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干预效果分析

2014-07-07 15:29
安徽医药 2014年5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头孢哌酮抗菌

曹 迪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西药科,安徽 蚌埠 23300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干预效果分析

曹 迪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西药科,安徽 蚌埠 233000)

目的 分析干预前后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变化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该院干预前(2010年)和干预后(2012年)出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记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对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回顾性调查,评价干预前后各项数据以验证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明显,由 69.73 DDD/100人/天下降到43.37 DDD/100人/天,尤以手术科室下降明显。头孢类是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主体,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明显。结论 该院采取的干预措施有效、可行,可明显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抗菌药物使用日趋合理,但仍存在个别品种过度使用、不合理使用等问题。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干预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是测算出院人群暴露于抗菌药物的广度和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能更准确地反映抗菌药物的消耗情况[1]。据调查,2010年全国抗菌临床应用监测网公布的均值80.1 DDD,远高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提出 AUD力争控制在40 DDD以下。我院2010年 AUD为69.73 DDD,因此我院采取了相关干预措施以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现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跟踪、调查及分析,评估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依据我院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收集整理干预前(2010年)和干预后(2012年)出院患者应用的抗菌药物数据,包括药物名称、规格、使用量、使用金额和患者的科别、住院天数等相关信息进行研究。

本文抗菌药物仅限口服制剂和注射制剂,植物成分的抗菌药物、抗结核药、抗麻风病药、抗病毒药和抗寄生虫药以及滴眼剂、滴耳剂、软膏剂和栓剂等外用制剂未列入本次调查范围。

1.2 研究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方法,其 DDD值参考《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2010年版及卫生部抗菌药物监测网药品字典。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以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即 DDD/100人天)表示,AUD=(DDDs/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100[2]。1.3 干预措施 我院2011年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按性质分为行政干预和技术干预。行政干预措施: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制定《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及《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奖罚的暂行规定》等管理制度,制定各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目标值,每月对上月份各临床科室及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进行调查,形成合理用药简报形式通报,临床药师每月回顾性点评抗菌药物处方,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每月组织专家检查运行病例抗菌药物使用,发现不合理情况及时通报,下发整改通知书并实施经济处罚。技术干预措施:临床药师在全院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和讲座,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进行释义讲解,制作《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知识明白纸》发至每个医师,深入临床科室针对所在科室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科有针对性培训。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干预前后相关抗菌药物指标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用药指标统计情况

2.2 各类抗茵药物使用强度及排序 见表2。

2.3 AUD前10位抗菌药物 见表3。

2.4 手术科室及非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见表 4,5。

3 讨论

调查发现,干预后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比例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指标均出现显著下降,可见,干预措施有一定的效果。但干预后2012年AUD为43.37 DDD,仍未达到卫生部提出的 AUD力争控制在 40 DDD以下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干预前后第3代头孢菌素类、头孢菌素类复方制剂、第2代头孢菌素类 AUD一直位居前 5位,充分证实了头孢菌素类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主体,与其他文献报道相似[3-4]。头孢菌素类复方制剂 AUD一直分布在前 3位,干预后升至第1位,头孢哌酮舒巴坦占据统治地位,干预前后一直位居首位。头孢哌酮舒巴坦是临床常见的非发酵菌如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在院内中重度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选用药物[5]。但调查发现,我院存在着轻—中度社区获得性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初始经验性治疗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且日剂量达到2 DDD,疗程过长等不合理用药现象,将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专项药物点评以提高用药合理性。第 1、2代头孢菌 AUD构成比由干预前的 11.03%上升到干预后的18.98%,说明第1、2代头孢菌素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常见品种,其地位逐渐上升。而第4代头孢 AUD明显下降,这与我院修订特殊级别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度,加强落实特殊级别抗菌药物会诊措施等有关,但头孢吡肟干预前后均排入了全院抗菌药物 AUD的前10位,存在一定的滥用倾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作为青霉素酶抑制剂由2010年的1.93升高到了2012年的3.34,主要是因为干预后临床医师重新意识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疗效显著的地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复方制剂属于典型时间依赖型抗生素,有效的杀菌时间与较窄的突变选择窗是临床使用寿命较长的关键。

表 2 干预前后各类抗茵药物使用强度(即DDD/100人天)

表3 干预前后 AUD前10位抗菌药物

表4 干预前后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表5 干预前后非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针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我院在要求临床科室严格执行 2009年 38号文中的要求[6],氟喹诺酮类药物仅能经验性治疗肠道感染、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其他感染均要参照药敏试验选用,尤其要严格控制其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中的应用。干预后喹诺酮类药物AUD显著下降,左氧氟沙星也跌出前10位抗菌药物品种中,表明我院氟喹诺酮类类药物过度使用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改善明显。

干预后手术科室 AUD下降趋势明显,普外科、骨科等科室下降了20 DDD以上,证实了干预前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及过度使用现象。非手术科室 AUD有所下降,但变化程度不大,呼吸科及重症医学科3年中 AUD都在100 DDD以上,可能与患者复杂的病情有关。另外,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按成人规定日剂量标准计算,干预后AUD高于其他医院报道的2010年的儿科AUD[7],值得重视。

综上所述,干预后我院抗菌药物AUD下降,手术科室明显。头孢菌素类仍是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主体。个别品种有不合理使用、过度使用现象。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和宣传,使抗菌药物使用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目标。

[1] Meyer E,Jenas D,Schwab F,et al.Design of a surveillance system of antibiotic use and bacterial resistance in German intensive care units[J].Infection,2003,31(4):208-212.

[2] 陈 蔚,涂春莲,俞春芳,等.2010—2011年我院抗菌药物使用量与细菌耐药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2):325-327.

[3] 郗 颖,周泥泥,许 健.418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合理性分析[J].安徽医药,2012,16(6):849-851.

[4] 王 珏.专项整治活动前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8):1424-1426.

[5] 卢雅敏,邹安庆,侯佳惠,等.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评价[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1,36 (11):872-874.

[6]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7] 史桂玲,张惠娟,孙秀颖,等.我院住院患者 2008—2010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J].中国药房,2012,3(6):510-512.

10.3969/j.issn.1009-6469.2014.05.066

2013-11-06,

2013-12-18)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头孢哌酮抗菌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夏季养鸡 可用蒲公英抗菌消炎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常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