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蕾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小组或团体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自主、互助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但是在现今的课堂中,不少小组合作学习只是形式,没有真正落实到实处。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是指在班级授课的基础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小组或团体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自主、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从被引入课堂教学后,改变了以往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现在生动、活泼的新局面,显示出它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体现在学生能够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学习的方法。但在现实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低效、无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合理分组,优化组合
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合作学习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的有效基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意愿,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每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合作小组一般由4人或6人组成,为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可让小组成员定期交换分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相互倾听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这样有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如果课堂上要求有知识的扩展,我会提前布置给学生,学生们就可以在组内分工查找一部分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上,学生带着自己查找到的资料,进行交流,然后再以小组的形式来进行评比。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显著提高了,学生们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更加得以体现。
二、确立目标,明确任务
在现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已经变得形式化,学生不明确学习任务是造成这点的最主要原因。要让课堂教学变得有效,我们必须确立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因此,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我都会布置好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后,再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就大大地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探索性的个性化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这样一来,学生都很明确自己要做些什么,都能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长此以往,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三、教师要发挥应有作用
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进行小组学习时,教师应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的要求,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在小组深入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为使小组学习富有成效,教师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提出合作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教会学生合作学习技巧,当小组合作学习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可以参与到小组中去,和学生一起研讨,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适当点拨。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教师还应注意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不能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事情,把自己当成旁观者、局外人。教师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小组合作交流有效,实用。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成员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只有每个成员的共同参与才是合作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是合作学习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当前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方向。为有效而教学、而学习、而研究是我们的至高追求。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能很好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小学语文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作者单位:宿迁市泗阳县八集小学 江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