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阳
摘要:断奶仔猪腹泻是仔猪在成长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对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临床症状及危害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
关键词:仔猪腹泻;原因;症状;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1-0032-01
断奶仔猪腹泻是仔猪在成长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腹泻发生在断奶后3周内,腹泻物为粥样或水样,并混有不消化的食物,这期间如不及时干预和救治,腹泻仔猪会因脱水而死亡。导致仔猪出现腹泻的原因有多种,在此笔者结合本地情况就非细菌性腹泻的原因与防治进行分析和探讨。
1 腹泻的主要原因
1.1 仔猪胃肠功能弱
小猪未出生前是通过脐带来接收营养物质的,出生后获取营养的途径则要依赖于自身的胃肠系统,而断奶时期的仔猪胃肠系统发育尚不健全,加上断奶应激,降低了酶的水平,使本来就不足的酶含量变得更少,影响了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同时,断奶后仔猪胃内胃酸不足,pH升高,胃蛋白酶形成减少,对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率降低,消化不完全的饲料为肠内致病性大肠杆菌及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抑制了乳酸杆菌的生长,最终因消化不良而导致腹泻。
1.2 饲料抗原刺激
胃肠黏膜中存在大量的淋巴组织,通过体液和细胞免疫对抗进入胃肠道的抗原物质。仔猪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及其酶系统尚未发育健全,尤其是蛋白酶的活性很低,在采食饲料时,饲料中的抗原物质包括无害的蛋白质通常可激发系统的免疫反应,在获得免疫耐受之前,通常要经历一段过敏期,饲料抗原会引发仔猪小肠损伤,进而引起其功能变化而导致腹泻。
1.3 助消化营养因子缺乏
仔猪缺乏必要的维生素、矿物质或其他营养物质(如微量元素铜、铁、锌等),导致机体抗病力降低而出现下痢。病仔猪常排出淡黄、灰白或灰绿色粪便,粪便呈糊状或水样,一般带有恶臭气味。
1.4 环境因素
仔猪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都比较差,外界温度、湿度的变化,尤其是风寒等因素的变化会给仔猪胃肠消化机能带来较大的影响,进而导致腹泻的发生。
2 临床症状
患病仔猪急性期会表现为出现剧烈水样腹泻,其中混杂着许多未消化物质,这一时期仔猪会突然死亡,部分死亡病猪的耳部和腹部呈现青紫色;慢性患病仔猪初期体温基本正常,粪便稀软或呈糊状,食欲一般,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排出的粪便开始呈黄绿色或灰绿色,病猪精神萎靡,不愿走动,站立或走动时出现肌肉无力和震颤,到后期病猪营养衰竭、脱水,病死猪尸体腹部胀气。
3 腹泻带来的危害
在很多养猪户和规模养猪场,仔猪断奶后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很高,这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它不仅影响到仔猪的生长速度,而且极易造成死亡,即使是耐过的仔猪,也会造成发育不良,甚至变成僵猪,严重制约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因此在探明病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做好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综合防治措施
4.1 加强妊娠母猪饲养管理,防止营养缺乏
妊娠母猪饲喂全价饲料,保持营养平衡,避免所需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缺乏,确保胎儿发育正常。同时,为使免疫母猪尽可能多地给仔猪提供特异性抗体,可在母猪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配种前及妊娠期间在母猪日粮中加入适量低分子脂肪酸,可提高初乳中总蛋白质、免疫球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从而增强仔猪抗御病原体特别是肠道病原体的能力,防止腹泻的发生,减少断奶前肠道疾病造成的损失。
4.2 减少日粮中蛋白质含量,降低日粮抗原反应
为健全和提高仔猪断奶前的消化系统功能,可在1周龄左右逐步开始饲喂全价颗粒饲料,以适应断奶后采食饲料特别是植物性饲料的需要。为提高对饲料粗蛋白质的免疫耐受性和降低日粮抗原过敏反应,可对饲料进行加工处理,同时在保证仔猪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的前提下,日粮中蛋白质水平不宜过高,这样既可减少日粮抗原反应,也可降低因蛋白质消化不良造成的腐败和仔猪断奶后腹泻。
4.3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反应
仔猪自身神经调节和体温调节机能尚不完善,对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适应性较差,易造成消化机能的紊乱引而起腹泻。因此,保持舍内相对稳定的温湿度,避免温度骤然升降;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保持舍内清洁、卫生、干燥;有计划断奶、逐步更换饲料,给仔猪适应过程。处理好可引起仔猪腹泻的各种因素对防制仔猪腹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给仔猪做必要的疫苗免疫接种对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该病的发生也可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