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文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大连 116600)
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及交往准则研究
姜文文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大连 116600)
人际交往好坏影响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大学对大部分学生来讲是学校生活的终点站同样也是跨入社会的起点站。因此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的性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我们社会化的程度。有人作过研究,一个人成功,百分之十五靠专业知识,百分只八十五靠人际交往,可见没有人从旁帮助,任何人无法成功。目前的经济体制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其中人际交往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选择条件,而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作为进入社会最后锻炼更应引起注意。本文从同学关系视角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以及交往准则。
大学生 人际交往 影响因素 交往准则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复杂多样,人际关系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人际关系出现障碍,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或称环境因素与心理因素。客观因素包括交往双方社会背景差异及交往外部条件差异。社会背景差异指社会地位,经济条件、出身、经历以及地区差异;外部条件差异指交往双方信息传递方式与交流场所、使用的交际工具和交往手段等客观因素差异。主观因素包括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人格因素。认知因素影响我们对他人、对自己的判断,从而影响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水平低的人常常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或他人。把别人的讽刺看成赞扬。从而产生让人难以接受的行动。破坏了人际交往的发展。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最鲜明的特点,决定着人际交往的远近。人格因素导致交往障碍是常见的人际交往不良的表现,人格差异带来交往中的误解和矛盾,人格不健全造成人的冲突。因为人格不健全的人常常自以为是,缺乏自知之明,放纵自己。苛求他人,不能容忍他人,内心充满矛盾。行为反复无常,难以相处,因而不能保持协调的人际交往。
大学生常见的交往障碍有:社交恐惧,孤僻,嫉妒,猜疑,四种类型。
(1)社交恐惧:指在交往中出现的一种恐惧色彩的情感反应,最大的特点是,怕见人,交往是害羞,说话紧张,甚至会比任何交往,社交恐惧有的属于气质性恐惧,比如抑郁气质类型的人,性情内向敏感多疑,害怕与人交往,有的因儿童时期遭受意外挫折,成年后演变为恐惧症,也有人过分关注别人评价,总怕别人发现自己弱点,或担心自己讲话伤及别人,留下不好印象因而不敢交往。
(2)孤僻:即不愿与人交往,其表现为不随和不和群,封闭自我独来独往,其原因,一是不能正确的评价爱自己,或是评价过高,孤芳自赏,或是评价过底,低人一等。二是兴趣爱好贫乏,与别人缺少共同语言。三是过分沉迷于自己的嗜好,很少与人交往。
(3)嫉妒:指在交往中因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感,一般表现为,心胸狭窄,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无端诽谤别人,嫉妒有百无一害而无一益,即给对方造成伤害,又折磨自己,巴尔扎克说过:“嫉妒者这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
(4)猜疑:是一种由主观猜测产生的不信任的复杂类型体验,一个人猜疑心过重,对谁都不放心,对什么事都不放心,整天疑心重重便会成为社交障碍,在交往中,心存一定的猜疑没有什么问题,是一种自我保护行为,但是猜疑心过重则是不好。猜疑者一般是先下结论,而后只摄取那些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从而越看越像,更加信以为真。假如宿舍里有一位同学猜疑心过重,大家平时不敢随便开玩笑,一举一动都很拘谨,不可能处好同学关系。
大家都经历过小学、中学也都交往过朋友,可是大学同学间交的朋友有时会影响到自己的前途,朋友多是好事,但真正影响你的能有几个?所以,大学生交往并建立起友谊的关键是择友。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就提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一损矣。一是就是政治朋友、城市朋友。知识渊博的朋友,交这三种朋友对待自己有益;阿谀奉承的朋友。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朋友、花言巧语的朋友,交这三种朋友对自己有害。孔子的这段话,是说明“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在他看来,好的朋友有三种,不好的朋友也有三种。一方面告诫人们交友要慎重,另一方面告诉人们如何去辨别自己身边朋友的好坏。
大学生选择朋友时要注重对方的道德品质,多同助人为乐,办事公正,有责任感的同学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身边朋友崇尚美德才不会使自己偏离道德。
朋友可以有知心朋友也可以有一般朋友,知心朋友还可以分为挚友、益友、诤友。可以说没有一般朋友就没有知心朋友。广交朋友不仅有助于寻觅知音,更重要的是可以开阔视野、增加信息、增长知识,从而促进情感升华。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培植与发展不仅需要通过交往而且应该遵循交往的准则,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保持如同种花一样,需要经过播种,浇灌,培养,护理,接下来就以种花的方式讲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培植与发展。
(1)友谊这种亲密关系表现为对朋友推心置腹,以诚相见,要靠诚信播下友谊的种子。《论语.学而》中说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在古代,朋友与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一样,是基本的伦理关系,统称为“五伦”诚实守信是维持朋友间友谊的基石,朋友间以诚相处,没有真诚就换不来友谊。
(2)友谊需要双方以热情来投入,用热情浇灌。相互了解,关心爱护,分担忧愁,分享快乐,如果真诚就换不来友谊。
(3)和同学交往要靠讲原则来培养,交往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那种不分是非,哥们义气只能破坏人际交往,真正的朋友应该讲原则,《礼记,中庸》有这样一句话:君子和而不流。对待别人要宽和但绝不盲从,正确的就支持鼓励,错误就反对批评,要有自己的信念,不随波逐流。品行和善,看似温顺,然而内心刚毅,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才能更好的培养人际交往关系。
(4)友谊还需要以谅解的态度来护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古语云: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也就是水对于别人的好事,要极力支持和赞誉;对于别人的坏事,不要幸灾乐祸甚至落井下石。朋友之间难免产生矛盾,发生分歧,只要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不在小事上纠缠,宽厚待人与人为善,友谊就能渡过难关,长存下去。
[1]曾仕强.《圆通的人际关系》.
[2]电子图书《社会人际关系》(二十一世纪学生素质教育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