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楠+闻通
前几天偶然读到王国华先生2008年在《工人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世间渐无编辑家》,感悟颇多。时至今日,笔者从事编辑工作8年有余,深深体会到了图书编辑作为社会人的一种,所具有的特殊而平凡的本质。于是撰写本文,结合自身对编辑工作粗通浅识般的认知,来聊一聊当下如何做一个“三心二意”的编辑。
坚守“虚荣”之心
虚荣是所有人骨子里或多或少都有的劣根性之一。最初,编辑被美其名曰“为他人做嫁衣的裁缝”,如今更被冠以“文化商人”头衔。即便如此,我们也要竭尽全力将文化的意义发扬光大。图书编辑的虚荣,应该体现出身上流淌着知识分子的那种“清高”血液。在工作中,需要坚守心底那份清高,杜绝平庸,摒弃糟粕。在出版这种商业行为中,图书编辑作为生产者,除了让图书的印制形式光鲜华丽外,更重要的是一定要牢牢掌控图书的内容,严把质量关。即便是浅显的道理和说辞,也要保证语言表述的掷地有声。只要具有了这颗虚荣之心,当下的文化商人称呼也会是出版人一个高尚的称谓。
培养“贪婪”之心
作为另一种人们的劣根性之一,贪婪原本所展现的是人们在欲望膨胀后难以满足的不健康心理。本文所指的图书编辑的贪婪,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对既有工作模式的不满足。作为现代出版从业者,图书编辑一定要摒弃“术业有专攻”的传统思想。既要积累专业知识;还要提升审美,协助美编在图书包装设计上做到别出心裁;同时,加强文字能力,使书稿表述尽善尽美;而且要掌握印刷工艺和材料,对图书合理定位;还要熟悉使用网络,配合传统营销,做一名身手矫健的“说客”。这样说来,图书编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婪者。第二个方面是指对既有出版领域方向的不满足。由于出版单位的特征划分,许多编辑只能从事一个特定的出版领域方向。这里的贪婪之心不是指跨领域、跨行业,而是指在既有出版领域内优化出版资源,提高出版业绩。有了这份贪婪,出版从业者才会进行深度挖掘,竭力创新。
持有“庸俗”之心
庸俗与高尚对立,二者之间是难以逾越的隔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命运多舛的出版业一直与文化为伍,坚守着这块心灵净土,从这个意义上说出版业是高尚的。但即使再高尚的职业也是为了服务大众,图书编辑的职责不应是盲目追求“高大上”,雅俗共赏才是最大、最实际的目标。笔者从事图书编辑以来,策划出版了若干科技类图书,感触最深的不是那些高精尖技术的论述,而恰恰是那些贴合广大读者使用的专业入门类图书,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出版从业者的宗旨,大抵上应该是追求策划出版平易近人的图书。图书编辑的庸俗之心,不是品位的低下,也不是专业水平的业余,而是要致力于走进更广大读者的心里,挖掘其所求,满足其所需,而这些与高尚与否无关。
策划时的“执意”
执意本身是一个贬义词,是不听劝阻、一意孤行的意思。本文所说的执意是指图书编辑内心强大的信念,对所追求事物的一种坚持。在实际工作中,图书编辑一定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对策划的选题方向有足够的信心,然后通过细致充分的调研、详尽的数据支撑,以及准确客观的市场分析来佐证该选题的可行性。在执意的背后,是图书编辑合理的规划。图书编辑每一个选题方向的提出,都需要经过严密的多方论证,有时是一个现场辩论的过程。好多卓越的图书面世,背后都有图书编辑常年的坚持,而正是这种执意的坚持,才最终使得好书一蹴而就。当然,图书编辑的执意绝非固执己见,这种执意是建立在合情合理、客观可行的条件下的。
出版后的“悔意”
悔意的目的是自省。与肯定自己的执意不同,悔意是否定自己。对于图书编辑来说,一本图书在策划时需要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但不得不承认,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失败,比如最终出版的图书社会反响和预期不符,或者销量不佳。这时的图书编辑需要成为一位破案的高手,找出失败的原因。不给自己找借口,多进行自我批评,剖析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自己才能完全认清自己。图书编辑的悔意,并不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而是努力找到不足和失误,以期今后避免和克服。同时,图书编辑的悔意也不应该是妄自菲薄,不应该因此而打消自己的信心。失败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成功的不易,并不是成功不可能。
作为当下的出版从业者,我们依然在继承和发扬中艰辛地劳作着,即便离编辑家相距甚远,也要将其作为不懈努力的职业目标。有人悲观地认为,传统的纸质出版物最终将被数字媒体替代,但笔者却坚信,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们也依然要做一个“三心二意”的编辑,活跃在数字媒体前,成为一个优秀的“斑竹”……
(作者单位系春风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