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主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2014-07-07 16:09周凤祥
语文教学之友 2014年6期
关键词:学法目标阅读教学

周凤祥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和阅读心理的独特性。而我们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以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要特征,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据我们调查统计,90%的中学生反映,没有或很少经历自主学习方式;57%的学生没有或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机会。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提出了语文自主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初步探索。

自主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进行自主阅读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构建“以目标为核心,以学法为线索,以活动为手段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阅读教学要以目标为核心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在这种情况下语文阅读教学到底还要不要预设教学目标?一段时间内引起了语文界的争论。我们在经过教学实践探索后深刻地体会到,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应该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其理由有二:

1.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在这个定义中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作指导。如果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无约束、无目的地学习,教师随心所欲、漫无目的地乱讲一气,就根本谈不上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也无效率可言。

2.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第一方法或第一工作就是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光有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宏观目标(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是不能具体指导一节课的阅读教学活动的。还必须把这些宏观目标分解细化为每一个单元特别是每一节课的微观教学目标来指导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学目标的定向、调节、激励作用。

阅读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以目标为核心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教学目标才不会阻碍和钳制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初步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一是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具体地讲三者的关系是:以知识技能为基础,分层进行实施;以过程方法为主线,让学生主动发展;以情感态度为动力,全面进行渗透。二是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抽象性和生成性,为师生活动和学生今后的发展留有空间。三是要注意目标的具体性,便于师生操作。四是要注意目标的针对性,体现所学课文的特点。

二、阅读教学要以学法为线索

“以学法为线索”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即“授之以渔”。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渗透学法,贯穿学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各类文章的阅读方法。

首先,以学法为线索突出强调了学生的“学”和指导学生如何“学”,体现了新课程的“生本”思想。自从唐代韩愈提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千多年来,教师的角色就定位在“讲”上,结果就往往讲得多而杂,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现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对教学这一概念做出了新的诠释:“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了。”吕老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我们提出课堂教学要以学法为线索就是基于这种认识。

其次,以学法为线索也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语文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掌握工具(语文知识),还要使学生学会获取工具和使用工具的方法。我们提倡阅读教学要以学法为线索就是为了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的这一方面。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学法,贯穿学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初步探索出了以下两种做法:

一是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体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整体渗透学法(程序性知识),变“教”的过程为“学”的过程。如诗歌的教学方法一般的是以读代讲,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范读——提供示例;学生仿读——力图学像;反复练读——教师指正——整齐划一。这样就像教戏一样,最后学生读出来的几乎是一个腔调,这样的教学设计忽视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朗读方法的多样性。在实践中我们把这种“教”的过程变成了“学”的过程,如我们是这样设计《纸船》一课的教学过程的:读准——查工具书正音;读畅——学生自己读通顺;读情——总体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定基调;读透——品词达情,读出情感。这样以学法为线索由浅入深地学习,符合学习规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读诗的方法(程序)也会逐渐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运用。这样的教学设计要求我们教师不借助教学参考先独立学一遍课文,然后把自己学的经历,学的过程转化成教学过程。

二是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文体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学法指导,学法实践的环节。还是以《纸船》一课为例,学习第一节时教师先指导学生把诗的内容想象成画面,然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换词等方法品味“留着——留着”和“一只一只”所蕴含的情感。学习第二节时我们就让学生按这种方法自己去阅读文本,进行学法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以学法为线索是为实现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的迁移奠定基础,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根本目的。

三、阅读教学要以活动为手段

“以活动为手段”就是在阅读课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发展”是奠定“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学习能动性和主动性的发挥,主要看其智力参与的程度:一是广度,二是深度。只有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体智力参与以及强调将师生之间多向性的交互作用引进教学过程,才能真正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发展。杜威指出:“我们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而创设情境就是要引起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在实践中我们通过开展“角色演读活动、句段品析活动、美点寻踪活动、探究发现活动”等,来创设情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阅读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完成学生与作者(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给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做出自己的评价,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作者单位:固安县职业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学法目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体育学法基本定位及其理论建构的必要性(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