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艳
摘 要:金融创新怎样改变未来全球金融系统是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也是目前讨论的焦点。本文研究在信贷市场上信用衍生工具的积极运用会通过哪些渠道对金融机构行为产生影响。
关键词:信用衍生品;金融机构行为;渠道
0 引言
现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南克认为复杂不透明的金融工具在危机时具有脆弱性,许多政策制定者认为金融创新的运用需要被限制或禁止。也有观点认为金融创新在正常条件下是有益的,但在危机到来时会扩大冲击,这种担忧是否必要取决于这些创新为什么和怎样在金融系统中应用。如果,由于金融创新工具的风险转移、套期保值、风险对冲等特点使金融机构对风险暴露的敏感度下降,加大高风险资产的持有,可能会导致金融系统在危机到来时面临更大的脆弱性。因此研究金融创新通过什么渠道影响金融机构和这些渠道对金融机构行为的影响非常必要。
1 信用衍生品对金融机构行为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正常的经济环境下,金融创新工具的运用将促进信贷的延伸和为借款人提供更有利的贷款条件。Guener(2006)认为信贷衍生品的运用为日后的贷款销售或证券化提供较低的借款成本;Hirtle(2009)认为金融机构运用信用衍生工具增加了对大企业的贷款供应,降低了平均公司贷款溢价。Ashcraft and Santo(2009)认为具有较高违约风险的企业贷款在CDS市场交易后将面临更高的风险溢价,因为金融机构降低了对这些公司违约风险监控的动力。也有很多研究认为金融机构可能会对减少信用风险的金融创新做出回应,回应方式是多样的,如增加贷款供给会增加杠杆水平等,Hirtle(2008)的研究表明美国银行使用信用衍生品来购买保护后增加了贷款供给;Goderisetal(2007)发现在首次发行CLO之后,银行增加了贷款资产比。
2 信贷衍生品对金融机构行为产生影响的渠道
相关的研究和金融行业案例说明信贷衍生工具(和一般的风险转移活动)会通过一些渠道对银行贷款行为产生影响。本文认为金融机构运用信贷衍生工具主要为了对冲信贷风险、降低经济或监管资本、主动进行贷款组合的风险管理以及解决其他一些激励问题。
(一)激励渠道
信用衍生品允许金融机构通过购买信用保护对冲风险敞口将风险暴露转移给第三方,这会降低金融机构删选和监控借款者的动力,同时有动机承担更大的风险,我们称之为激励渠道。Morrior(2005)指出银行购买信用保护后减少了对客户的监督和检查。Ashcraft and Santos(2009)提供了关于这个渠道的证据,它们调查一个公司在CDS市场上交易对其所付贷款溢价的影响。其认为一旦一个公司在CDS市场上被交易,银行就能对冲这个企业的风险敞口,这反过来会降低银行监控的动力,银行对该企业索要的贷款溢价会增加,因为它的风险因缺乏监督会变大。
(二)风险管理渠道
信用衍生品可能会通过风险管理渠道影响金融机构的行为,市场允许将脆弱的金融机构的风险转移到不太脆弱的机构,以及将集中的风险暴露通过多途径分散开来,可以通过贷款组合最优化实现跨地域、跨行业的贷款组合,避免信用风险的行业或区域过度集中,实现贷款组合的风险分散化管理。与其他贷款的证券化、贷款出售不同,信用衍生品在消除拖欠风险的同时保留了持有的资产,从而不必改变资产负债表,避免出售相应资产而引起的客户关系的破坏。同时信贷衍生工具的运用可能会引导银行更加严格地对信贷风险进行测量和定价,风险意识的增加可能会使银行在贷款行为上更有效。
(三)对冲渠道
信用衍生品的出现使金融机构可以将原来只能依靠内部管理或多样化分散的信用风险通过市场对冲来解决。根据这个渠道,银行可以对风险敞口较大的信贷购买信贷保护,卖掉风险敞敞口较小的信贷保护,银行可以用信贷衍生工具保证他们整个组合的风险接近目标水平。Naduld and Weish(2012)研究了这个渠道对贷款定价的影响,他们提供全面的证据证明贷款被用于CLO发行后贷款溢价将降低。
(四)资本缓减渠道
银行的贷款是受银行监管资本限制的,资本金要求以风险为基础,银行可以在信用衍生品市场向第三方购买信贷保护来缓减这种约束,也可以通过运用信用衍生工具进行积极的信贷组合管理降低融资约束受限的可能性,该渠道使得银行在贷款发放及贷款定价上更加严格。
3 结论和建议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种特定渠道研究信用衍生工具对信贷市场的影响,而不是同时考虑几个渠道。因为哪个渠道起主导作用以及信用衍生品对金融系统的影响不能全面反映,所以信用衍生工具是有利的还是不利的没有一致的意见。2010年10月29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2010年13号公告《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试点业务指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信用衍生品正式产生。我国信用衍生品的推出旨在丰富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完善市场风险分担机制。信用衍生品是否能够胜任我们赋予的市场角色,关键在于其能否有效降低银行的信用风险。因此我国在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时应该深入研究这几个渠道效应,防范不利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安琴.信用风险转移与银行体系稳定性研究[J].金融研究,2011,(11):1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