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模式对辽豆15号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2014-07-04 02:01张丽莉于吉琳崔长利毕小波王巧羽
大豆科技 2014年6期
关键词:底施庄河市硫酸钾

张丽莉,于吉琳,崔长利,毕小波,王巧羽

(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 大连 116400)

大豆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围绕其高产主题,育种学家和栽培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3]。大豆产量的提高,不仅要靠大豆品种自身潜力的提高,还要靠栽培措施去保证品种生产潜力的实现。大豆是需肥种类多需肥数量大的作物之一[4],其中以N、P、K的吸收量最多,其次还需要钙、镁、锌、钼、硼等微量元素。需肥规律是合理施肥的基础,而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以庄河市主栽品种辽豆15号为研究对象,采用6种施肥处理,探讨其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达到提高大豆产量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品种为庄河市大豆主栽品种辽豆15号。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2年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兰店农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示范园进行,2012年大豆生长季5至9月份积温为3 154℃,降雨量为694.3mm,日照时数为1 181.2 h。供试农田为中低产地块,前茬谷子,棕壤土,地势平坦,地力均匀。

1.3 试验设计

试验材料选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辽豆15号”,3次重复,随机排列,10行区,行长4.5m,行距60 cm,穴距26 cm,小区面积26m2。采用多种施肥处理,当地常规施肥处理:小区底施64%撒可富磷酸二铵390 g,50%硫酸钾195 g;NPK优化施肥处理:小区底施64%撒可富磷酸二铵339 g,46%辽河尿素178 g,硫酸钾234 g;NPK+Mo+B+Zn施肥处理:小区底施64%撒可富磷酸二铵339 g,50%硫酸钾234 g,Zn 39.0 g,B 19.5 g,Mo按照1 g/500g种子钼酸铵用热水溶解拌种子;NPK+花期追N处理:小区底施64%撒可富磷酸二铵339 g,50%硫酸钾234 g,花期追施尿素178 g;缓释肥料处理:小区底施(N:P:K=18:18:18)沃夫特缓释肥682 g。NPK+叶面追肥处理:小区底施64%撒可富磷酸二铵339 g,46%辽河尿素178 g,硫酸钾234 g,分别在结荚期和鼓粒期喷施尿素15.6 g、磷酸二氢钾3.9 g,喷洒2次。2012年6月1日人工等距匀播,4~6粒/穴。6月15日人工铲趟除草,间苗,穴留两株。6月30日第二次铲趟除草。7月10日用毒死蜱1 500倍液和吡虫啉喷雾防治大豆造桥虫、蚜虫;7月27日用甲维盐防治大豆粘虫、造桥虫;8月15日用敌敌畏熏蒸防治大豆食心虫;8月25日用毒死蜱防治大豆造桥虫、卷叶虫、食心虫;9月1日用潜图清和吡虫啉防治大豆豆秆黑潜蝇、食心虫。

2 测定内容与方法

2.1 田间调查项目

5月28日播种,记载播种期、出苗期、盛花期、盛荚期及鼓粒期,10月8日收获。

2.2 生物学指标

在大豆鼓粒期(8月20日),测定株高、植株干鲜重、根干鲜重。

2.3 产量指标

成熟期调查株高、分枝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小区产量、产量。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施肥处理对辽豆15号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出苗期、盛花期、盛荚期和鼓粒期和株高影响差异不明显。对植株和根的干重影响较大,以NPK+叶面追肥处理和NPK优化施肥处理对植株干重的增加最为明显,当地常规施肥、NPK+追氮和NPK+叶面追肥处理对根干重的促进作用最大(见表1)。

3.2 不同施肥处理对辽豆15号产量性状的影响

试验结果可以看出,NPK+Mo+B+Zn处理、NPK+追氮处理和NPK+叶面追肥处理可以显著增加辽豆15号的单株粒数;NPK+叶面追肥处理对百粒重的贡献最大;NPK+叶面追肥处理、NPK+追氮处理和NPK+Mo+B+Zn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辽豆15号的产量(见表2)。

表1 不同施肥处理对辽豆15号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表2 不同施肥处理对辽豆15号产量性状的影响

3.3 讨论

肥料是影响产量性状的重要因素,通过科学施肥,可提高大豆产量潜力[5]。N、P、K是大豆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元素,P和K对于根瘤的形成、氮的固定、氨的转化以及结荚率和产量的形成都是不可缺少的。中等以下肥力的田块,适时适量施用氮肥有较好的增产效果[6],前期施氮可以促进大豆植株根、茎、叶的生长,进而促进根系对土壤氮和肥料氮的吸收,开花期与结荚期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此时追施氮和钾肥能够促进花芽分化和花荚形成,减少花和荚的脱落,从而提高结实率达到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庄河地区以NPK+叶面追肥处理为最佳施肥处理,其次为NPK+花期追氮处理,而缓释肥处理减产9.9%。可能是由于缓释肥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不足,影响了大豆产量的形成。

[1]刘忠堂.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J].大豆科学,2002,21(2):117-122.

[2]宋启建,吴天侠,邱家驯,等.夏大豆群体结构对不同类型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大豆科学,1995,14(1):40-46.

[3]王滔,孙淑燕,陈存来.大豆叶—荚关系与产量的研究初报[J].大豆科学,1983,2(l):67-74.

[4]董钻.大豆产量生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5]韩秉进,潘相文,金剑,等.大豆农艺及产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大豆科学,2008,27(1):67-73.

[6]闫少琴.大豆施肥技术与施肥方案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2007,35(9):82-83.

猜你喜欢
底施庄河市硫酸钾
过二硫酸钾三级中红外光谱研究
高油酸花生应用土壤调理剂增产效果研究
硫酸钾为什么出口没有预想的热?
美丽乡村背景下庄河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庄河市农村留守儿童福利问题研究
完善农机监理工作?护航现代农业发展
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的节水增产效应
底施不同控释肥对玉米生物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休闲采摘乐陶陶
硫酸钾供给受限明显行业景气回升