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2014-07-09 16:50王方根郭玉琼
理论观察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共同理想建设教育

王方根 郭玉琼

[摘 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任务。医科院校应紧密结合各自的办学精神和办学特点,着力把医学生的共同理想教育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通过开展校训、校歌、校史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优良校风建设活动;开展对高校大师的学识与品格的宣传活动,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共同理想的重要切入点和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医学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136 — 02

[收稿日期]2014 — 10 — 10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2012—2013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工程省级立项建设项目“提高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实效性研究”(项目批号:20122013szkjsgc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方根(1954—),男,安徽巢湖人。教授,系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有一个道理要反复讲,就是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1〕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需要全黨带领中华儿女共同奋斗,更“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仅要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反复讲,也应在当代大学生中反复讲。切实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任务。紧密结合各高校办学精神和办学特点,着力把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着力把共同理想教育融入到校训校歌校史的宣传教育活动中

大学校园精神文化一般是指在学校的长期发展中逐步积淀而成的得到师生认同并自觉遵守、比较稳定、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角色定位和人文气质等,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校训、校歌、校史是一所大学办学精神的重要体现,是推动学校健康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开展校训、校歌、校史的宣传教育活动,是加强大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的重要切入点,在大学生价值追求、理想信念的培育和形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高校可从大学一年级医学新生入学开始,将校训、校歌、校史的宣传教育贯穿到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通过组织本校的知名学者、专家讲解校训的内涵和校史知识,组织新生学唱校歌、参观校史资料展览等活动,教育和引领大学生全面了解校史和办学精神,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爱校情感,自觉践行学校的办学精神。

开展校训、校歌、校史的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要重视和加强校训的宣传教育活动。校训,是一所学校长期形成的办学特色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内涵。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源于《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激励清华学子要具有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和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又如复旦大学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来源于《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激励复旦学子不仅要做一个甘于寂寞的学者,更要成为一个敢于探求真理的思想者。这也正切合了“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复旦精神。再如,皖南医学院的校训是“精医尚德,求实自强”,既来源于唐代孙思邈《大医精诚》的思想,又结合皖南医学院作为省属普通高校的办学实际,精心凝炼而成,“精医尚德,求实自强”,激励皖医学子要具有自强不息,勤奋好学,崇尚医德,精通医术的精神。

高校应充分重视校训、校歌的提炼工作,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认真编纂校史、加强校史馆的建设,以多种形式开展校训、校歌和校史的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精神,在深厚的大学精神、良好的校园文化传统的熏陶和感染下,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确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打下坚实基础。

二、着力把共同理想教育融入到校风的建设活动中

校风是一所学校办学风气的总和,也是高校校园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校风包括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学校领导与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是一所高校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实践证明,优良的校风一旦养成,就会对全校师生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形成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切实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形成能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优良校风,是培育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载体。

第一,要重视和加强教风建设。教风是教学风气,是教师履行职责的职业道德、治学态度、教学水平和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教师是优良校风的倡导者、传承者和力行者,更是学生成长进步的领路人和导师。邓小平同志曾强调:“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3〕。教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关键,对于学风建设具有促进和导向作用。应注重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风建设的全过程,不断完善教师的职业规范,着力引导广大教师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师德传统,结合时代要求,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目标,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转变,严谨治学,言传身教,以丰富的学识魅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以优良教风促进优良学风的养成。

第二,是要重视和加强学风建设。学风是读书、治学之风,也是一所高校的立校之本。学风对于学生而言,是指其在一定人生观、学习动机、追求目标的支配下,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精神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它是培养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品德和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制度建设与严格管理是形成良好学风的前提和基础,应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加强诚信教育和严格考试纪律等日常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建立起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长效机制和良好的育人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健康向上的积极性,注重教育和引导学生强化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创新精神,把个人的远大理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善辨之,笃行之”,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而勤奋学习,养成优良的学风,为优良校风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要重视和加强学校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机关工作作风,是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之风。它是学校领导、机关干部和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办事效率、管理水平、服务意识和精神面貌的综合体现。高校机关的工作作风建设在校风建设中起主导作用。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应着眼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为契机,推进学校工作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坚持以“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切实增强育人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敬业精神。通过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作风,认真做好各项管理和为师生服务的工作,注重提高工作效率,着力营造团结和谐、风清气正、积极进取、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努力凝聚各方力量,不断提升学校形象,以优良的工作作风带动优良教风和学风的建设。

优良的校风是一种无形的强大力量。要继承和发扬学校的优良校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可以引领和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而不懈奋斗。

三、着力把共同理想教育融入到对大师的宣传活动中

高等学校因大学生而生,因大楼而立,因大师而兴。大师彰显高校精神文化的品格,是学校威望和名声的旗帜。大师是大学生心目中崇拜的偶像和学习的楷模,大师的学识和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人格和意志。加强大学生的共同理想教育,可充分发挥大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确立远大理想,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于1931年就职时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先生的“大师论”,强调了大师对高校发展的重要作用。所谓大师者,有人认为就是“学问胜人一筹,德行高人一等。”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一个很有影响的栏目——《大家》,在访谈中,对当代在各学术领域有重大成就的著名专家进行访谈报道,产生了深远的宣传教育作用。《大家》栏目组还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将其中被访谈的17位医学大家的动人故事,编写成题为“大医精诚”的书籍(上下两册)出版发行〔4〕。何谓“大家”和“大医”?《大医精诚》中指出:“大家”乃著名专家之称谓;“大医”,著名的医学大家。无论是“大家”称谓也好,还是“大医”称谓也好,其深刻的内涵,是指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杰出贡献、学术高超、品德高尚、成为楷模的著名专家。基于以上认识,高校的大师,应是为国家和社会作出杰出贡献、学术高超、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名师。

我国拥有两千多所高校,但拥有全国著名的大师可能远没有两千多位。事实证明,高校的大楼易得而大师难觅。大师是高校的创造者,更是高校的脊梁、砥柱,对高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高校也是造就大师的摇篮。为促进高校的发展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各高校都应重视挖掘、培育和遴选被本校广大师生所认可和尊崇的名师,注重通过校史资料展览、校园网、宣传橱窗、报告会和专题讲座等形式,宣传本校名师的学识和品格。作为医科院校,还可充分运用我国当代医学界著名大师,比如我国外科学之父、“医德风范终身奖”获得者裘法祖院士;肝胆外科创始人、“人民医学家”吴孟超院士;呼吸病专家、前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院士等,通过各种形式、运用有效手段和载体,积极宣传医学大师们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崇高的医德风范,引领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加强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与加强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相结合,应注重发挥名师“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5〕的示范带动作用和激励作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始终与祖国和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和社会同前进,把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参 考 文 献〕

〔1〕秋石.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3,(21):7-9.

〔2〕十八大報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1.

〔4〕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组.大医精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6.

〔5〕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共同理想建设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试论共同理想的当代价值意义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