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方
也许是在“世界产量第一”的压力下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使然,也许是行业产业链日趋成熟的自然完善过程使然,“品牌建设”已然成为了中国化纤行业现阶段的热词。
2014年3月4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第五届第五次理事会议在上海召开,本次会议也被定为化纤行业的“品牌建设工作会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相关领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许坤元、副会长高勇、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中国产业用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姚穆和俞建勇等嘉宾领导参加了本次会议。
“融合”发展
“2013年中国化纤行业经历了‘难、稳、乱的一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这样总结,“难指的是,2013年全年行业都处于下跌通道,稳指的是,行业利润仍然增长了20%,乱指的是,化纤上游原料PX发展遭遇的各种挫折。”
“通过今年春季调研的结果来看,纺织产业链上游普遍较为困难,订单向大企业转移的现象比较显著,但是化纤织造仍然要好于纯棉。”端小平在会上介绍了2014年开年协会调研的行业情况,同时指出在化纤行业中很明显的趋势是“做差别化纤维的企业普遍经营状况较好”。
正如端小平所言,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改革的深水期,发展速度正在慢慢“减挡”,化纤行业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典型代表,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已经一步步将企业逼到了必须要迈出“改变”的实质性脚步的时刻。
如何在新形势下把握机遇、开拓思路、顺势而为成为了每个企业都在思考的问题。国家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王伟在本次会议中指出:“化纤行业目前依旧处于发展战略机遇期,品牌建设是行业抓住本轮发展机遇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企业、行业、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品牌建设体系:品牌建设的主体在企业,品牌建设的评价在社会。”王伟表示:“化纤行业的品牌建设最重要的是‘融合,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和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形成从材料开始,相互促进、协同创新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现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王伟说道。他认为企业应该积极抓住此轮行业品牌建设的热潮,加强创新能力,改变化纤行业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向“莱卡”、“莫代尔”等成功的纤维品牌学习,努力打造中国纤维品牌。
“协同”创新
2012年开始,国家工信部联合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共同举办了“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活动。从那时起纺织品流行趋势研究多了一个新项目,即“纤维”,而这一活动也成为了化纤企业打造纤维品牌、推广新产品的有效平台。
作为化纤行业的下游,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在本次会议上表示:“原料是行业创新的源头,纤维流行趋势的核心简单概括就是‘美。将纤维的美通过艺术的形式传递出来,向下游展示,从而影响到多数人的认知,最终形成流行趋势。”他强调,纤维制造企业通过纤维流行趋势进行市场推广时应该注意“实现从创意之美到实物之美的变化。”同时他还介绍了2014年针织行业主要的流行产品品类,即“轻量织物、薄型织物、环保型产品”,为行业上下游协同创新提供了参考。
纤维流行趋势发布三年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下游输送了许多前沿的、科技的、符合时代节奏的最具市场价值的纤维品种,但是,想要成功孵化出中国自己的纤维品牌还需要行业给予更多的耐心以及企业发展品牌纤维的决心。苏州金辉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谈辉在会上表示:“产品和技术很容易就会被同行所超越,但是品牌却能带给企业永恒的生命力。”记者了解到苏州金辉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爽丽丝Physcool”、“酷卡帛Cocaeber”、“蕊棉Rimens”、“沁爽丝Icewel”等品牌都曾在“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平台上得到有效推广。谈辉认为:“化纤企业过去在品牌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比较少,而未来企业应该努力从一个‘有规模的企业变为一个‘有价值的企业。”
为了引导和促进行业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培育品牌、提高效益,在本次理事会上,中国化纤协会对行业内在品牌建设工作方面有突出成绩的35家企业授予了“全国化纤行业优秀品牌贡献奖”。
随着中国纤维流行趋势的发布活动不断在行业内受到关注,中国化纤行业品牌建设工作的大门已经完全开启,此时只等着有想法、有勇气、有眼光的企业坚定地迈入,而我们也期待中国化纤行业早日实现品牌遍地开花的繁茂景象。
链接
生物基纤维产业两大联盟成立
3月3日、3月4日,生物基蛋白复合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生物基聚酰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先后在上海成立。随着国家加快生物基材料产业发展的步伐,生物基材料的发展迎来了大好机遇。为了实现大规模、高水平应用,推动我国生物基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将行业做大做强,将产业链优秀企业联合在一起,优势互补,行业决定成立联盟共促发展。
生物基蛋白复合纤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宜宾丝丽雅集团、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公司牵头成立,包括德州华源生态科技公司、泊头经纶纺织公司、东莞星超纺织公司、成都自然而燃生物科技公司、德州恒丰纺织、广州星钰、宁波广源、成都丽雅、上海日阳实业有限公司、宁波雅戈尔毛纺织染整公司、上海罗莱家纺公司、华南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等上下游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
生物基聚酰胺技术创新联盟由凯赛生物产业有限公司牵头成立。凯赛作为原料企业,拥有千吨级的聚合物试验生产线,万吨级产业化的生产线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行。该联盟聚齐了产业链上下游的有关企业,各自负责各自环节的技术攻关,目前,已经成功试生产出生物基聚酰胺的服装、地毯、袜子和工业丝等终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