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
[摘 要]本文概述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影响全国的”“黑龙江戏剧现象”之发展过程与主要成就,深入探讨了该现象规律性的六点启示。即伟大时代是戏剧发展的社会基础;党政领导是戏剧发展的政治保障;体制改革是戏剧发展的内在活力;培养人才是戏剧发展的决定因素;优秀剧本是戏剧发展的文学根基;地域特色是戏剧发展的美学标志。这些启示对当代戏剧发展具有重要的普遍意义。
[关键词]黑龙江戏剧现象 现象 启示
为了改变近些年来我省戏剧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有关文化领导部门号令三军重整旗鼓,决心打造影响全国的戏剧精品,创新发展黑土戏剧品牌,大力繁荣黑龙江舞台艺术。为了实现十八大之后这个辉煌的戏剧梦想,很有必要站在今天的平台上,认真回顾当年的黑龙江戏剧现象,并从现象中探求规律性的发展启示。以达到通过历史启示现实,遵循规律科学发展的目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以“黑土戏剧”品牌为标志的龙江舞台剧,在全国范围内一枝独秀反响强烈。媒体称之为“戏剧舞台的黑龙江现象”,专家和观众们称其为一股强劲的“黑旋风”。
黑龙江戏剧现象的壮丽画卷,是从1987年 开始渐次展开的。1987年,黑龙江省戏剧创作中心在全国率先成立。成立不久便在全国引人瞩目,被业内誉为“黑土地上一个生机勃勃的创作群体”。同年哈尔滨话剧院演出的话剧《曹植》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一举蟾宫折桂,独占鳌头,被誉为“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剧”,后来其影响及于海外。1990年,阵容强大的八台大戏进京展演,包括龙江剧《荒唐宝玉》;话剧《野草》,《天鹅湖畔》,《淘金大船》;评剧《身外有个世界》,《半月沟》;京剧《赵王与无容》,折子戏《江祭》、《砸佛堂》、《打冤家》。同年,哈尔滨话剧院的大写意话剧《蛾》,应中国话剧研究会之邀进京演出。1992年,四台戏进京展演。包括话剧《北京往北是北大荒》;评剧《女大十八变》,《大山里》,《金兀术》。1994年四台戏进京演出。包括龙江剧《木兰传奇》,音乐剧《鹰》,话剧《大青山》,评剧《毛泽东在1960》。1996年六台戏进京演出。包括话剧《地质师》、《一人头上一方天》;评剧《大森林》;京剧《梦断关山》、《魂断五国城》;大型舞蹈诗剧《大荒的太阳》。这四次大规模进京展演,一次比一次水平高,均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深入探究以上黑龙江戏剧现象,可以从中发现戏剧发展的几点规律性启示。
启示之一,伟大时代是戏剧发展的社会基础。
毋庸置疑,黑龙江戏剧现象,在宏观上是伟大时代的产物。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环境宽松,言论自由,文化发展,文艺繁荣。尤其是八十和九十年代,是我国文艺和学术繁荣发展的黄金时代。艺术家激情澎湃,文思泉涌。没有这样一个伟大时代,不可能出现黑龙江戏剧现象。
启示之二,党政领导是戏剧发展的政治保障。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而不是资本主义文艺,就必须既发挥文化市场的主体作用,又要依靠党和政府的政治保障。既要靠市场,又要靠市长。离开党的坚强领导和政府的鼎力支持,中国文艺尤其是主流文艺很难繁荣发展。黑龙江戏剧现象表明,这是一条重要规律。
早在1984 年,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繁荣我省文艺创作的十二条措施》,198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造就北疆文艺劲旅,创作文学艺术精品”的战略目标。随后又设立了全省文艺创作大奖和文艺特殊贡献奖,制定了《关于给予我省中青年尖子演员和演奏员浮动工资的实施办法》。此前此后,省文化厅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为发展我省戏剧艺术,采取了一系列组织领导措施,主要包括以下重要举措。
从1977年开始,组织创办省艺术学校编剧班,仅前两届就培养出编剧人才一百二十多人,其中部分学生,后来成为我省戏剧创作的骨干力量。1979年创办《黑龙江戏剧》杂志,后更名为《剧作家》,现已出版200多期,这是一个重要的戏剧园地。1987年组织成立了在全国首创的黑龙江省戏剧创作中心。这个中心活跃了二十多年,是形成黑龙江戏剧现象的主力军。1987 年之后,文化厅又先后派遣二十多名优秀中青年编剧人才,到中央戏剧学院深造。期间还在省文艺干校和省艺校开办戏剧编导进修班。1990年前后,文化厅组织成立了领导与专家相结合的重点剧目策划组,对推进全省精品剧目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智囊作用。1990 年至1996年,在多次戏剧汇演的基础上,先后四次组织前述二十二台大戏进京展演。
启示之三,体制改革是戏剧发展的内在活力。
