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萍 刘明星
【摘要】我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外交历史。对外交流的不断进步,为外语教学的出现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清末民初由教会将英语教育引进到我国,这个时期是社会动荡、时代交替、东西文化交融的特殊时期,在这个时期所出现的双语教学实践活动具有学习先进文化和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清末民初教会外语教育的引入阶段、发展阶段和教育定型阶段进行分析。
【关键词】清末民初 教会外语教育 引进 发展
从公元前2世纪到鸦片战争爆发的1840年,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我国一直在科技、文化、贸易等方面和外国保持着频繁的 交流。在古代就很多人精通外语。最早的英语学校是在鸦片战争前基督教徒建立起的教会学校。早期建立的教会学校一般开设英语、算数、历史、地理等学科,他们将英语引进我国,培养出懂英语、懂西学的知识分子,在我国英语教学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教会学校英语教育引入阶段
从1807年首位传教士来到中国,到1840年鸦片战争这几十年的时间,是我国引入教会学校的时期。这个时期,因为受到清政府禁教政策的影响,来我国传教的人数量比较少,建立的教会学校总计不超过十所。学校普遍开设英语课,一些学校还运用英语教授算术、历史、地理等西方科学知识,教会学校把英语教育引进到我国教育体系中来,培养出懂科学会英语的知识分子。
二、教会学校英语教育初步发展阶段
鸦片战争后,传教士在炮舰和条约制度的保护下,一改前期唯唯诺诺的态度,表现出对华文化不屑一顾的傲慢态度,教会学校在数量上发生很大变化。从1840年到1860年有40多家学校。学校具有几个特点。第一、规模比较少,一般不超过十人,学校教育程度以小学为主,只学习简单的读写。第二、学生主要是基督教徒的学生和子弟。第三、学校是慈善性质,学生多为贫苦家庭的孩子和基督教徒子弟,学校不收学费,而且根据成绩会补贴书籍、津贴等。
1860-1876年学校数量急剧上升,新教学校总数超过350所,有超过6000学生在教会学校接受教育。以英国和美国传教士创办的学校为主,占学生人数和新教学校的90%和93%。60年代后开设的教会学校特点有三个,第一、每个来华的教会都开办自己学校,虽然仍旧以小学科目为主,但学科难度有所提高。第二、招收学生出现变化,开始招收富有家庭孩子入学,以扩大基督教在上层社会的影响。第三、开设英语课程,并收取学费。学生在这里不但学习数学、中国经典以及各种其他学科。除中国经典外,都用英语教学。
三、教会学校英语教育快速发展阶段
1877年传教士首次代表大会召开到1894年,是基督教在我国传教事业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从上海英华书院正式运用英语教学后,传教士就惊奇的发现,在中国大城市和沿海城市,英语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不但如此。将英语、宗教、西方科学相结合的课程能够传播基督教的基本思想,是培养中国上层社会教徒的最佳方式。传教士大会后,教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在传教士大会的方针指引下,教会学校由中等学校向着高等学校的方向发展,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区域比较集中、普及程度不高。开设英语教学的著名教会学校有麦伦中学、南京汇文书院、北京汇文书院、广州岭南学院、上海中西书院、福州英华书院、上海圣约翰书院等,除北京汇文书院外,大部分学院集中在上海、福州、广州等通商口岸。第二开设完善的英语课程。教会学校形成高等、中等、初等教育,大学和中学包括正科和预科两个层次,设置的学习年限从六年到十二年不等,主要课程包括英语、国学、宗教、自然科学、数理化等。通过完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科学、数学、英语等多方面的技能。第三、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内容丰富。教会学校在进行英语教学外,还组织青年会、合唱团、演讲比赛、辩论会等,营造出和谐的英语氛围,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四、教会学校英语教育系统定型阶段
自从甲午战争到清朝灭亡的几十年中,中国社会和教会学校的客观需要推动教会学校不断发展。进入20世纪后,很多学校扩大教学规模,增添教学设备,增设教学课程,创办多个大学,包括南京金陵大学、福建协和大学、济南齐鲁大学、北京燕京大学、成都华西协和大学、苏州东吴大学等等。到1911年底基督教新教創办4137所小学,有96371名学生;高等小学有436所,学生有22279人;医学院176所,大学和学院38所,师范院校40所;神学院143所,技工学院50所,学校总数达到空前的5021所,有13.89万学生。教会学校已经建立起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独立的教学体系,此体系发展到二十世纪初,和中国新学制运行后的国立学校教育体系,共同组成近代时期至关重要的教育力量。
总之,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出现剧烈转型,对英语和西学的态度发生明显变化,传教士清楚认识到办学校要顺应历史发展,发挥出他们在科学知识和传授英语语言方面的优势,于是扩大办学规模,逐渐形成从教会小学、教会中学到教会大学的教学体系。教会学校使用原版英语书进行英语教学的同时,传授自然科学、数学等多种科学,开辟出双语教学的道路,其在发展中取得的经验,是值得现代教育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海萍.从“借学布道”到“教育为本”:清末民初教会大学内部职权体系之变迁[J].世界宗教研究.2012(05).
[2]张传燧.清末民国时期外语教学的历时性发展与共时性特征[J].武陵学刊.2013(06).
*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B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