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之道三清山

2014-07-07 05:41史兆琨
祖国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三清山清宫

史兆琨

三清山处在中国道教风气最为浓厚的赣东北,却如深藏汉宫的王昭君一般,其美丽长期未能广为人知,直到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为中国第七个、江西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这座一年有200多天被云海包围着的道家仙山,让旅行者在感受其卓尔不群的风光时,也被这里的人们及生活方式打动——有对信仰的虔诚,对故土的眷念,也有对宗亲、语言、习俗等传统的坚守——并时时返照自己的内心。每当有所感悟,心底便有一种修行成功的喜悦。

太平洋西缘最美的花岗岩

中国的壮丽山川有不少是以花岗岩为主体的:从泰山到华山,再到庐山、黄山、崂山。相比之下,三清山并不缺乏自身的特色。国际地貌学家协会副主席、波兰地质学教授皮特·米根(Piotr Migon)曾作为世界遗产的专家组成员之一来到三清山考察。见过许多花岗岩峰林的他,认为三清山在地形、地貌方面具有自己的特征与优势:在一个相对较集中的区域里,呈现出高密度的岩石陡坡,并且呈现出石锥、石柱、尖峰、峡谷和裂隙等多种形态,显得颇为壮观。

三清山有很多发育完全的峰丛。有的山峰簇拥在一起,如雨后春笋一般密密匝匝,但是山体间平行的柔软线条使得这一切繁而不杂,让人不禁联想到古画中飘逸妩媚的衣带线条,所谓“吴带当风”。有时候,它们在你面前由左到右地依次排列,像是秩序井然的队伍——这不正是名画《八十七神仙图》里的情形吗?在坊间,人们将三清山誉为“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峰林”。

山谷里的百家争鸣

三清山之所以有这么多造型各异的地形地貌,与长达14亿年的地质运动有关。据介绍,三清山地处欧亚板块南缘,是华夏古陆与江南古陆两大地构造单元的结合部,受多个断裂带的影响和控制,曾经三次沉入大海,又三次浮出海面,后期还经历了非常剧烈的造山运动。皮特·米根教授说:“与世界上其他已知的斜坡地形成因不同,三清山是唯一一个由风化作用、重力侵蚀(主要是巨型岩体的破裂)和流水地质作用共同促成的产物……岩体的快速上升、岩石的坚硬属性和流水地质作用,使得三清山形成了具有全球独特性的地形地貌。”

皮特·米根教授盛赞的巨蟒峰是这段沧桑历史的现实注脚:在峡谷中,一条长达128米的“眼镜蛇”昂首向天,腰身细长,头部粗大,人站在它面前顿时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这座高耸入天的石峰略带弧度,中间还有好几道横断的裂痕,感觉随时都会断裂倒塌似的。

会心处不必在远

许是受了这等风光的吸引,道教人士早在魏晋时期便在三清山上筑点修炼,也留下了许多有道家色彩的地名,如仙人桥、雷公石、判官石。与三清宫遥相对应的紫烟石是观赏云海的最佳地点,这块巨石像是一个天生的眺望台,周围寸草不生,并无遮挡视线的植物,可以自在地俯瞰四周。轻风徐来,更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

作为三清山上仅有的人文遗迹,三清宫周边聚集了最多的游客。它的前面有一片长条石铺就的平地,也不知是房屋坍塌后的遗迹,还是原来就是一片广场。许多小商小贩便在此设点叫卖,人们也三三两两地散坐在这片广场上,惬意地晒着太阳。广场边上有条小路通往古丹井,井旁有家招待所。现在距离夏天还早,人们尚无到山上避暑的打算。招待所里空无一人,几个工作人员搬了板凳,也坐在屋前晒太阳、闲聊,跟不经意走入此间的游客打着招呼。

时间,在暖洋洋的阳光底下显得并不打紧。

都说道家善于养生,其实靠的不单是丹药,寻找一个能够让自己静气宁神的环境也十分重要。我想起东晋简文帝游园时的吟咏:“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濠水和濮水是庄子游玩、垂钓的地方,因哲人的盘桓而成为名胜;在简文帝看来,林幽水清之处,不必名声在外,一样洋溢着回归自然的乐趣。专注于环境与心情的互动,而不是地点本身,方是游山玩水的旨趣所在。

三清山峰奇林秀,云海蒸腾,素有“黄山的姐妹山”之称。花岗岩山体变化多端,有石锥、石林、峰柱、峰墙等多种形态。

在三清山,经常可以看到一群游客面对着某处景点,争论着它到底像什么。这就像一场开放式的竞猜游戏,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只是阅历与想象力的交锋。

三清宫的八卦秘密

三清宫建在三清山北面的一个山坳里,坐南朝北。这是一座道观,周边还有九天应元府、雷公塑像等许多道教文物。到三清山旅游,三清宫一带是最主要的文化看点。

其实,三清山的名字本身便透着浓重的宗教色彩。所谓三清,是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道德天尊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俗称“太上老君”。这三位便是道教供奉的最高神。三清山最高处有玉京、玉虚、玉华三座山,好似三位神仙在此出没,便叫了这个名字。

由三清宫向东不到100米,便会经过詹碧云藏竹之所——其实就是他的墓地。陵墓就地取材,用花岗岩石建造而成,墓前建有门阙,左右连有厚墙,颇有汉唐遗风。其实詹碧云是明朝景泰年间的一个全真道士。他的陵墓在三清宫的东南方位,而在三清宫的东北方位,则葬着三清宫的真正主人、本地居士王祐。包括墓地在内,三清宫一带的建筑格局藏有许多道家玄机。

经过比对,黄上祈发现三清宫与龙虎山的正一上清宫基本吻合,个别地方又有全真道观的特点。考虑到赣东北是正一派的祖庭所在,而詹碧云是全真派道士,出现混搭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时过境迁,如今部分石室坍塌,雕像风化得厉害,尤其是龙虎殿前的虎形石雕,已经风化得满目疮痍,大张的嘴巴里没有了利齿,温顺地趴在地上,不像是猛虎,倒像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宠物狗;只有硕大的利爪可以提醒你,它也是山间猛兽的一员。

三清宫的建造、兴衰与本地德兴的王氏家族紧密相关。自唐代在山脚立基以来,经历了宋、明的多次翻修、扩建,到明朝景泰年间才形成了今日之规模与格局。此前,盛传三清山上有葛氏在修炼丹药,晚近都说是古代著名的道教人士、化学家葛洪。黄上祈说:“我翻查了道家《神仙志》和本地不同时期的地方志,发现在清朝以前,这个记载是很明确的,所谓葛氏是指三国时期的道士葛玄,也就是葛洪的从祖父。只是后来有人嫌他名气不够大,简略地称之为葛氏。再后来,便有人以讹传讹,说是葛洪了。老子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做学术研究,就是要坚持说真话。”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清山清宫
清宫大戏《铁旗阵》改编考述
人间仙境:三清山
宫腔镜下清宫术与常规清宫术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效果
清宫饽饽桌
水墨三清山
清宫中的西洋医生
游三清山
游三清山
清宫月令承应戏改编略论
清宫端午仪典戏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