速度,实际测试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冯智勇,曾瀚,张力,赵亦欣,黄伟.基于陀螺仪及加速度计信号融合的姿态角度测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36(4):137-141.

[2]陈静.两轮自平衡机器人模型及控制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Rich Chi Ooi.Balancing a Two-Wheeled Autonomous Robot[D].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Final Year Thesis,2003.

[4]Gene F.Franklin,J.David Powell,Michael L.Workman.Digital Control of Dynamic Systems[M].北京:清华大学出社,2011.

作者简介:严起邦(1990-),男,学生,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现主要从事两轮平衡车方面研究学习。

通讯作者:谭峰,男,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现主要从事智能化监控技术的研究工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