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的重组策略

2014-07-07 05:24楼雪映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6期
关键词:作家课文文本

楼雪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现行教材的编排通常采用单元结构的方式,而阅读单元的课文常又以其题材或者体裁的相同或相近组合而成,这就表明,一个阅读单元中的几篇课文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每篇课文又具有本身特点,因而各篇课文又具有相对的“个性”。 因此,我们可以有机地对教材进行重组,从而转变教和学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影响其终身”,真正实现“学为中心”课堂。

一、以主题的相似作为重组的依据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重组阅读教材,也要有新境界,才会有新突破。在教材重组时,可以从文学作品思想文化内涵上的交叉点和联系点出发,在语文教材中为课文文本找出其他的类似文本,进行重组,开展比较阅读。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 秋思》、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如果按照教材上所安排的诗人所处年代的顺序教学,显然比较散乱。在对这五首词进行了研究之后,我实施了以主题为“问君能有几多愁”的重组教学。比较两位女子笔下的愁和三位男儿笔下的愁表现方法有何不同。

深度开发教材,促成内容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零敲碎打。机智生成课堂,促成策略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单一呆板。反复应用对比,促成了资源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单打独斗。前后巧妙勾连,促成了新旧知识的重组,避免了教学的浅薄平庸。多管齐下引导,促成了多维目标的整合,避免了教学的功利世俗。

类似的主题很多,适当整合一些相对稳定的文学主题,诸如母爱、思乡、爱国等等。将主题相同(相近)或相对的文章重组后加以比较,往往能让学生有更丰富的收获。这样的主题模式无疑提高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运用和探究能力。这种重组本身就是一种类聚,一种求同思维,一个抽象概括的过程。

二、以写作内容的相似作为重组的依据

叶圣陶先生对于教材的使用有过很多论述,他曾说:“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一贯的目的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重组教材过程中,可以从教材写作内容的相似点出发找出其他的类似文本,进行重组,开展比较阅读。

例如:人教版九年级的小说《故乡》、《我的叔叔于勒》、《蒲柳人家》分别塑造了杨二嫂,菲利普夫人、一丈青大娘三个性格不同的女人。一丈青大娘是黄河流域人,她身上有慷慨悲歌之士的血液,她的泼辣有人情味,质朴,有正义感。杨二嫂是江南水乡的女子,就是泼辣也如水乡七拐八拐的小河让人捉摸不透。菲利普夫人是资本主义社会下层小公务员的妻子,肯定是多少受过一些教育,她故作清高,她的泼辣就更细腻委婉一些。杨二嫂,菲利普夫人的泼法都透出冷酷自私的本性,她俩都不想表现出自己泼辣,都在极力掩饰。可以设计一堂以“三个女人一台戏”为主题的课,比较了三位泼辣女人,引导学生去体会作家人物塑造笔法的精妙。通过重组分析这三个女人性格的异同,对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思想有一定作用,同时,学生也会明白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重大影响。

通过比较分析, 能使学生体会写作题材相同的文章,不同的作者在谋篇布局、写作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差异。

三、以体裁的相似作为重组的依据

叶圣陶先生曾说:“要知道国文选本只是个凭借,争取得其道不能空口说白话,有了凭借,历练才有着落。”我们可以从文学作品体裁的相似点出发,在重组过程中注意点与点的比较、知识点的归类、重点的区别,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如《我的母亲》与《背影》都是通过小事来描写长辈的散文。《我的母亲》一文记叙了“我小时”9年的生活,回忆了母亲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善良、宽容的性格特征。《背影》写父亲在车站为儿子买橘之事,两篇文章都采用第一人称写法,用朴素的语言描写细节,描绘动人的亲情之美。

四、以表达方式的相似作为重组的依据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育专家也一再强调“不要机械地去教教材,而要灵活地用教材来教”。每个成熟的作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的风格,如冰心清丽明快、委婉细腻的散文语言与鲁迅犀利、冷峭、幽默的杂文语言迥异。教学时可以将具有类似风格的作家作品组合学习, 如将诗歌史上以“诗豪”著称的刘禹锡的作品与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的作品比较阅读。同时亦可将不同文本局部的精彩语句、语段作为组合点,让学生在比较中品味、揣摩、理解语言运用的精妙。

五、以同一作者作为重组的依据

一个作家的作品风格总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但作家作为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他不可能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这一影响默默地在改变着他的思想,而且通常随着个人的成熟,作家在艺术上的表现能力也越来越成熟,所以,他的作品在不同时期就会有着不同的变化。例如:我们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后期作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时,可以整合之前所学的鲁迅作品,如《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风筝》《社戏》等,这些作品或是描写中国封建劳动人民被压迫,表现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或是借助回忆童年的往事寻求慰藉;而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鲁迅却痛斥反动派毫无自信力,精辟论述了“我们有未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广大革命群众以及广泛的进步力量称之为“中国的筋骨和脊梁”,对他们满怀信心,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对比鲁迅先生的前后作品,我们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作者自身思想的变化,他对中国的前途、命运的认识在深化、在发展。通过这样的整合比较,在鲁迅这个主题中,学生看到的不是一个平面静止的镜像,而是一个思想上不断进步发展的作家。

中学语文教材对于重要作家收录了不只一篇作品,将其散落在教材中的作品重新组合,我们对于该作家不同时期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及其作品的写作特色,就有了一个整体把握。

六、以文本中的亮点或重要细节作为重组的依据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进行思考,也就是说进行生动的创造。”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从一组课文中有联系的亮点或是重要细节着手重组教材文本,虽不一定是从全篇着眼,但常别致新颖,又能就其一点深入,增强理解的深度,培养更高层次的辨析能力。

如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这首诗时, 可引导学生由杜甫的“茅屋”而旁及刘禹锡的“陋室”,颜回的“陋巷”,诸葛亮的“茅庐”等,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一个侧面以及他们的精神状态。亮点和细节的选择,还可以是文本中某一种有特色的写作方法,或者精彩的描写手法等,因文而异,不必拘泥。

组合学生还没有学习过的教材文本, 只是意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可接受能力,不宜追求深入透彻。

七、以课内外组合为重组的依据

教材与教材以外的文本资料的组合,便是引导和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极好的方法。《自读课本》的文章的编排大都是有针对性的, 与课内某些阅读课文相照应, 熟读这每一册的几十篇文章, 也是一种很好的文化积累。在语文教学中也可把《自读课本》引进课堂,如七年级上册学习《春》“春风图”一段,可与《自读课本》中林斤澜的文章《春风》组合阅读,比较异同。两篇文章描写的对象相同, 但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那么温柔,温柔得像是江南少女的抚摸;而林斤澜笔下的春风,却是那么粗犷,粗犷得就像塞北男儿的怒吼。在比较中,学生对南北两地的春风特征有了感性的体验,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技巧。这就比单独讲朱自清的“春风图”印象来得深刻,效果要好。

总之,在教材的重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重组材料的难易程度,符合循序渐进的要求。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生活经验和接受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才能让不同智力、不同层次状态的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义乌市望道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家课文文本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