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平
阅读教学在小学母语教育中发挥着奠基作用,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能力”。伴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阅读能力已成为衡量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帮助学生尽快、尽早地实现独立阅读,已不约而同地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因此,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在小学阶段,要提升学生独立阅读的动力,需要教师特别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阅读兴趣的激发
我国教育家程颐提出:“教育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能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是促使学生持续阅读的不竭动力,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第一条就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在具体的阅读要求中,也体现出对阅读兴趣的关注:“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在心理学中,兴趣被定义为个体因与活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阅读活动中,如何才能激发这种心理状态呢?
首先,阅读材料的选择要契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新课标将“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和“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列为第一学段的阅读内容,就是因为儿童对这些富有情节的内容和句式简洁、韵律感强的韵文特别感兴趣。学生阅读时,一方面完整的故事会给学生带来一种满足感,另一方面学生在阅读中视野得以拓展,好奇心得以满足,想象力得以释放,阅读的欲望自然而然地被点燃。反之,如果阅读材料不符合学生年龄特征与需求,学生自然就没有阅读的动力。
其次,利用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做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比如:徐文祥老师教学《万里长城》一文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读课题,这本来是个再平常不过的方法,但老师进行了不同寻常的设计,他让学生用不同的感情读出不同的语气。有的学生用激昂的语气读,有的学生用沉静的声音表现,还有的则是无限敬仰的感情,读“万里”这个词时尤其变化多端。这个独具匠心的设计,是对学生阅读期待的一次检验,不同的期待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好奇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心理取向。这个方法令人深思:一成不变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厌烦,“教学程序”、“教学方法”的陌生化,会使学生不断产生一种新的期待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材呈现的方式、讲解的方法、引导讨论的方式都应该做到常中有变,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期待将阅读的触角伸向课文。我们提倡多元化地解读课文,同样,对于阅读期待我们也提倡多元化,这样更能够带动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潜心品味课文。
“阅读期待”作为课标中一个新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才刚刚开始,每个教师都应和学生一起努力探索,大胆尝试,使它在阅读教学中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
最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为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创造条件。比如,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教师却一味地讲授、分析,最后让学生记住教师的结论,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对阅读失去兴趣,感觉阅读索然无味。如何让学生乐读呢?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围绕阅读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阅读中,鼓励学生互相交流阅读体验。面对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往往会有不同的阅读感受和体验,当然,每个学生的认识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这些个性化的感受和体验汇集、碰撞时,既可以修正和发展自己丰富的阅读感受,也可能激发学生更多的阅读乐趣。因此,在阅读的起始阶段,“学生的阅读乐趣比对阅读材料的认识以及得出最后的结论可能更重要。只要学生喜欢阅读,其他的事情也会随之迎刃而解,阅读乐趣的获得与否应该成为评价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一旦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不会觉得阅读是沉重的负担。“与书本交往的愉悦所引起的精神振奋状态,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借助于这种力量能托起沉重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
要实现独立阅读,首先要解决阅读动力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至关重要,这是促使学生持续阅读的动力源泉,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条件。
二、阅读方法的渗透
常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有独立阅读能力”,这一课程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阅读方法的支持。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阶段目标中,对阅读方法的安排体现出通盘考虑的意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各个学段一以贯之的要求。第一学段,提出“默读”的要求;第二学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的要求;第三学段,进一步提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的要求;第四学段,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新课标对阅读方法的安排,反映出阅读教学的理念在发生变化。将“略读、浏览”的方法作为教学目标,不单单是阅读方法的扩展,更意味着阅读的范围和阅读量也将发生变化。长期以来,阅读教学偏重对课文的精读,但是仅仅靠课堂教学的有限阅读,不足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需要一定的阅读量作为支撑,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目的就在于扩大阅读范围,开阔阅读的视野。这是语文课程对阅读广度的重视,是主动适应信息社会的表现。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必须重视这些基本阅读方法的培养。
阅读是个性化的学习行为,阅读方法也应是个性化的,学生有权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方法,教师不应限制,只能引导。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等,是保证独立阅读顺利进行的基本方法。
三、阅读习惯的培养
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还有赖于良好的阅读习惯。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学习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地成了习惯,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一辈子受用不尽。”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每天阅读、带工具阅读、边读边思考、批注式阅读等。考虑到先入为主的因素,在起始阶段的阅读教学中,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
除了兴趣、方法和习惯为基石外,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阅读量的支撑。以课本为载体的阅读量毕竟是有限的,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课外阅读的支持。课程标准对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有明确保底要求:第一学段5万字,第二学段40万字,第三学段100万字。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安阳市文峰区教研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