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雯
一、案例背景及设计理念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利用图画、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幼儿园绘本阅读课程包含知识、技能、情感、习惯、品性等显性和隐性因素,所以如何利用有效的回应和提问方法提高幼儿绘本阅读兴趣,是幼儿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提问是绘本阅读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比较常用的一种互动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在幼儿探究活动开始之前、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束时,教师的问题设计是十分重要的,而巧用提问能够鼓励幼儿把重点放在探究活动和内部心理活动上,从而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案例描述及分析
(一)案例描述。
绘本1:《是谁嗯嗯在我头上》。
提问:“你们平常有嗯嗯吗?”幼儿大笑,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还有的说“有时有、有时没有”,课堂气氛显得非常轻松自在,这时教师继续出示图片并提问:“鼹鼠头上是什么东西?这会是谁的呢?”幼甲:“是小猫的嗯嗯。”幼乙:“是老虎的嗯嗯……”幼儿热烈地讨论着。
绘本2:《牙医怕怕,鳄鱼怕怕》。
出示课件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幼甲:“鳄鱼。”幼乙:“医生。”教师继续出示图片并提问:“你们有没有看出他们两个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幼丙:“很害怕。”幼丁:“身体旁边有曲线。”继续提问:“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幼甲:“鳄鱼看到医生觉得害怕……”
绘本3:《月亮的味道》。
出示图片并提问:“它们怎么会变得那么高?”幼甲:“一个个叠起来的。”再问:“它们又是怎么叠起来的呢?”大家開始讲小动物们一个个爬上朋友的背摘月亮的情景,孩子们热烈讨论起来,幼乙:“一个踩在一个的背上。”追问:“是随便踩的吗?”幼丙:“不是,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继续问:“最大的动物在最下面,对吗?”幼丁:“不对,乌龟不是最大的,但它在最下面。”“为什么呢?”幼丁:“因为乌龟的背最硬……”
(二)分析。
1.激趣设疑,引发阅读欲望。
在阅读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使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进行提问,直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封面的颜色特征、人物形象等,并对封面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大胆猜测和设想,从而对绘本中的内容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在根据绘本封面内容进行提问时,问题指向要明确、直接,不拐弯抹角,对幼儿观察到的内容和表达出来的内容要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及鼓励,从而激发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如在《是谁嗯嗯在我头上》这个绘本中,幼儿根据画面提问做出的回答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一幅图片竟然给幼儿这么大的想象空间,虽然他们此时的想象漫无边际,但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其以往的文学经验大胆地想象,使绘本阅读不仅仅局限于绘本本身,更使得绘本阅读丰满、立体起来。
2.妙引巧领,营造宽松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创建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的绘本活动中提出的问题简单直接,幼儿的回答都能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显然在这样的情境下,幼儿会觉得故事内容更有趣、好玩,也会更喜欢这个绘本故事,从而吸引他们一直往下看。教师在幽默的气氛中提问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地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做出回答,并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在幼儿原有基础知识的提问基础上发散幼儿的创新性思维,运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提问,如问到你觉得这像什么、谁有不同想法等时,对于幼儿别出心裁的回答思路,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引导,让幼儿在不断地思考与想象中理解绘本内容,从而对绘本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精思细品,培养阅读习惯。
绘本故事是幼儿阅读的主要材料,因此应引导幼儿慢慢适应故事特征及其包含的基本成分,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为了引导幼儿深入阅读绘本内容,教师应该围绕绘本故事的发展提出问题,如运用想象故事的情节提问,提问故事人物可能发生的事情,提问故事中的人物看到什么,提问故事中的人物怎么做,提问两个或几个图像之间的关系等,帮助幼儿思考、理解。当然,幼儿的回答可能是五花八门的,就像在绘本《小猪变形记》中,幼儿猜想了小猪变形的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同时猜想了各种变化要用到的材料。在这样的提问下,幼儿会积极想象故事情节,会被绘本故事的童趣深深吸引,同时又一直处于期待正确答案的状态中。为了验证故事接下来的情节,他们会对绘本阅读更感兴趣。另外,在幼儿完整欣赏完绘本故事之后,教师可以适当提出能够帮助他们反思和质疑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三、绘本阅读活动中的教师回应方法
(一)以激发、鼓励的方法,提高幼儿参与绘本阅读活动的兴趣。
首先,教师要善于从幼儿的回答中发现他们要表达的意思,同时运用多种肯定性语言给予表扬,避免“你真棒”之类的空洞性评价。其次,教师要允许幼儿“犯错误”,不过于注意幼儿思维和语言的逻辑性问题,急于给出所谓的正确观点,而应给予幼儿足够的思考时间,以支持幼儿验证自己的想法。
(二)以追问的方法打开幼儿的思路。
为了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教师可以采用追问方法,打开幼儿的思考思路。在老师的追问下,幼儿在观察绘本时会更集中精神,观察也会变得更细致,思路也会变得更深入,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涵义。
(三)给予提示,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观察。
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有限,他们往往会给出错误的结论,这就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观察画面的内容。
幼儿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成功的绘本阅读活动离不开恰当、合理、科学、艺术、开放的提问设计。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提问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提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同时教师的有效回应也是幼儿绘本阅读中的重要方法,教师可以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活动中树立目标意识,让幼儿的回应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