1987年在全国首创的黑龙江省戏剧创作中心,曾经是我省戏剧精品创作的基地,对推动我省戏剧艺术繁荣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黑龙江省戏剧创作中心,就没有黑龙江戏剧现象。四次进京展演的二十二台戏,剧本全部是中心剧作家创作的。获全国大奖的剧目,编剧都是创作中心的剧作家。这个中心凝聚着黑龙江戏剧创作的精英。如话剧作家杨利民、杨宝琛、邵宏大、王治普、张明媛、李景宽、周树山;戏曲作家杨宝林、朱红赤、付军凯、王靖、徐立根;地方戏作家王尧、柳盛林、苗俊英,等等。
创作中心这个创作机构,正是体制改革的产物。当时对计划经济的产物——全省三级戏剧创作网,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中心集中人力财力,集约使用有限的经费,集中聘任精干的人才,凝聚精华,凝练精品。中心采用聘任制、合同制运作,引进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人才动态流动,实行艺术竞争。中心是充满活力的艺术沙龙。它的新体制和新机制,解放了艺术生产力,充分调动了创作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我省优秀戏剧作品创作。
启示之四,培养人才是戏剧发展的决定因素。
黑龙江戏剧现象的出现,其决定因素是教育先行培养人才。
1977年开始创办的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班,是培养编剧人才的重大举措。这个班仅前两届,就培养出一百二十多人。黑龙江省戏剧创作中心的签约剧作家,大部分是编剧班培养出来的。我省获大奖的一些剧目有不少是他们创作的。当年进京的二十二台戏,其中有九台是编剧班同学创作的。此外,在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的话剧精品《曹植》,入选百年话剧经典的小剧场话剧《夕照》,我省第一部音乐剧《山野里的游戏》,新时期第一部龙江剧现代戏《关东乐》,省内第一部演出超千场的儿童剧《托起明天的太阳》(合作创作),国内唯一的评剧《邓小平在那个春天》,等等一系列优秀剧目,都出自编剧班毕业生之手。这些毕业生是我省戏剧创作的生力军。
当年先行一步的黑龙江省艺术学校编剧班,以及此后的中央戏剧学院深造等举措,为后来黑龙江戏剧现象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黑龙江省戏剧创作中心,既是一个精品戏剧创作基地,又是一所“没有围墙的戏剧学院”。
启示之五,优秀剧本是戏剧发展的文学根基。
黑龙江戏剧现象,主要是剧本创作现象和黑土文化现象。黑龙江戏剧在表演、导演、舞台美术等二度创作方面,当时并不比别人优秀多少,甚至有些方面不如江南和中原。但黑土戏剧剧本厚重,有文学追求,有黑土特色。黑龙江抓戏剧艺术,一直注重首先夯实剧本基础,在剧本的文学性、思想性、地域性上下功夫。创办省艺校编剧班,成立黑龙江省戏剧创作中心,举办无数次剧本研讨会,组建全省重点剧目策划组,都是为了夯实一剧之本这个坚实根基。
启示之六,地域特色是戏剧发展的美学标志。
黑龙江戏剧当年震撼北京,惊动全国,观众和专家主要看好的,是黑土戏剧浓郁的大馇子味儿,也就是雄浑博大粗犷豪放的黑土文化精神。比如,1990年八台大戏进京展演时,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戏剧评论家马也写道:“八台大戏,色彩斑斓,生猛挺进,容大声宏,响遏行云——唱生活、唱生命、唱军垦、唱创业、唱历史、唱现实、唱五花山、唱淘金梦、唱文化的重负、唱改革的欢欣,热的血、烈的酒、酸的泪、浓的情——艺术地再现了黑龙江人民的生活和建设,思考和创造,感情和追求,风格和文化。”[1]八台戏进京展演后,我省及时总结创作经验,叫响“黑土戏剧”口号,并且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相关美学思想和创作思路。如时任省文化厅厅长的杨运泰同志,在1991年省戏剧创作中心年会上,以《创造独具特色的黑土戏剧》为题目,全面深刻地阐述了“黑土戏剧”。讲话首先阐明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重要性,进而对黑土文化内涵界定如下:“黑土文化是带着黑龙江地理的、历史的、民族的鲜明印记,以粗犷豪放、沉雄博大为总体基调,以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内在灵魂,并且具有开放的、动态的、吐纳有致、兼容并蓄宏伟气派的黑龙江地域特色文化。”[2]接着阐述了创造黑土戏剧的基本规律。来自创作实践的黑土戏剧美学思想,促进了“黑土戏剧”品牌的成熟与发展。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遵循规律才能发展。我们期望以上启示,能经过造性的运用,推进黑龙江艺坛又一春早日到来! (责任编辑:文键)
注释:
①《文艺创造工程论集》,杨运泰著,哈尔滨出版社,1998年5月,哈尔滨。第83-84页
②同上。第78页
参考文献:
[1]《新时期黑龙江戏剧发展研究》,朱雪艳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12月,北京
[2]《黑土戏剧论》,张葆成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