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光
长久以来,初中历史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存在性和重要性容易被学生甚至教师忽略,教学难以见到成效。而新课程改革要求开展素质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兴趣,初中历史教师也应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端正教学态度,对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进行整改和优化。
一、尊重学生,平易近人,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爱屋及乌,许多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某一学科的教师,而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进而取得较为不错的成绩。由此可见,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产生学习欲望和保持学习劲头的根源,初中历史教师应发挥情感教学的优势,影响学生对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课堂教学成效跨上新的台阶。
1.善于沟通交流,采用平等对话。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亲切的话语、温和的态度、鼓励的眼神,这无一不是促进师生和谐的“利器”。通过交流、对话,学生觉得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与自己一起学习,一起探究的处于平等地位的好朋友。
2.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自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特点和自尊,教师应尊重和维护学生,例如: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给出的答案不正确,或者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教师不能直接给予粗暴的否定,尤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哪怕只是一个不屑的眼神,也会打击到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师应循循善诱,帮助学生调整思路,找出正确的答案。
3.灌输平等互助,促进共同进步。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总会参差不齐,教师应平等对待,并促进学生间的平等互助,让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共同进步,为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成效打好坚实基础。
二、创设情境,创新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验证。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侧重于传授知识点,学生一味地被动接受,压抑了学习的兴趣,打击了学习积极性。因此,老师应注重对教学过程的整改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
1.在学习有关“秦始皇统一全国的措施”内容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依据教材进行讲解,学生很快就会觉得枯燥乏味,在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教学效果也得不到保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方言,在课堂上播放出来,学生对这些新奇,陌生的语言一窍不通,教师让学生尝试进行翻译后,再将方言所表达的内容公布出来,学生们在对比“各式各样”的“翻译”后,哄堂大笑,不仅让学生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秦始皇统一文字的重大意义和必要性。
2.在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后,为了让学生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导游”,并在活动开始前讲明“游戏的规则”:①了解并掌握导游的基本常识;②每个学习小组都针对某一长征路上的重要地点撰写导游词和安排旅游路线;③每个小组的表现时间在5~8分钟左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此项游戏,不仅锻炼了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在活动中建立了合作的意识,提高了合作能力。学生不仅对历史学习产生了学习兴趣,也加深了对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体会和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艰难曲折的认知。
通过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改革和创新,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为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发挥主导,确立主体,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众所周知,历史课程严谨枯燥,“教师难教、学生难学”,学生在教师的“填鸭式”教育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主动性受到限制,即使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课堂教学效果也见效甚微。新课程明确指出: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师的主导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应更新教学思维,积极采用先进有效的教学手段,围绕教学内容,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开展“中华文明的起源”中的“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中的描述,自行编排出有关“原始农耕”的小品或话剧并在班级中按序表演。学生们在表演过程中,不仅突出了其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也对教材内容有了更加真实和深刻地理解。在整个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起色。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内容进行认真学习和积极的探究,通过大胆实践和仔细验证,促进学生对历史学习的重视和兴趣,为优化课堂教学尽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江苏射阳县海河初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