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呢?
一、 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语文教学是认识活动与情感结合的联合体,更应该依赖于兴趣。兴趣属于非智力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接受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注重和善于激发学生汲取知识的冲动与激情。
(一) 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快乐等与知觉联系起来的温和、愉悦、宽松的情绪,对认知具有组织作用。课堂教学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交流共鸣的过程。课堂教学除了全心投入外,还需洋溢出教者的热情,仪态洒脱,精神饱满,表情轻松愉快,目光给予学生亲切、和蔼,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合作交往的良好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关注民主课堂氛围的建立,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身心放松,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二) 培养竞争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竞争。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组竞赛法就是一种激发学生竞争意识的好方法。分组以志同道合为原则,而竞赛则在竞争中体现自我价值。比如学了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课文《皇帝的新装》,让全班学生自由分成八组,个人自选角色,认真揣摩,小组内互相协作,各组分别在课堂上表演,学生和老师一起评判,评出最能表现皇帝爱慕虚荣,大臣们阿谀奉承,骗子贪婪狡诈的小组。有趣的内容、强烈的好胜心就会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并积极做好准备,以求获胜。
(三) 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课文教学内容,让学生听听美妙的音乐,看看生动逼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可以使学生以愉悦的心情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去,让学生迅速进入状态,以好奇的心态主动踏上求知之路。如教沈从文的《端午日》时,我先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欣赏湘西端午节的民俗风情画(视频),进入画面中所描写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兴奋愉快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
二、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结构
精心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结构是学生成材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师,要在教学思路上求新,在教学手段上求异,在教学方法上求活,在教学结构上求变,在教学效果上求优。
(一)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三分钟演讲。
即让学生在上新课前自写讲稿演讲三分钟,而后由一位学生针对演讲内容、讲稿结构、演讲仪态、语言表述进行二分钟即兴评论。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演讲水平。
(二)精心设计以学生个体为主的新课导入。
采取三种方式进行新课导入,以提高教学效果。一是漫画导入法。漫画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把它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体形象思维能力;二是寓言故事导入法。运用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等方面的素材导入新课,容易吸引眼球,并留下深刻印象;三是悬念导入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善用巧妙的语言巧设“悬念”,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教《济南的冬天》时,可以这样设置悬念:“同学们,现在已是冬天了,冬天天气又冷又湿,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温晴的地方过冬。”学生兴致勃发;我接着说:“带你去哪里呢?”说完板书课题《济南的冬天》。“哦!”学生恍然大悟,但随之产生疑问,济南?在哪里呀?那里的冬天怎么是温晴的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愉快而热烈的学习情绪。
(三)联系生活实际,引起学生认同感。
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体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发思考。也可以采用合作研讨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言,自由争论,使学生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与文章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幼时记趣》时,我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值得回味的童年,在你的童年中都发生过哪些趣事呢?”面对提问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自己的趣事。“你会把嗡嗡飞舞的恼人的蚊子当成美丽的白鹤吗?”学生们感到新奇,由此引发了学生对课文有了想读下去的兴趣。
(四)布置课后作业以个体为单位。
要在语文教学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布置作业也切实体现这一原则,要打破全班作业一个样的模式,应根据学生在各方面的差异,除做到内容、分量符合教纲教本的要求,题组搭配难易适度外,还要在从大多数学生实际水平出发的前提下,照顾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需要。
教师可依据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具备的能力情况以及思想状态和思维特点对学生进行非正式的能力大致分组。A(容易完成学习任务),B(基本完成学习任务),C(难于完成学习任务)。并在作业本上做记号以备检查。这样充分以学生为主的作业布置,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抄袭作业现象,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优良品质。作业中体现了量力性和渐进性,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能力范围的作业,就会使他们始终感到只要认真思考就能解答出来。学生在做作业这一活动中觉得较易达到预定目标和获得预期结果,以往学习中的淡漠感、厌恶感、畏惧感自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成功和欢乐的情绪体验。这些学习中产生的快乐情感必然使学生对所学的科目形成兴趣并激励他们进一步主动地、愉快地学习。
三、 创造以学生个体为中心的评价体系
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是有差异的,因此,要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要倡导学生求异创新,鼓励他们张扬个性,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语文”,“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语文”,“不同的人在语文上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评价中,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身的价值,感受信心倍增的成就感,从而形成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活生生的生命体。在对学生评价的机制上,要突出主动发展的评价指标,要把时间、空间让给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减少考试次数,淡化考试分数之间的差距。重视采用表现性测验,如展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想象能力、表演技能、动手技能。重视培养和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把握好学生为主体之尺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文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明确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设一种适宜的氛围,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体味、顿悟、创新。但这种宽松、自由并非一味迁就学生,而是科学合理加以引导。
(二)不断提高教师自我综合素质。
一是真正去了解你的学生。师生相处应避免居高临下的命令,而要平等交流。“只有当你俯下身子,你才会发现小草的美丽”。同时,教师要“善于观察与揣摩学生的心态处境”,适时有针对性的温暖、抚慰、鼓舞、点拨学生。当学生沮丧时,要用热情洋溢的话给予鼓励;当学生痛苦时,设身处地好言劝慰;当学生尴尬时,不妨幽默地为其解围;当学生感到困惑时,柔声细语及时为其指点迷津;当学生成功时,别忘了说“你真棒”;当学生快乐时,完全可以与其一起大笑欢呼。只有这样,你了解并走近了自己的学生,学生就会亲近你,更能按照你的设计主动学习,保质保量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不断提高驾驭课堂能力。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知识日新月异。在大力倡导平等、民主、和谐、尊重的师生关系并努力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的今天,教师无法预料到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结果,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互动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怎样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真才实学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在语文学科上是学生的领路人,还要在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上是学生的引导者。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以丰富的知识、高雅的气质、不俗的谈吐吸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因此,语文老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能够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运用教学机智,冷静面对,正确引导,巧妙处理各种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三)培养教学后反思总结能力。
一般情况下,教学过程往往只注重课前的准备和课堂的实施,而忽视教后的反思。其实,课上完,教学并没有结束。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看看整个教学过程,追问一下:“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这更有效的教学?”事实上,教后的反思与总结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就曾强调指出:“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教师若能经常反思,把对教学实践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并把点点滴滴的成功经验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汇小溪成江河,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和教学风格;把疏漏失误记录下来,及时吸取教训,就能“吃一堑,长一智”,变教训为经验,使经验不断丰富。不断地反思与总结也就进入科研的高度。通过反思总结,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教学状况,并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做出明晰的而不是混沌的、精密的而不是粗疏的衡量,从而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当反思与总结成为教师的一种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必将能够有效地监控、调节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形成教师自我完善的内在机制。
(作者单位:南通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